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积水刮吸清洁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4879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地表积水刮吸清洁小车,涉及地表积水领域,包括刮吸清洁小车本体,所述刮吸清洁小车本体的正面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的内壁设置有第一转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滚轮,带动刮吸清洁小车本体进行移动,设置第一转轴,使第一转动辊转动带动吸水履带进行转动,同时带动第二转动辊进行转动,使吸水履带对经过的地表积水进行吸水,设置刮推板,上下板为向外倾斜角度,便于将地表积水进行铲除,从而通过吸水履带和刮推板对地表积水全面进行清除,设置抽水泵,将铲的积水进行输送带污水盒内,设置第一挤压轮和第二挤压轮,对吸水履带进行挤压排水,保障了积水的及时清除,有效的确保了人员的出行便利。效的确保了人员的出行便利。效的确保了人员的出行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表积水刮吸清洁小车


[0001]本技术涉及地表积水
,尤其涉及地表积水刮吸清洁小车。

技术介绍

[0002]地表积水是在建筑工程施工时,经过下雨过后,常常因为地表不平整而导致基础地面存在积水,或者在小区保洁时,尤其是地下室地面、人行通道处,往往因为地面不平整而导致地表不平整之处积水,为了不影响人民的出行和建筑工程施工,会对地表积水进行清洁;
[0003]在地表面存在积水时,现有的方式一般就是用铁铲、扫把和刮板人工手动进行清除,但是因为地面不平整而导致刮板无法适用,扫把扫积水时,由于水会回流至最低处,从而往往这边扫过又从旁边回来了,形成扫不完、扫不干净的局面,或者使用铁锹一点一点铲除,但耗能大,对人工的体力要求高,从而这样清洁积水较费人工,因此本技术提出地表积水刮吸清洁小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地表积水刮吸清洁小车,该地表积水刮吸清洁小车通过设置滚轮,带动刮吸清洁小车本体进行移动,设置第一转轴,使第一转动辊转动带动吸水履带进行转动,同时带动第二转动辊进行转动,使吸水履带对经过的地表积水进行吸水,设置刮推板,上下板为向外倾斜角度,便于将地表积水进行铲除,从而通过吸水履带和刮推板对地表积水全面进行清除,设置抽水泵,将铲的积水进行输送带污水盒内,设置第一挤压轮和第二挤压轮,对吸水履带进行挤压排水,保障了积水的及时清除,有效的确保了人员的出行便利。
[0005]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地表积水刮吸清洁小车,包括刮吸清洁小车本体,所述刮吸清洁小车本体的正面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的内壁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设置有第一转动辊,所述第一转动辊的外壁设置有吸水履带,所述刮吸清洁小车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张紧筒,所述张紧筒的内壁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壁设置有第二转动辊,所述刮吸清洁小车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挤压轮,所述第一挤压轮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外壁设置有第二挤压轮。
[0006]所述刮吸清洁小车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污水盒,所述污水盒的一侧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污水盒的另一侧设置有接水盒,所述刮吸清洁小车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抽水泵,所述刮吸清洁小车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刮推板,所述刮推板的内壁设置有导流管。
[000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一转动辊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辊与吸水履带之间为嵌套连接。
[000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挤压轮与连接板之间为焊接连接,所述第一挤压轮与第二挤压轮之间为相互平行设置。
[000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刮推板与刮吸清洁小车本体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刮推板与导流管之间为嵌套连接,所述导流管的数量为两个。
[001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张紧筒的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设置有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壁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内壁设置有螺栓。
[0011]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滑板与滑槽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滑板与支撑板之间为焊接连接。
[0012]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螺栓与螺纹槽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槽与支撑板之间为一体化设置。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设置滚轮,带动刮吸清洁小车本体进行移动,设置第一转轴,使第一转动辊转动带动吸水履带进行转动,同时带动第二转动辊进行转动,使吸水履带对经过的地表积水进行吸水,设置刮推板,上下板为向外倾斜角度,便于将地表积水进行铲除,从而通过吸水履带和刮推板对地表积水全面进行清除,设置抽水泵,将铲的积水进行输送带污水盒内,设置第一挤压轮和第二挤压轮,对吸水履带进行挤压排水,保障了积水的及时清除,有效的确保了人员的出行便利。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张紧筒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图。
[0019]图中:1、刮吸清洁小车本体;2、滚轮;3、第一转轴;4、第一转动辊;5、吸水履带;6、抽水泵;7、张紧筒;8、滑槽;9、滑板;10、支撑板;11、螺纹槽;12、螺栓;13、第二转轴;14、第二转动辊;15、污水盒;16、排水管;17、固定板;18、第一挤压轮;19、连接板;20、第二挤压轮;21、刮推板;22、导流管;23、接水盒。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21]根据图1

5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地表积水刮吸清洁小车,包括刮吸清洁小车本体1,刮吸清洁小车本体1的正面设置有滚轮2,滚轮2的内壁设置有第一转轴3,第一转轴3的外壁设置有第一转动辊4,第一转动辊4的外壁设置有吸水履带5,刮吸清洁小车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张紧筒7,张紧筒7的内壁设置有支撑板10,支撑板10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转轴13,第二转轴13的外壁设置有第二转动辊14,刮吸清洁小车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板17,固定板17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挤压轮18,第一挤压轮18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9,连接板19的外壁设置有第二挤压轮20。
[0022]刮吸清洁小车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污水盒15,污水盒15的一侧设置有排水管16,污水盒15的另一侧设置有接水盒23,刮吸清洁小车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抽水泵6,刮吸清洁小车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刮推板21,刮推板21的内壁设置有导流管22,本装置在使用时,通过
各滚轮2带动刮吸清洁小车本体1进行移动,使第一转轴3带动第一转动辊4进行转动,从而第一转动辊4转动带动吸水履带5进行转动,同时吸水履带5带动第二转动辊14通过第二转轴13的连接下进行转动,使吸水履带5对经过的地表积水进行吸水,设置吸水履带5采用吸水棉材质,同时刮吸清洁小车本体1移动时带动刮推板21,设置刮推板21为橡胶材质,通过刮推板21的上下板为向外倾斜角度,便于将地表积水进行铲除,同时启动抽水泵6,通过导流管22将刮推板21铲的积水进行输送带污水盒15内,从而通过吸水履带5和刮推板21对地表积水进行清除,然后在吸水履带5行走至上方第一挤压轮18和第二挤压轮20的中间时,通过第一挤压轮18和第二挤压轮20对吸水履带5进行挤压排水,污水通过接水盒23的导向流进污水盒15内,保障了积水的及时清除,有效的确保了人员的出行便利。
[0023]第一转轴3与第一转动辊4之间为转动连接,第一转动辊4与吸水履带5之间为嵌套连接,通过第一转轴3带动第一转动辊4进行转动,从而第一转动辊4转动带动吸水履带5进行转动。
[0024]第一挤压轮18与连接板19之间为焊接连接,第一挤压轮18与第二挤压轮20之间为相互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地表积水刮吸清洁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刮吸清洁小车本体(1),所述刮吸清洁小车本体(1)的正面设置有滚轮(2),所述滚轮(2)的内壁设置有第一转轴(3),所述第一转轴(3)的外壁设置有第一转动辊(4),所述第一转动辊(4)的外壁设置有吸水履带(5),所述刮吸清洁小车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张紧筒(7),所述张紧筒(7)的内壁设置有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转轴(13),所述第二转轴(13)的外壁设置有第二转动辊(14),所述刮吸清洁小车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板(17),所述固定板(17)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挤压轮(18),所述第一挤压轮(18)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9),所述连接板(19)的外壁设置有第二挤压轮(20);所述刮吸清洁小车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污水盒(15),所述污水盒(15)的一侧设置有排水管(16),所述污水盒(15)的另一侧设置有接水盒(23),所述刮吸清洁小车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抽水泵(6),所述刮吸清洁小车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刮推板(21),所述刮推板(21)的内壁设置有导流管(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积水刮吸清洁小车,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天宝王慈慈吴冉王恒李翔刘成龙蔡柯魏洁王百祺廖正胡金喜陈博孙天池常先玉
申请(专利权)人:淮北矿业集团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