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强抗侧移性能的动态无线充电用耦合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5205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强抗侧移性能的动态无线充电用耦合机构。该耦合机构包括供电发射导轨与接收机构,供电发射导轨包括发射机构,发射机构包括发射线圈,接收机构包括串联的主线圈以及关于主线圈对称设置的第一从线圈与第二从线圈,且第一从线圈与第二从线圈反向串联。当接收机构的中心正对供电发射导轨时,接收机构中第一从线圈与第二从线圈的输出电流等效为0,等效为只有主线圈进行工作;当接收机构的中心侧移供电发射导轨时,接收机构中第一从线圈与第二从线圈对主线圈进行增强补偿。本申请通过主从线圈之间的分时工作原理使耦合机构具有更好的抗侧移性能和更宽的侧移允许范围,以及相同的侧移范围情况下更小的线圈互感衰减幅度。侧移范围情况下更小的线圈互感衰减幅度。侧移范围情况下更小的线圈互感衰减幅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强抗侧移性能的动态无线充电用耦合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充电
,具体是一种具有强抗侧移性能的动态无线充电用耦合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Electric Vehicles Wireless Power Transfer,EVWPT)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相比传统的有线传导式充电,无线充电有效解决了充电接口接触磨损、漏电触电以及线缆老化等问题,且具备功率兼容性高,环境适应强的特点。EVWPT包括静态无线充电(Static Wireless Charging,SWC)和动态无线充电(Dynamic Wireless Charging,DWC)两种模式。其中,SWC需要建设无线充电站和充电平台,占用大量土地,且车辆仍需停车充电,与有线充电相比并未便捷许多;而DWC模式只需对现有道路增设无线充电所需的电能发射装置,电动汽车即可实现“边跑边充”的持续充电效果,有效延长了行驶里程,可以减少电池容量和充电时间,是解决电动汽车充电不灵活、用户体验差、里程焦虑、环境适应性差、电池体积庞大等问题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强抗侧移性能的动态无线充电用耦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发射导轨与接收机构,所述供电发射导轨包括发射机构,所述发射机构包括发射线圈,所述接收机构包括串联的主线圈以及关于所述主线圈对称设置的第一从线圈与第二从线圈,且所述第一从线圈与所述第二从线圈反向串联;当所述接收机构的中心正对所述供电发射导轨时,所述接收机构中所述第一从线圈与所述第二从线圈的输出电流等效为0,等效为只有所述主线圈进行工作;当所述接收机构的中心侧移所述供电发射导轨时,所述接收机构中所述第一从线圈与所述第二从线圈对所述主线圈进行增强补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强抗侧移性能的动态无线充电用耦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线圈与所述主线圈之间构成主传输通道,所述发射线圈与所述第一从线圈之间构成第一传输通道,所述发射线圈与所述第二从线圈之间构成第二传输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强抗侧移性能的动态无线充电用耦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线圈、所述第一从线圈以及所述从线圈的排列方向与所述供电发射导轨的设置方向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强抗侧移性能的动态无线充电用耦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发射导轨为使用N型磁芯的双极型供电发射导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强抗侧移性能的动态无线充电用耦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线圈、所述第一从线圈以及所述第二从线圈为方形线圈。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强抗侧移性能的动态无线充电用耦合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发射机构对应的发射电路,以及与所述接收机构对应的接收电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强抗侧移性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杰杨学智柯敬禹班明飞刘一琦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