一种加热稳定的炖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5490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热稳定的炖锅,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炖锅升温速度慢、温度波动大的缺陷。炖锅包括锅体、安装在锅体内的外锅、控制系统和置于外锅内的陶瓷内胆,陶瓷内胆上设有盖体,锅体内设有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第一加热装置贴合在外锅的侧壁上;第二加热装置贴合在外锅的底壁中部,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至少有一件为恒温型加热装置,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分别与控制系统连接,第一加热装置通过热辐射对陶瓷内胆进行加热,第二加热装置通过热传导对陶瓷内胆进行加热。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共同加热,可以提高烹饪效率,恒温加热装置有利于保持炖煮温度的稳定性,提高烹饪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热稳定的炖锅


[0001]本技术属于食品加工
,涉及一种加热稳定的炖锅。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炖锅包括铝锅和固定在铝锅侧壁上的发热带,陶瓷内胆置于铝锅内,陶瓷内胆和铝锅之间留有间隙,发热带产生的热量传导给铝锅,再由铝锅以辐射的方式传递给陶瓷内胆,从而对陶瓷内胆中的食物进行加热。
[0003]发热带为恒功率加热装置,烹饪时通过间歇加热的方式来炖煮食物,这样导致陶瓷内胆内的温度波动较大,烹饪效果不佳,甚至容易出现糊底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加热稳定的炖锅,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炖锅升温速度慢、温度波动大的缺陷。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加热稳定的炖锅,包括锅体、安装在锅体内的外锅、控制系统和置于所述外锅内的陶瓷内胆,所述陶瓷内胆上设有盖体,所述锅体内设有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所述第一加热装置贴合在所述外锅的侧壁上;
[0007]所述第二加热装置贴合在所述外锅的底壁中部,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和所述第二加热装置至少有一件为恒温型加热装置,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和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第一加热装置通过热辐射对所述陶瓷内胆进行加热,所述第二加热装置通过热传导对所述陶瓷内胆进行加热。
[0008]在炖煮的过程中,温度恒定能够避免食材过热糊底,能够避免汤水剧烈沸腾,避免食材在陶瓷内胆中移动、碰撞,有利于保持食材的完整性,避免破坏食材内部的纤维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加热装置输出的多余热量可通过所述外锅以热传导方式传递至外锅的底壁后再传导至所述陶瓷内胆,所述第二加热装置输出的多余热量可通过所述外锅以热传导方式传递至外锅的侧壁后再辐射至所述陶瓷内胆。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都可通过外锅将热量传递给陶瓷内胆,第一加热装置输出的多余热量也会传递至外锅的底壁从而加热陶瓷内胆的底部,第二加热装置输出的多余热量也会传递至外锅的侧壁从而加热陶瓷内胆的侧部,从而实现第一和第二加热装置的热量互补,当陶瓷内胆温度较低时,侧部恒功率加热时,多余的热量可以用于补偿外锅底壁处的能量缺口,经底部以热传导的方式快递至陶瓷内胆,从而实现陶瓷内胆的温度快速升高,当陶瓷内胆温度较高时,底部未被吸收的多余的热量将通过侧壁辐射出去,从而避免陶瓷内胆底部糊底。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为发热带,所述第二加热装置为PTC加热器。发热带可以环绕在外锅的侧壁上,使得外锅的侧壁受热更加均匀。PTC加热器具有恒温发热、热转换率稿、受电源电压影响小等特点,PTC加热器可以稳定地、持续地进行加热工作。
[0011]优选的,所述外锅的底壁包括向上凸起的支撑凸台和位于所述支撑凸台外围的环
形部,所述支撑凸台抵接在所述陶瓷内胆的底部,所述第二加热装置贴合在所述支撑凸台的下表面。支撑凸台以热传导的方式将热量传递给陶瓷内胆,热量传递方式更加稳定、高效。由于恒温加热装置对支撑凸台进行加热,支撑凸台的温度较为稳定,为支撑凸台与陶瓷内胆接触加热提供基础,陶瓷内胆内不会出现明显的温度波动,不会出现瞬间高温,使得陶瓷内胆内不容易出现焦糊现象。陶瓷内胆的底部通常具有向下凸起的凸环,支撑凸台抵接在陶瓷内胆底部的内侧区域,避免外锅的底壁抵接到凸环上,保证外锅的底壁和陶瓷内胆的底部具有较大的贴合面积,提高热传导效率。
[0012]优选的,所述支撑凸台和所述环形部的邻接处设有凹凸结构,以加强所述外锅底壁的强度。支撑凸台抵接在陶瓷内胆的底部,对陶瓷内胆形成支撑,支撑凸台和环形部的邻接处的凹凸结构可以强化邻接处的强度,降低支撑凸台受压下陷的风险。
[0013]优选的,所述凹凸结构包括槽体,所述槽体的槽壁呈三角状。三角形的结构较为稳定,槽壁呈三角状可以提高凹凸结构的抗变形能力,进一步提高支撑凸台和环形部的邻接处的强度。
[0014]优选的,所述锅体内设有固定件以将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压在所述外锅上;
[0015]所述固定件的两端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外锅的环形部上,大面积的支撑凸台上表面可以增加支撑凸台和陶瓷内胆的接触面积,提高热量传递效率,将固定件的两端固定在环形部上,避免固定件对支撑凸台形成向下的拉力,避免支撑凸台向下凹陷造成支撑凸台与陶瓷内胆接触不良。或者,所述外锅的支撑凸台上表面具有沉槽,所述固定件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支撑凸台上,所述紧固件的端部嵌入所述沉槽内。沉槽能够避免螺栓上的螺帽凸出于支撑凸台的上表面,保证支撑凸台上表面能够与陶瓷内胆的底部贴合。
[0016]优选的,所述固定件通过弹性件将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压在所述外锅上,外锅和固定件存在加工和装配公差,弹性件能够适应固定件和支撑凸台之间的空隙变化,便于固定件将第二加热装置固定到支撑凸台的下表面,也避免支撑凸台因受刚性支撑产生形变,有利于保持支撑凸台表面的传热性能,提高支撑凸台和陶瓷内胆的贴合质量。或者,所述固定件直接将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压在所述外锅上;或者,所述固定件通过刚性的支撑件将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压在所述外锅上。
[0017]优选的,所述固定件上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上端和所述第二加热装置之间具有浮动间隙,所述限位柱上套设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抵接在所述第二加热装置。限位柱能够限制弹簧的位置,避免弹簧移位或变形,浮动间隙使得限位柱的上端不会抵接到第二加热装置上。
[0018]优选的,所述锅体的底部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穿过所述固定件并阻止所述固定件向上移动,所述限位杆和所述锅体之间设有隔热垫。这样限位杆拉住固定件,固定件通过紧固件拉住外锅,将陶瓷内胆从外锅中取出时,不会将外锅从锅体内带出。第二加热装置发热会将热量传递给限位杆,限位杆和和锅体之间设置的隔热垫能够阻止限位杆的热量进一步传递给锅体,避免锅体过烫,提高炖锅使用的安全性。
[0019]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加热稳定的炖锅,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共同加热,可以提高烹饪效率,恒温加热装置有利于保持炖煮温度的稳定性,提高烹饪效果。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实施例一炖锅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中局部A的放大图;
[0022]图3为实施例一炖锅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图3中局部B的放大图;
[0024]图5为外锅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实施例二炖锅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图6中局部C的放大图;
[0027]图8为实施例二炖锅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8]图9为实施例二锅体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注说明:100、锅体;110、外壳;120、底座;121、限位杆;122、隔热垫;200、外锅;210、第一加热装置;220、第二加热装置;221、让位口;230、支撑凸台;240、环形部;250、槽体;251、槽壁;300、陶瓷内胆;310、凸环;400、固定件;410、支撑件;420、紧固件;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稳定的炖锅,包括锅体、安装在锅体内的外锅、控制系统和置于所述外锅内的陶瓷内胆,所述陶瓷内胆上设有盖体,所述锅体内设有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所述第一加热装置贴合在所述外锅的侧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装置贴合在所述外锅的底壁中部,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和所述第二加热装置至少有一件为恒温型加热装置,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和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第一加热装置通过热辐射对所述陶瓷内胆进行加热,所述第二加热装置通过热传导对所述陶瓷内胆进行加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稳定的炖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装置输出的多余热量可通过所述外锅以热传导方式传递至外锅的底壁后再传导至所述陶瓷内胆,所述第二加热装置输出的多余热量可通过所述外锅以热传导方式传递至外锅的侧壁后再辐射至所述陶瓷内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热稳定的炖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为发热带,所述第二加热装置为PTC加热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稳定的炖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锅的底壁包括向上凸起的支撑凸台和位于所述支撑凸台外围的环形部,所述支撑凸台抵接在所述陶瓷内胆的底部,所述第二加热装置贴合在所述支撑凸台的下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加热稳定的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邱雄杰黄建辉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