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国镇专利>正文

收合式置物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5163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23
一种收合式置物架,包含底座、支撑杆及掣动件。所述支撑杆包括枢接于所述底座的主杆体及延伸杆体,所述掣动件枢接于所述底座,并包括按压部及连动端部,按压所述按压部能使所述连动端部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转变,且连动所述支撑杆在收合位置与撑起位置之间转变,且连动所述延伸杆体相对于所述主杆体滑动。利用整体的组合能达到置物稳定的目的。用整体的组合能达到置物稳定的目的。用整体的组合能达到置物稳定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收合式置物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置物架,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电子产品的收合式置物架。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3C电子设备及外围产品的需求量大增,例如手机架,可让手机立撑,并提供使用者方便观看手机的屏幕。
[0003]例如中国台湾设计专利证书号D 1 92222号、D203711号等专利案,专为让手机可以立撑定位而设计。
[0004]另外,中国台湾新型专利证书号M569980号专利案所揭示的一种多功能手机架结构,其包含:一个手机架本体概呈三角状,具有一个第一侧板、一个第二侧板,以及位于该手机架本体上端且介于该第一侧板、该第二侧板之间的一个平台,该第一侧板下半部向外弯折设一个限位平台,该第二侧板下半部设一个容置槽体,该平台设有数个穿孔。该手机架本体的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皆能供手机放置。
[0005]虽然上述几个专利案的手机架都能使手机达到支撑、定位的目的,但是,所述手机架都无法收合,所占用的体积大,在不使用时会占用较多的空间。
[0006]另外,所述手机架除了提供置放手机外,没有其他的用途,实用性较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解决现有手机架缺失的收合式置物架。
[0008]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收合式置物架,包含底座、支撑杆及掣动件,所述底座包括第一端部,及相反于所述第一端部的第二端部,所述支撑杆包括枢接于所述底座的主杆体,以及能滑动的穿设于所述主杆体中的延伸杆体,所述主杆体具有枢接于所述第一端部的枢接端部,所述延伸杆体具有相反于所述枢接端部的末端部,所述掣动件包括邻近于所述第二端部且枢接于所述底座的枢转部、位于所述枢转部一侧的按压部、相反于所述按压部且伸设至所述支撑杆底部的连动端部,按压所述按压部能使所述连动端部在邻近于所述底座的第一位置与远离于所述底座的第二位置之间转变,且所述掣动件连动所述支撑杆的末端部在靠抵于所述底座的收合位置与远离于所述底座的撑起位置之间转变,所述连动端部在所述第二位置时,能推动所述延伸杆体相对于所述主杆体移动,所述末端部自所述主杆体伸出。
[0009]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收合式置物架,还包含靠板,所述靠板具有邻近所述第二端部且枢设于所述底座的轴枢端部,以及相反于所述轴枢端部的活动端部,所述支撑杆在由所述收合位置旋动至所述撑起位置时,能连动所述靠板的活动端部在靠抵于所述底座的下降位置与远离于所述底座的撑起位置之间转变。
[001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收合式置物架,所述支撑杆的主杆体沿横轴向延伸,并具有沿所述横轴向延伸的凹槽,所述延伸杆体设置于所述凹槽中。
[001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收合式置物架,所述支撑杆的主杆体垂直于所述横轴向的截面呈倒U形,且所述凹槽由顶壁及两个与所述顶壁相连接的侧壁界定而成,所述侧壁各具有导槽,
所述延伸杆体具有两个能沿所述导槽滑动的导块。
[001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收合式置物架,所述底座还包括底壳及盖合于所述底壳上的顶壳,所述底壳与所述顶壳共同界定出容纳空间,所述顶壳具有顶面、由所述顶面凹设的长槽、由所述顶面连通至所述容纳空间的穿槽,所述支撑杆在所述收合位置时收纳于所述长槽中,所述掣动件对应于所述穿槽。
[001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收合式置物架,所述底座的顶壳还具有两个由所述顶面连通至所述容纳空间的穿孔,所述底座的底壳具有两个对应于所述第二端部且呈中空管状的承管、两个分别套设于所述承管的定位钮,以及两个分别套设于所述承管与所述定位钮之间的弹性件,每一个定位钮具有由所述第二端部朝向所述第一端部逐渐向下倾斜的斜面。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所述底座、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掣动件的枢接关系,当不使用时能收合成较小体积,当以物件压制所述按压部时,能掣动所述掣动件,所述掣动件再连动所述支撑杆,且使所述对象达到稳定支撑、定位的目的,整体结构简单且使用相当方便。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收合式置物架一个实施例呈收合状态的立体图组合;
[0016]图2是该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0017]图3是该实施例的平面组合剖视图,说明一个支撑杆、一个掣动件及一个靠板相对于一个底座产生收合;
[0018]图4是该实施例的操作过程的平面示意图;
[0019]图5是图4的立体示意图;
[0020]图6是该实施例的操作完成的平面示意图;
[0021]图7是图8的立体示意图;及
[0022]图8是该实施例的一个挡块辅助推动一个延伸杆体相对于一个主杆体的内部缩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4]参阅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收合式置物架的一个实施例,包含一个底座10、一个靠板20、一个支撑杆30及一个掣动件40。
[0025]该底座10包括一个第一端部101,及一个沿一个长轴向X相反于该第一端部101的第二端部102。该底座10还包括一个底壳11及一个盖合于该底壳11上的顶壳12,该底壳11与该顶壳12共同界定出一个容纳空间13。该底壳11具有两个对应于该第二端部102且呈中空管状的承管111、两个分别套设于所述承管111的定位钮112,以及两个分别套设于所述承管111与所述定位钮112之间的弹性件113,每一个定位钮112具有一个由该第二端部102朝向该第一端部101逐渐向下倾斜的斜面114。该顶壳12具有一个顶面121、一个由该顶面121凹设且沿该长轴向X延伸的长槽122、一个由该顶面121连通至该容纳空间13的穿槽123、两个由该顶面121连通至该容纳空间13的穿孔124、一个设置于该穿槽123中的第一枢杆125、一个设置于该穿槽123中且位于该第一枢杆125一侧的限位杆126、两个设置于该顶面121外部
且分别位于该穿槽123两侧的第二枢杆127,以及一个设置于该长槽122中且趋近于该第一端部101的第三枢杆128,该穿槽123连通于该长槽122,所述穿孔124分别对应于所述承管111。
[0026]该靠板20具有一个邻近该第二端部102且枢设于该底座10的轴枢端部21、一个相反于该轴枢端部21的活动端部22、一个由该轴枢端部21延伸至该活动端部22的底面23,以及一个凸设于该底面23且呈三角形凸块状的挡块24。该轴枢端部21具有两个枢接于所述第二枢杆127的枢耳211。
[0027]该支撑杆30包括一个主杆体31,以及一个能滑动的穿设于该主杆体31中的延伸杆体32。该主杆体31沿一个横轴向X

延伸,且具有一个枢接于该第三枢杆128的枢接端部311、一个沿该横轴向X

相反于该枢接端部311的侧端部312、一个沿该横轴向X

延伸的凹槽313,以及一对连通于该凹槽313的滑轨314。该主杆体31垂直于该横轴向X

的截面呈倒U形,且该凹槽313由一个顶壁315及两个与该顶壁315相连接的侧壁316界定而成,所述侧壁316各具有一个连通至该凹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合式置物架,包含底座、支撑杆及掣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第一端部,及相反于所述第一端部的第二端部;所述支撑杆,包括枢接于所述底座的主杆体,以及能滑动的穿设于所述主杆体中的延伸杆体,所述主杆体具有枢接于所述第一端部的枢接端部,所述延伸杆体具有相反于所述枢接端部的末端部;所述掣动件,包括邻近于所述第二端部且枢接于所述底座的枢转部、位于所述枢转部一侧的按压部、相反于所述按压部且伸设至所述支撑杆底部的连动端部,按压所述按压部能使所述连动端部在邻近于所述底座的第一位置与远离于所述底座的第二位置之间转变,且所述掣动件连动所述支撑杆的末端部在靠抵于所述底座的收合位置与远离于所述底座的撑起位置之间转变,所述连动端部在所述第二位置时,能推动所述延伸杆体相对于所述主杆体移动,所述末端部自所述主杆体伸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合式置物架,其特征在于:还包含靠板,所述靠板具有邻近所述第二端部且枢设于所述底座的轴枢端部,以及相反于所述轴枢端部的活动端部,所述支撑杆在由所述收合位置旋动至所述撑起位置时,能连动所述靠板的活动端部在靠抵于所述底座的下降位置与远离于所述底座的撑起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镇
申请(专利权)人:刘国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