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全株青贮水稻再生稻桩快速发芽生长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5145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促进全株青贮水稻再生稻桩快速发芽生长的方法,涉及水稻种植技术领域。通过土壤翻垦、稻苗种植、头季稻施肥、头季稻秸秆收割、稻桩灌水、再生稻施肥、定期除虫、再生稻收割等步骤进行生长。通过针对收获全株青贮水稻为目的的特点,特别设计了可促进水稻茎、叶和根系生长的专用配方肥料来调控稻秧生长,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显著提高农户种植效益,保障粮食产量,再生季稻谷产量高,能达到普通种植模式中头季稻的产量水平,几乎不会降低粮食产量,通过降低再生季稻谷的管理难度,减少农药用量,在头季稻的种植管理时,通过对水稻的生长调控,使再生稻桩具备良好的生长发育条件,增强稻桩抗机械损伤能力。增强稻桩抗机械损伤能力。增强稻桩抗机械损伤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促进全株青贮水稻再生稻桩快速发芽生长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稻种植
,具体为一种促进全株青贮水稻再生稻桩快速发芽生长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全株青贮水稻

再生稻的种植模式,是一种收获头季水稻全株用于制作青贮饲料,再通过一定的生产措施使头季水稻收割后留下的稻桩上的休眠芽萌发生长成稻穗,最后收获再生稻谷的新型饲稻结合的种植模式。相比传统的头季稻

再生稻模式,头季稻全株用于制作青贮饲料的收益是头季稻收获稻谷的收益2倍以上,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农户种植稻谷的经济效益,又能保证一定的稻谷产量,不至于影响我国粮食安全。
[0003]传统的“头季稻

再生稻”种植模式,头季稻收割需要等到稻谷成熟后进行。在稻谷成熟过程中,储存在水稻根、茎、叶中的光合产物碳水化合物逐步向水稻籽粒中转移,形成最终的稻谷产量。水稻收获后,稻桩母茎中贮存的光合产物量急剧减少,根系和母茎加速衰老,根系活力变差,休眠芽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不足,再生季稻桩发芽慢、出芽难,再生秧苗生长缓慢。
[0004]现有技术主要通过在头季稻收获后,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芽肥,并结合灌水来促进再生稻发芽。这些方法,虽然有一定的促进再生稻发芽的作用,但是由于头季稻收获后,作为保证稻桩正常发芽的基础营养物质不足,而根系在头季稻收获后正处于恢复期,根系活力低下,对施入的肥水吸收能力有限。因此,以上措施促进再生稻发芽的效果和再生稻谷的产量、品质都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促进全株青贮水稻再生稻桩快速发芽生长的方法,具备促进头季稻根系和茎叶生长,增加根系数量和长度,提高根系活力,增加分蘖数和茎杆粗壮程度,提高根茎贮存营养的能力和稻桩抵抗不良天气的能力,增强稻桩的发芽能力,提高再生稻的产量和品质等优点,解决了常见的水稻收获后,稻桩母茎中贮存的光合产物量急剧减少,根系和母茎加速衰老,根系活力变差,休眠芽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不足,再生季稻桩发芽慢、出芽难,再生秧苗生长缓慢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上述促进头季稻根系和茎叶生长,增加根系数量和长度,提高根系活力,增加分蘖数和茎杆粗壮程度,提高根茎贮存营养的能力和稻桩抵抗不良天气的能力,增强稻桩的发芽能力,提高再生稻的产量和品质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促进全株青贮水稻再生稻桩快速发芽生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S1、土壤翻垦:在对全株青贮水稻进行种植之前,选好稻田位置,对稻田的土壤进行翻垦,翻垦次数为1

3次,以便使得土质松软,适合进行耕种;
[0010]S2、稻苗种植:在稻苗生长到8

10公分时,对稻苗进行插秧,将稻苗仔细的插进稻田中,稻苗之间的间格需要有序排列,以便保证每组稻苗都可健康生长;
[0011]S3、头季稻施肥:在头季稻的分蘖期与拔节期各施加一次全株青贮水稻专用配方肥,施肥比例为每亩土地8

12公斤,以便促进头季稻根系生长发育,增加根系数量、根系长度,促进水稻分蘖,使茎杆粗壮,增加地上部分的生物量,并维持根系和茎杆良好的生命力;
[0012]S4、头季稻秸秆收割:将全株青贮水稻的秸秆收割时间确定在水稻灌浆期,收割时稻桩高度停留在10

20cm高处;
[0013]S5、稻桩灌水:当全株青贮水稻秸秆收割完成之后,对稻桩进行灌水,从而减少稻桩水分散失,进而维持稻桩生理机能,以便激活休眠芽,灌水深度为淹没稻桩的1/4

3/4;
[0014]S6、再生稻施肥:灌水之后对再生稻施加再生稻专用配方肥,施肥比例为每亩土地10

14公斤,以便刺激稻桩休眠芽的萌发,促进休眠芽的生长;
[0015]S7、定期除虫:后续每隔一端时间对再生稻进行检查,当发现出现害虫时,将杀虫药粉与水进行混合,混合均匀之后为再生稻进行喷洒,以便杀灭害虫;
[0016]S8、再生稻收割:当再生稻成熟之后,采用水稻收割机等机械进行机械收割,以便提高收割效率,再生稻收割完成之后,对其进行集中储存,以便后续加工。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S3中,全株青贮水稻专用配方肥的配方为:硫酸铵10份、尿素44份、磷酸一铵26份、硫酸钾19份、氨基酸螯合锌0.19份、氨基酸螯合亚铁0.11份、氨基酸螯合锰0.04份、氨基酸螯合铜0.02份、四水八硼酸钠0.16份、动物源氨基酸20份、纳米硒0.02份。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S6中,再生稻专用配方肥的配方为:海藻多糖2.3份、尿素43份、磷酸一铵19份、硫酸钾36份,氨基酸螯合锌0.25份、氨基酸螯合亚铁0.12份、氨基酸螯合锰0.03份、氨基酸螯合铜0.015份、四水八硼酸钠0.18份。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S4中,在对头季稻秸秆进行收割时,可以使用小型收割机,收割时注意不要对头季稻造成碾压的情况。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S5中,在对稻桩进行灌水的时间要尽量提前,尽量在秸秆收割之后的三天以内进行灌水工作。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S7中,杀虫药粉与水的混合比例为1:500,以便确保杀虫药水的药效。
[0022](三)有益效果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促进全株青贮水稻再生稻桩快速发芽生长的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4]1、该促进全株青贮水稻再生稻桩快速发芽生长的方法,通过针对收获全株青贮水稻为目的的特点,特别设计了可促进水稻茎、叶和根系生长的专用配方肥料来调控稻秧生长,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显著提高农户种植效益,保障粮食产量,再生季稻谷产量高,能达到普通种植模式中头季稻的产量水平,几乎不会降低粮食产量。
[0025]2、该促进全株青贮水稻再生稻桩快速发芽生长的方法,通过降低再生季稻谷的管理难度,减少农药用量,在头季稻的种植管理时,通过对水稻的生长调控,使再生稻桩具备良好的生长发育条件,增强稻桩抗机械损伤能力,可使再生季稻秧出芽快、出苗整齐、抗不良天气能力和抗病能力强,减少农药施用次数,降低田间管理难度,节约生产管理成本。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实施例一:
[0029]一种促进全株青贮水稻再生稻桩快速发芽生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0]S1、土壤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促进全株青贮水稻再生稻桩快速发芽生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土壤翻垦:在对全株青贮水稻进行种植之前,选好稻田位置,对稻田的土壤进行翻垦,翻垦次数为1

3次,以便使得土质松软,适合进行耕种;S2、稻苗种植:在稻苗生长到8

10公分时,对稻苗进行插秧,将稻苗仔细的插进稻田中,稻苗之间的间格需要有序排列,以便保证每组稻苗都可健康生长;S3、头季稻施肥:在头季稻的分蘖期与拔节期各施加一次全株青贮水稻专用配方肥,施肥比例为每亩土地8

12公斤,以便促进头季稻根系生长发育,增加根系数量、根系长度,促进水稻分蘖,使茎杆粗壮,增加地上部分的生物量,并维持根系和茎杆良好的生命力;S4、头季稻秸秆收割:将全株青贮水稻的秸秆收割时间确定在水稻灌浆期,收割时稻桩高度停留在10

20cm高处;S5、稻桩灌水:当全株青贮水稻秸秆收割完成之后,对稻桩进行灌水,从而减少稻桩水分散失,进而维持稻桩生理机能,以便激活休眠芽,灌水深度为淹没稻桩的1/4

3/4;S6、再生稻施肥:灌水之后对再生稻施加再生稻专用配方肥,施肥比例为每亩土地10

14公斤,以便刺激稻桩休眠芽的萌发,促进休眠芽的生长;S7、定期除虫:后续每隔一端时间对再生稻进行检查,当发现出现害虫时,将杀虫药粉与水进行混合,混合均匀之后为再生稻进行喷洒,以便杀灭害虫;S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家川刘忠义李旭毅欧阳裕元李达昌吕宗良李海波王来泉李冠良吕程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吉隆达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