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拍合式电磁继电器,包括拍合式工作的衔铁、与衔铁相连接的动簧部分和与动簧部分对应匹配的静簧部分;所述静簧部分包括用于实现电流流入、流出的第一静簧片和第二静簧片;所述动簧部分包括多个能够各自弹性摆动的柔性簧片并分别与所述第一静簧片和第二静簧片相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柔性簧片的弹性摆动,从而能够均衡多组触点压力,并且可以避免动作时多个摆动簧片之间相互干扰。动作时多个摆动簧片之间相互干扰。动作时多个摆动簧片之间相互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拍合式电磁继电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继电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拍合式电磁继电器。
技术介绍
[0002]电磁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较低的电压去控制较大电流、较高的电压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0003]公告号CN216597435U公开的一种继电器触点接触结构以及电磁继电器,包括电磁组件、与所述电磁组件配合的衔铁、通过绝缘固定座与所述衔铁固定连接的可动接触片、以及与所述可动接触片相对设置的静触接点座;所述静触接点座的数量为两个,且在每个所述静触接点座上分别设置有数量同等的静触点;在所述可动接触片上设置有与所述静触点数量同等的可动接点台;在所述可动接点台上设置有两个动触点,且两个所述动触点分别与两个所述静触接点座上的任意一静触点对应设置。这种结构使两个可动接触台都固定在可带动接触片上,因此两个可动接触台相互之间自由性差、缺乏柔性,当其中一个可动接触台卡住无法往静触接点座方向运动时,另一个可动接触台也跟着停住,以致只有一个可动接触台连通电路或两个可动接触台都无法接触到静触点,使继电器可靠性差,并且各动触点与静触点接触闭合时,因连接触点的动簧刚性较大,触点压力不均衡。因此如何使两个动触点桥之间的运动相对自由独立,互不干扰,并使触点压力均衡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拍合式电磁继电器,通过柔性簧片的弹性摆动,实现均衡的触点压力,并且可避免多个摆动簧片之间的互相干扰。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拍合式电磁继电器,包括拍合式工作的衔铁、与衔铁相连接的动簧部分和与动簧部分对应匹配的静簧部分;所述静簧部分包括用于实现电流流入、流出的第一静簧片和第二静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簧部分包括多个能够各自弹性摆动的柔性簧片并分别与所述第一静簧片和第二静簧片相配合,通过柔性簧片的弹性摆动,从而能够均衡多组触点压力。
[0006]进一步的,所述多个柔性簧片为能够各自弹性摆动的第一摆动簧片和第二摆动簧片,所述第一摆动簧片和第二摆动簧片分别设有桥式连接的两个动接触部,所述第一静簧片和第二静簧片分别设有两个静接触部;所述第一摆动簧片的两个动接触部分别设在与第一静簧片的一个静接触部和第二静簧片的一个静接触部对应配合的位置,所述第二摆动簧片的两个动接触部分别设在与第一静簧片的另一个静接触部和第二静簧片的另一个静接触部对应配合的位置,从而在实现流入流出的电流在接触部处形成二路并联的同时还可避免动作时两组动接触部相互干扰。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摆动簧片和第二摆动簧片的根部分别与所述衔铁铆接相固定;所述第一摆动簧片的根部与所述第二摆动簧片的根部连接成一体,从而使得第一摆动簧片和第二摆动簧片是由同一片簧片裁切条缝后形成;或者是所述第一摆动簧片与所述第二摆动簧片互不相连。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摆动簧片由一条簧片构成;所述第二摆动簧片由两条簧片构成;所述第一摆动簧片的一条簧片处在中间,所述第二摆动簧片的两条簧片分处两边。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摆动簧片的簧片的末端设有向两边延伸的加宽部,所述第一摆动簧片的两个动接触部分别设在第一摆动簧片的加宽部中。
[0010]进一步的,所述动簧部分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第一摆动簧片的两个动接触部分别为动触点,所述第一摆动簧片的两个加宽部之间还连接有动接触桥或者柔性的软导线,所述第一摆动簧片的两个动触点分别连接在第一摆动簧片的动接触桥或者柔性的软导线的两端。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摆动簧片的两个簧片的末端之间还连接有动接触桥或者柔性的软导线,所述第二摆动簧片的两个动接触部分别为动触点,所述第二摆动簧片的两个动触点分别连接在第二摆动簧片的动接触桥或者柔性的软导线的两端。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摆动簧片的两个簧片的末端分别设有向内侧一边方向延伸的加宽部,所述第二摆动簧片的动接触桥或者柔性的软导线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摆动簧片的两个簧片的加宽部相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摆动簧片和第二摆动簧片的根部朝上设置并分别与所述衔铁相固定;所述第一摆动簧片的簧片的尾端向下凸伸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摆动簧片的簧片的长度尺寸,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摆动簧片的动接触部处在所述第二摆动簧片的动接触部的下方。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摆动簧片的两个动接触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两个第一摆动簧片上的动接触部之间的距离;和/或,所述第一摆动簧片的两个动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摆动簧片的两个动接触部之间交叉连接两条软导线,且两条软导线在中间位置相连接;和/或,所述第一摆动簧片和第二摆动簧片由根部向上一体连接复位簧片,复位簧片的另一端与轭铁铆接相固定;从而使衔铁的上部配合在轭铁的刀口处。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摆动簧片与衔铁相固定的位置到衔铁转动线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摆动簧片与衔铁相固定的位置到衔铁转动线的距离。
[00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静簧片的静接触部和第二静簧片的静接触部分别为静触点;所述第一静簧片和第二静簧片的两个静触点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静簧片和第二静簧片的对应位置的上、下方;衔铁动作时,动簧部分的下动接触部与两个静簧片的下静接触部相对于动簧部分的上动接触部与两个静簧片的上静接触部先接触,衔铁复位时,动簧部分的上动接触部与两个静簧片的的上静接触部先分离。
[00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静簧片、第二静簧片的下方的静触点和所述第一摆动簧片、第二摆动簧片的与之对应在配合的动触点分别是采用耐烧蚀的材料制作而成;所述第一静簧片、第二静簧片的上方的静触点和所述第一摆动簧片、第二摆动簧片的与之对应在配合的动触点分别是采用电阻值相对较低的材料制作而成。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由于采用了包括拍合式工作的衔铁、与衔铁相连接的动簧部分和与动簧部分对应匹配的静簧部分;所述静簧部分包括用于实现电流流入、流出的第一静簧片和第二静簧片;所述动簧部分包括多个能够各自弹性摆动的柔性簧片并分别与所述第一静簧片和第二静簧片相配合,通过柔性簧片的弹性摆动,从而能够均衡多组触点压力。本专利技术的这种结构,可均衡多组触点压力,并且可以避免动作时多个摆动簧片之间相互干扰。
[0020]2、由于采用了所述动簧部分包括能够各自弹性摆动的第一摆动簧片和第二摆动簧片,所述第一摆动簧片和第二摆动簧片分别设有桥式连接的两个动接触部,所述第一静簧片和第二静簧片分别设有两个静接触部;所述第一摆动簧片的两个动接触部分别设在与第一静簧片的一个静接触部和第二静簧片的一个静接触部对应配合的位置,所述第二摆动簧片的两个动接触部分别设在与第一静簧片的另一个静接触部和第二静簧片的另一个静接触部对应配合的位置,从而在实现流入流出的电流在接触部处形成二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拍合式电磁继电器,包括拍合式工作的衔铁、与衔铁相连接的动簧部分和与动簧部分对应匹配的静簧部分;所述静簧部分包括用于实现电流流入、流出的第一静簧片和第二静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簧部分包括多个能够各自弹性摆动的柔性簧片并分别与所述第一静簧片和第二静簧片相配合,通过柔性簧片的弹性摆动,从而能够均衡多组触点压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合式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柔性簧片为各自弹性摆动的第一摆动簧片和第二摆动簧片,所述第一摆动簧片和第二摆动簧片分别设有桥式连接的两个动接触部,所述第一静簧片和第二静簧片分别设有两个静接触部;所述第一摆动簧片的两个动接触部分别设在与第一静簧片的一个静接触部和第二静簧片的一个静接触部对应配合的位置,所述第二摆动簧片的两个动接触部分别设在与第一静簧片的另一个静接触部和第二静簧片的另一个静接触部对应配合的位置,从而在实现流入流出的电流在接触部处形成二路并联的同时还可避免动作时两组动接触部相互干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拍合式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动簧片和第二摆动簧片的根部分别与所述衔铁铆接相固定;所述第一摆动簧片的根部与所述第二摆动簧片的根部连接成一体,从而使得第一摆动簧片和第二摆动簧片是由同一片簧片裁切条缝后形成;或者是所述第一摆动簧片与所述第二摆动簧片互不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拍合式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动簧片由一条簧片构成;所述第二摆动簧片由两条簧片构成;所述第一摆动簧片的一条簧片处在中间,所述第二摆动簧片的两条簧片分处两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拍合式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动簧片的簧片的末端设有向两边延伸的加宽部,所述第一摆动簧片的两个动接触部分别设在第一摆动簧片的加宽部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拍合式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簧部分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第一摆动簧片的两个动接触部分别为动触点,所述第一摆动簧片的两个加宽部之间还连接有动接触桥或者柔性的软导线,所述第一摆动簧片的两个动触点分别连接在第一摆动簧片的动接触桥或者柔性的软导线的两端。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拍合式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摆动簧片的两个簧片的末端之间还连接有动接触桥或者柔性的软导线,所述第二摆动簧片的两个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连贵,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宏发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