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模组接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5139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LED模组接线装置,LED发光组件包括上盖,上盖之间有光源板,光源板上有两组LED灯,LED灯上有灯罩,光源板上连接有两组导线;接线模组包括底盖,底盖两侧有过线槽,过线槽之间有连接线,过线槽之间有两组散热孔,散热孔之间有若干矩形条;导线与连接线在上盖和下盖内部对应连接;电源上的各个元器件的导向通过底盖的过线槽与连接线连接,如果存在线路较长或是复杂的情况下,可以将连接线在底盖上的矩形条螺旋缠绕,将多余的连接线整齐又有序的布置,减少之间的不良接触,长时间工作里面产生的热量通过底盖上的散热孔将热量尽快的消散,进一步的提高工作的安全性,节省工作的成本,进一步的提高工作的效率。进一步的提高工作的效率。进一步的提高工作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ED模组接线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LED模组接线
,具体涉及一种LED模组接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在电子设备如LED路灯或是其他工业用灯,LED模组因为其便于安装和维护已经成为制造厂商将LED灯具模块化的做法,因此在LED灯具利用LED模组制造过程中,通常采用多个LED模组组合使用,针对不同场合实现更为广泛的应用。
[0003]在多个LED模组组合使用时,往往会牵扯到LED模组之间的接线问题,而目前在接线的过程中,由于很多连接线暴露在外面,或是线与线之间没有走线通道,则容易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产生磨损或是杂乱不堪的问题,没有采取对接口之间的保护措施,往往会造成外界因素对接线端口或是内部造成损坏问题,而且内部长时间的工作容易产生热量堆积导致元器件损伤的问题,严重影响工作的效率,增加工作的成本,降低工作的安全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技术目的:本技术涉及一种LED模组接线装置,以解决现在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5]技术方案:一种LED模组接线装置,其特征是包括LED发光组件和接线模组两部分,其中LED发光组件包括上盖,所述上盖之间设置有光源板,所述光源板上至少设置有两组LED灯,所述LED灯上设置有灯罩,以及所述光源板上连接有至少两组导线;接线模组与所述上盖卡合连接,包括底盖,所述底盖两侧设置有过线槽,所述过线槽之间设置有连接线,所述过线槽之间设置有至少两组散热孔,所述散热孔之间设置有若干矩形条;其中,所述导线与所述连接线在所述上盖和下盖内部对应连接,用于实现各元件之间的相互通电;电源上的各个元器件的导向通过底盖的过线槽与连接线连接,如果存在线路较长或是复杂的情况下,可以将连接线在底盖上的矩形条进行螺旋缠绕,进而将多余的连接线进行整齐又有序的布置,减少之间的不良接触,长时间工作里面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底盖上的散热孔将多余的热量尽快的消散,进一步的提高工作的安全性,大大的提高工作的质量,节省工作的成本,进一步的提高工作的效率。
[0006]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上盖的两侧边对称设置有卡槽,所述下盖的两侧边对称设置有卡勾,用于实现上盖和下盖之间的卡合连接;卡槽和卡勾的设置使得上盖和下盖便捷的安装和拆卸,进一步的提高工作的便捷性,便于以后的维修,进一步的提高工作的效率,节省工作的时间。
[0007]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上盖和下盖之间还设置有橡胶垫,防止外界水分进入接线装置内部,当遇到下雨天或是其他恶劣天气时,橡胶垫的设计避免雨水直接侵入接线模组内部,进一步的提高工作的安全性,大大的节省工作的成本。
[0008]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上盖两侧向下凹陷形成有与所述LED灯一一对应的两个腔室,用于限制LED灯的位置,进一步的对LED灯进行位置的固定,大大的提高工作的稳定
性。
[0009]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上盖的两侧标注有接线的正负极,用于提示与外部接线的端口,进一步的便于操作者快速的接线,大大的提高工作的效率。
[0010]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下盖的侧面至少设置为两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为“工”字型,用于连接若干组LED模组,当LED模组增加时,弹性件的设置使得若干模组可以快速的安装至不同的位置处,也便于不使用时及时的进行收集,进一步的提高若干模组凌乱不好找寻的弊端,进一步的提高工作的稳定性,大大的提高工作的效率,节省工作的时间。
[0011]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下盖的侧面至少设置为两组距离调节件,用于调节两个模组之间的安装距离,进一步的提高各个模组之间任意距离的调节,进一步的提高工作的实用性。
[0012]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距离调节件包括呈空心状,连接在所述下盖的一侧的上固定柱,套接在所述上固定柱内部,其侧壁设置有漏空槽的下固定柱,贯穿所述上固定柱一侧、且与所述下固定柱连接,用于控制所述下固定柱相对于所述上固定柱的移动距离的弹性按钮;对各个模组进行距离的调节时,按动弹性按钮至上固定柱内壁,转动下固定柱此时漏空槽沿着弹性按钮上下移动,实现下固定柱与上固定位置的调节,进一步的提高工作的效率,节省工作的时间。
[0013]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LED模组接线装置,其特征是包括LED发光组件和接线模组两部分,其中LED发光组件包括上盖,所述上盖之间设置有光源板,所述光源板上至少设置有两组LED灯,所述LED灯上设置有灯罩,以及所述光源板上连接有至少两组导线;接线模组与所述上盖卡合连接,包括底盖,所述底盖两侧设置有过线槽,所述过线槽之间设置有连接线,所述过线槽之间设置有至少两组散热孔,所述散热孔之间设置有若干矩形条;其中,所述导线与所述连接线在所述上盖和下盖内部对应连接,用于实现各元件之间的相互通电;电源上的各个元器件的导向通过底盖的过线槽与连接线连接,如果存在线路较长或是复杂的情况下,可以将连接线在底盖上的矩形条进行螺旋缠绕,进而将多余的连接线进行整齐又有序的布置,减少之间的不良接触,长时间工作里面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底盖上的散热孔将多余的热量尽快的消散,进一步的提高工作的安全性,大大的提高工作的质量,节省工作的成本,进一步的提高工作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总体结构装配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上盖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电源板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接线模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图1所示两个结构的A部放大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图1所示B部卡合件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各附图标记为:接线模组1、下盖1a、卡扣1b、散热腔1c、矩形条1d、散热孔1e、上盖2、第一灯罩腔2a、第二灯罩腔2b、卡槽2c、灯罩3、连接线4、光源板5、第一灯珠5a、第二灯珠5b、第一导线5c、三极管5d、第二导线5e、距离调节件6、下固定柱6a、漏空槽61a、弹性按
钮6b、上固定柱6c、弹簧6e。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0022]申请人认为,LED模组之间在接线的过程中很多连接线暴露在外面,或是线与线之间没有走线通道,则容易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产生磨损或是杂乱不堪的问题,而且没有采取对接口之间的保护措施,往往会造成外界因素对接线端口或是内部造成损坏问题,严重影响工作的效率,增加工作的成本,降低工作的安全度。
[0023]为此,申请人提供一种LED模组接线装置,通过在接线模组的下盖上设置过线槽,以及在布置在过线槽之间的若干矩形条,使得连接线穿过过线槽与各元器件的导线连接,多余的线体螺旋缠绕矩形条即可实现对线体的整齐有序的布置,避免之间的不良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模组接线装置,其特征是包括:LED发光组件,包括上盖,所述上盖之间设置有光源板,所述光源板上至少设置有两组LED灯,所述LED灯上设置有灯罩,以及所述光源板上连接有至少两组导线;接线模组,与所述上盖卡合连接,包括底盖,所述底盖两侧设置有过线槽,所述过线槽之间设置有连接线,所述过线槽之间设置有至少两组散热孔,所述散热孔之间设置有若干矩形条;其中,所述导线与所述连接线在所述上盖和下盖内部对应连接,用于实现各元件之间的相互通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模组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两侧边对称设置有卡槽,所述下盖的两侧边对称设置有卡勾,用于实现上盖和下盖之间的卡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模组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和下盖之间还设置有橡胶垫,防止外界水分进入接线装置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ED模组接线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天成赵雪梅汪婷丁伟
申请(专利权)人:光大节能照明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