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栋温室水产养殖排污组件及水产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5016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21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连栋温室水产养殖排污组件及水产养殖方法,涉及连栋温室水产养殖技术领域。连栋温室水产养殖排污组件包括导污壁和即时排污池底;在即时排污池底两侧设置导污壁,导污壁下部按预设方式连接于即时排污池底;即时排污池底两侧的导污壁合围出第一水域,第一水域用于水产养殖,导污壁用于使水产养殖的粪污只能在第一水域落在即时排污池底,而不能落入预设排向的中部立柱之间的池底;导污壁用于平衡导污壁两侧水体对导污壁的压力;即时排污池底能把沉降在即时排污池底上的粪污排离掉,阻止水产养殖粪污在所述即时排污池底上积累,降低了清污难度,提高了清污效率,杜绝了集污死角,消除了诱发水质恶化的诱因。消除了诱发水质恶化的诱因。消除了诱发水质恶化的诱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栋温室水产养殖排污组件及水产养殖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连栋温室水产养殖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连栋温室水产养殖排污组件及水产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连栋温室大鱼池内水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污(鱼类排泄物、饲料残饵、鱼类死尸等)从水体上部向下部的沉降过程中是不定向的,可以沉降在中部立柱四周任意部位。存在的问题是,当沿预设排向在相邻两排立柱之间的鱼池底部实施清污作业时,同排中部立柱之间的鱼池底部的粪污由于立柱的阻碍难以及时快速清除,一旦积存上粪污,就成为水质恶化的诱因。即,水产养殖粪污的不定向沉降增加了清污难度,降低了清污效率,存在集污死角。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栋温室水产养殖排污组件及水产养殖方法,以降低温室水产养殖清污难度。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栋温室水产养殖排污组件,所述连栋温室内设置有鱼池,所述连栋温室中的中部立柱位于所述鱼池内,所述连栋温室水产养殖排污组件包括导污壁和即时排污池底;在预设排向的相邻两排所述中部立柱之间的所述鱼池底部上设置所述即时排污池底,在所述即时排污池底两侧设置所述导污壁,所述导污壁上部在对应位置连接于所述中部立柱,所述导污壁下部按预设方式连接于所述即时排污池底;所述即时排污池底两侧的所述导污壁合围出第一水域,所述第一水域用于水产养殖,所述导污壁用于使水产养殖的粪污只能在所述第一水域落在所述即时排污池底,而不能落入所述预设排向的所述中部立柱之间的池底;所述导污壁两侧的养殖水体在所述导污壁预设部位连通,用于平衡所述导污壁两侧水体对所述导污壁的压力;所述即时排污池底能按预设方案把沉降在所述即时排污池底上的粪污排离掉,阻止水产养殖粪污在所述即时排污池底上积累。
[0005]上述技术方案中,导污壁使水产养殖的粪污只能在第一水域落在即时排污池底,而不能落入预设排向的中部立柱之间的池底,即时排污池底能按预设方案把沉降在即时排污池底上的粪污排离掉,阻止水产养殖粪污在即时排污池底上积累,降低了清污难度,提高了清污效率,杜绝了集污死角,消除了诱发水质恶化的诱因。
[0006]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即时排污池底是一种沿所述预设排向延伸的长条状的凹凸结构,所述凹凸结构连接于所述鱼池底部,所述导污壁下边缘连接于所述凹凸结构的凸棱,以便粪污落入所述凹凸结构的凹槽;连栋温室水产养殖排污组件还包括可移动吸污机组,所述可移动吸污机组包括第一机架、吸污嘴、排污管首段、排污管中段、排污管尾段、控制阀和导向轮,所述第一机架沿所述即时排污池底宽度方向布置在所述凹凸结构上部,所述吸污嘴固接于所述第一机架并深入所述凹凸结构的凹槽底部,所述排污
管首段固接于所述第一机架并与各个所述吸污嘴连通,所述排污管尾段布置在所述即时排污池底长度方向一端预设位置处,其一端伸出所述鱼池外,所述控制阀设置于所述排污管尾段的外端,所述导向轮布置在所述排污管尾段池内端附近,所述排污管中段一端连接于所述排污管首段,另一端绕所述导向轮连接于所述排污管尾段池内端,所述排污管中段随所述可移动吸污机组本体移动按预设方式绕圈收合或释放展开,所述可移动吸污机组本体依靠水压和/或排污泵吸力吸污排污。
[0007]上述技术方案中,养殖粪污落入凹槽底部,在控制阀开启状态中,可移动吸污机组作往复运动时,深入在凹槽底部的吸污嘴附近的粪污在养殖水体压力和/或排污泵吸力下被吸入吸污嘴,并通过排污管首段、排污管中段和排污管尾段排出鱼池,吸污嘴的口径与粪污颗粒的外径相匹配,随同粪污排出鱼池的养殖水的体量相对较小,实现用较小的耗水量达到即时排污的效果。如果设置排污泵,排污泵可以布置在排污管首段、或者排污管中段、或者排污管尾段预设部位,优选的方案是设置在排污管尾段位于鱼池外的预设部位。
[0008]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即时排污池底是一种沿预设排向延伸的长条状的凹凸结构,所述凹凸结构连接于所述鱼池底部,所述导污壁下边缘连接于所述凹凸结构的凸棱,以便粪污落入所述凹凸结构的凹槽;所述连栋温室水产养殖排污组件还包括可移动推污机组,所述可移动推污机组包括第二机架、推污板和集污室,所述集污室和所述推污板均与所述第二机架连接,所述集污室、所述推污板与所述凹凸结构配合使用,把沉降在所述凹凸结构上的粪污推送至所述凹凸结构预设端部;所述连栋温室水产养殖排污组件还包括集污槽,所述集污槽设置在所述即时排污池底长度方向的一端或两端,所述可移动推污机组把污物集中推入所述集污槽,按预设方式转移至所述鱼池外。
[0009]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可移动推污机组把分散在凹凸结构的即时排污池底的粪污能及时推离凹凸结构集中在集污槽内按预设方式转移出鱼池,把粪污推离凹凸结构的过程中不消耗养殖水,把分散的粪污聚集在集污槽沉淀后可以以高浓度的方式排出鱼池,相应地,单位排污量消耗的养殖水体数量更少,即,排污节水效果更好。
[0010]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即时排污池底是一种沿预设排向延伸的长条状的传输带,所述传输带可移动地铺设于所述鱼池底部,所述导污壁下边缘抵接于所述传输带上表面,以便粪污落入所述传输带;连栋温室水产养殖排污组件包括传输带驱动机组,所述传输带驱动机组沿预设排向设置于所述传输带两端,以便驱动所述传输带把沉降在所述传输带上的粪污转移至所述传输带预设端部;所述连栋温室水产养殖排污组件还包括集污槽,所述集污槽设置在所述传输带长度方向的一端或两端,所述传输带把污物传入所述集污槽,按预设方式转移至所述鱼池外。
[0011]上述技术方案中,粪污分散沉降在所述传输带上后以初始形态被传输带转移聚集在集污槽后再以高浓度的形式排出鱼池,粪污在传输带即时排污池底上被转运过程中不会被挤压摩擦破碎导致形成细微颗粒扩散在养殖水体中,从而可以进一步减缓粪污对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
[0012]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即时排污池底是布置在所述鱼池底部上方沿预设排向依次相互连接的多个锥形穴,所述锥形穴底部设置有排污孔;所述导污壁上沿连接于对应的所述中部立柱,下沿连接于对应的所述锥形穴一个侧边;所述连栋温室水产养殖排污组件包括:第一排污管阀,所述第一排污管阀连接于所述锥形穴底部排污孔,所
述第一排污管阀在水体压力和/或排污泵吸力下把沉降在所述锥形穴腔内的粪污排离所述锥形穴。
[0013]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锥形穴可以只设迎污面,只在迎污面的单面承受养殖水体压力,也可以使养殖水体在所述锥形穴内外连通,以便水体对所述锥形穴结构内外压力一致。如果设置排污泵,排污泵可以布置在第一排污管阀预设部位,也可以设置在与第一排污管阀配合使用的外设排污管系中。多个所述锥形穴布满鱼池底部,分散降落的养殖粪污颗粒物总会沉降在某一个锥形穴底部的排污孔内,及时启闭第一排污管阀,粪污在未被破损的情况下以高浓度的形式排出鱼池,粪污对养殖水体水质影响最小,排污耗水量也最小。
[0014]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污壁和所述即时排污池底是沿预设排向延伸的一种长条状V形结构,所述V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栋温室水产养殖排污组件(1),所述连栋温室(2)内设置有鱼池(3),所述连栋温室(2)中的中部立柱(4)位于所述鱼池(3)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栋温室水产养殖排污组件(1)包括导污壁(100)和即时排污池底(200);在预设排向(6)的相邻两排所述中部立柱(4)之间的所述鱼池(3)底部上设置所述即时排污池底(200),在所述即时排污池底(200)两侧设置所述导污壁(100),所述导污壁(100)上部在对应位置连接于所述中部立柱(4),所述导污壁(100)下部按预设方式连接于所述即时排污池底(200);所述即时排污池底(200)两侧的所述导污壁(100)合围出第一水域(7),所述第一水域(7)用于水产养殖,所述导污壁(100)用于使水产养殖的粪污只能在所述第一水域(7)落在所述即时排污池底(200),而不能落入所述预设排向(6)的所述中部立柱(4)之间的池底;所述导污壁(100)两侧的养殖水体在所述导污壁(100)预设部位连通,用于平衡所述导污壁(100)两侧水体对所述导污壁(100)的压力;所述即时排污池底(200)能按预设方案把沉降在所述即时排污池底(200)上的粪污排离掉,阻止水产养殖粪污在所述即时排污池底(200)上积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栋温室水产养殖排污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即时排污池底(200)是一种沿所述预设排向(6)延伸的长条状的凹凸结构(210),所述凹凸结构(210)连接于所述鱼池底部,所述导污壁(100)下边缘连接于所述凹凸结构(210)的凸棱,以便粪污落入所述凹凸结构(210)的凹槽;连栋温室水产养殖排污组件(1)还包括:可移动吸污机组(220),所述可移动吸污机组(220)包括第一机架(221)、吸污嘴(222)、排污管首段(223)、排污管中段(224)、排污管尾段(225)、控制阀(10)和导向轮(226),所述第一机架(221)沿所述即时排污池底(200)宽度方向布置在所述凹凸结构(210)上部,所述吸污嘴(222)固接于所述第一机架(221)并深入所述凹凸结构(210)的凹槽底部,所述排污管首段(223)固接于所述第一机架(221)并与各个所述吸污嘴(222)连通,所述排污管尾段(225)布置在所述即时排污池底(200)长度方向一端预设位置处,其一端伸出所述鱼池(3)外,所述控制阀(10)设置于所述排污管尾段(225)的外端,所述导向轮(226)布置在所述排污管尾段(225)池内端附近,所述排污管中段(224)一端连接于所述排污管首段(223),另一端绕所述导向轮(226)连接于所述排污管尾段(225)池内端,所述排污管中段(224)随所述可移动吸污机组(220)本体移动按预设方式绕圈收合或释放展开,所述可移动吸污机组(220)本体依靠水压和/或排污泵吸污排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栋温室水产养殖排污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即时排污池底(200)是一种沿预设排向(6)延伸的长条状的凹凸结构(210),所述凹凸结构(210)连接于所述鱼池底部,所述导污壁(100)下边缘连接于所述凹凸结构(210)的凸棱,以便粪污落入所述凹凸结构(210)的凹槽;所述连栋温室水产养殖排污组件(1)还包括:可移动推污机组(230),所述可移动推污机组(230)包括第二机架(231)、推污板(232)和集污室(233),所述集污室(233)和所述推污板(232)均与所述第二机架(231)连接,所述集污室(233)、所述推污板(232)与所述凹凸结构(210)配合使用,把沉降在所述凹凸结构(210)上的粪污推送至所述凹凸结构(210)预设端部;所述连栋温室水产养殖排污组件(1)还包括:集污槽(12),所述集污槽(12)设置在所述即时排污池底(200)长度方向的一端或两端,
所述可移动推污机组(230)把污物集中推入所述集污槽(12),按预设方式转移至所述鱼池(3)外。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栋温室水产养殖排污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即时排污池底(200)是一种沿预设排向延伸的长条状的传输带(240),所述传输带(240)可移动地铺设于所述鱼池底部,所述导污壁(100)下边缘抵接于所述传输带(240)上表面,以便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进礼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三百盟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