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4972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装置,装配装置用于装配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以使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插接;其中,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过盈连接;装配装置包括:工装板,用于支撑第一工件;第一驱动件,与工装板连接,以带动工装板转动;压紧机构,包括第二驱动件和压设部,第二驱动件与压设部连接,以使压设部朝向靠近和远离工装板的方向均可移动地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配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由于膜壳与下法兰需要严格密封,因此他们之间装配的过盈量较大,导致人工装配时异常困难的问题。装配时异常困难的问题。装配时异常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装配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装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膜壳与下法兰的装配工序由人工完成,由于膜壳与下法兰需要严格密封,因此他们之间装配的过盈量较大,导致人工装配时异常困难,需要借助固定工装及重锤等工具,将下法兰砸进膜壳内,从而导致生产效率极其低下。并且人工装配过程中,处理不好就会使膜壳与下法兰间的密封圈变形,影响整体密封效果,导致产品质量异常,后期需要花更多时间返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由于膜壳与下法兰需要严格密封,因此他们之间装配的过盈量较大,导致人工装配时异常困难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装置,用于装配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以使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插接;其中,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过盈连接;装配装置包括:工装板,用于支撑第一工件;第一驱动件,与工装板连接,以带动工装板转动;压紧机构,包括第二驱动件和压设部,第二驱动件与压设部连接,以使压设部朝向靠近和远离工装板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装配第一工件(10)和第二工件(20),以使所述第一工件(10)与所述第二工件(20)插接;其中,所述第一工件(10)与所述第二工件(20)过盈连接;所述装配装置包括:工装板(30),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工件(10);第一驱动件(40),与所述工装板(30)连接,以带动所述工装板(30)转动;压紧机构(50),包括第二驱动件(51)和压设部(52),所述第二驱动件(51)与所述压设部(52)连接,以使所述压设部(52)朝向靠近和远离所述工装板(30)的方向均可移动地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装置还包括:输送线(60),用于输送工装板(30);第三驱动件(70),当所述输送线(60)将所述工装板(30)输送至装配位置时,所述工装板(30)位于所述第三驱动件(70)的上方,所述第三驱动件(70)顶升所述工装板(30),以使所述工装板(30)与所述输送线(60)分离;在所述工装板(30)与所述输送线(60)分离后使所述第一驱动件(40)带动所述工装板(30)转动;在所述第一工件(10)和所述第二工件(20)装配后,所述第三驱动件(70)带动所述工装板(30)下降至所述输送线(6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板(30)上设置有定位孔(31),所述第三驱动件(70)上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定位孔(31)相适配,以在所述第三驱动件(70)顶升所述工装板(30)时,使所述定位凸起插设在所述定位孔(31)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40)与所述第三驱动件(70)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三驱动件(70)和所述工装板(30)同步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50)还包括:夹紧组件(53),设置在所述压设部(52)上,所述夹紧组件(53)用于夹紧所述第二工件(2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组件(53)还包括:第一定位件(531),凸出设置在所述压设部(52)上,所述第一定位件(531)用于插设在所述第二工件(20)的通孔(21)内;第四驱动件(532),设置于所述压设部(52);夹紧部(533),所述第四驱动件(532)与所述夹紧部(533)连接,以使所述夹紧部(533)朝向靠近和远离所述第一定位件(531)的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畅王健刘超叶祥王耀明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