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超稠油化学冷采静态降粘的测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4870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超稠油化学冷采静态降粘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稠油样品置于容器1中,将容器1密封后,恒温静置;S2、将配制好的稠油倒入容器2中,称量容器2,记为m1;S3、向称重后的容器2中倒入降粘剂溶液,恒温静置;S4、将恒温静置后的容器2,取掉密封,室温下将其油水混合物倾倒入容器3中,当容器3的重量不再增加时,称量容器2,记为m2;S5、根据公式计算静态降粘率d。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测试方法简单,不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能快速测试出超稠油的静态降粘率,且测试成本低,为稠油的开采提供了数据支持。了数据支持。了数据支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超稠油化学冷采静态降粘的测试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超稠开采
,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超稠油化学冷采静态降粘的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常规原油储量的递减,以及开采技术的不断提高,非常规油藏逐渐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如何高效地开发利用稠油资源,将对稳产、增产发挥重要作用。我国具有丰富的稠油储量,在总产量构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开采对今后的能源接替将起到重要作用。
[0003]于奇区块是塔河油田向北的外扩区域,地质储量4834.1
×
104t,可采储量435.1
×
104t,标定采收率9%。2014年因持续低产、低效起进入计划关停状态。累计产油15.25
×
104t,采出程度仅0.31%,技术突破后对区块储量动用意义重大。
[0004]于奇区块的超稠油粘度在100万毫帕秒左右,因其粘度高,很难开采,流动性太差,因此常规的机械降粘、井筒加热、稀释降粘、化学降粘、微生物单井吞吐、抽稠工艺配套等无法正常开采。
[0005]冷采技术是相对于稠油热采(蒸汽吞吐或蒸汽驱)提出的新的技术。蒸汽驱具有对原油加热降粘的技术优势,但也存在因缺乏流度控制而导致的“汽窜”现象。针对以上技术优势及短板,提出冷采的方法,不用加热,利用冷采药剂使超稠油形成水包油乳状液,即使混合体系温度下降,仍为水包油体系,大大提高了原油的流动性。该冷采方法是一种提高采收率的方法,注入地层并不形成扰动状态即可形成水包油乳状液降粘。
[0006]冷采药剂的筛选评价是目前冷采技术研究的热点。然而目前并没有具体的冷采药剂的降粘评价方法。
[0007]专利CN103048236A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稠油开采领域的稠油静态稳定性的测试方法,包括配制稠油乳状液置于实验容器中放入超级恒温水浴中静置并开始计时,记录不同时间析出水的体积静置一段时间后,鉴别上层乳状液类型,根据不同时间的析水量,计算分水率,分水率越小,则乳状液的静态稳定性越好。
[0008]专利CN103776985A公开了测试高粘度重质原油静态稳定性的方法,包括配制高粘度重质原油置于实验容器中放入恒温水浴中静置记录不同时间析出水的体积静置一段时间后,鉴别上层乳状液类型,根据不同时间的析水量,分析出高粘度重质原油的静态稳定性。
[0009]文献(赵庆辉,超稠油耐高温乳化降粘剂优选实验研究[J].特种油气藏,2001,(9)),针对杜84块超稠油区块的油层特点、油品性质等因素,从配伍性、降粘效果、吸附损失、洗油能力及驱油效率等方面入手,对乳化降粘剂进行筛选评价。筛选出适合于超稠油区块的最佳降粘剂为CSL

1,降粘剂最佳质量分数为1
‰‑2‰
。CSL

1型乳化降粘剂具有耐高温性能,在300℃下其降粘特性不失效,完全适合于蒸汽吞吐井的井底降粘。其中用的降粘剂的静态吸附实验。将洗过油的天然油砂和降粘剂配方溶液以1∶10的固液比混合,分装在
100mL塑料瓶中,充分振荡后置于地层温度下的水浴中,每2h充分振荡一次,每隔一定的时间取出样品,补足挥发的溶剂量,用高速离心机将溶液离心处理,取上层清液,测定溶液中降粘剂质量分数,由初始时质量分数与平衡时质量分数的差值计算出静态吸附量。
[0010]文献(贺新敬,稠油出砂冷采乳化降粘试验研究[J].河南石油,2003,(8)),针对稠油出砂冷采过程中含砂原油举升问题开展的实验研究。系统地完成了纯油及其乳状液分别在动静态条件下的携砂能力,研究了砂粒粒径、乳状液粘度、含砂量对携砂能力的影响。通过试验,得出了知下结论:乳状液比同粘度的纯油携砂能力强;动态条件下,在液体中的净沉降速度比静态条件下的沉降速度慢。提出了降粘携砂能力配方的优化方法及操作框图,保证了乳化降粘后的流体携砂能力。经现场试验证明,可以满足生产需要、所选降粘方案有效、经济、安全。其中对于砂粒在原油及其乳状液中的沉降试验,目前国内外均没有成熟的试验方法和手段。为了对砂粒在原油及其乳状液中的沉降进行有效的试验研究,自行设计和组装了静态及动态沉降试验流程。该装置可以完成动态、静态条件下的沉降试验,配有循环人口、出口、沉砂口、静态加砂口、动态加砂口、循环泵等。
[0011]冷采药剂的筛选评价是项巨大的工程。现有的评价方法大多只是对比参考水溶性药剂的静态评价方法,准确性差,且评价效率低。因此,亟需提供建一种适用于超稠油化学冷采静态降粘的测试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1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超稠油化学冷采静态降粘的测试方法,该测试方法能快速测试出超稠油冷采药剂的静态降粘率,且测试成本低,更加直观,提高了测试效率。
[001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14]一种适用于超稠油化学冷采静态降粘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S1、将稠油样品置于容器1中,将容器1密封后,恒温静置;
[0016]S2、将配制好的稠油倒入容器2中,称量容器2,记为m1;
[0017]S3、向称重后的容器2中倒入降粘剂溶液,恒温静置;
[0018]S4、将恒温静置后的容器2,取掉密封,室温下将其油水混合物倾倒入容器3中,当容器3的重量不再增加时,称量容器2,记为m2;
[0019]S5、根据公式(1),计算静态降粘率d;
[0020][0021]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稠油样品为:在50
±
1℃时的粘度μ为33000mpa
·
s。
[0022]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粘度μ采用Brookfield DVIII粘度计进行测量。
[0023]进一步优选地,所述Brookfield DVIII粘度计进行测量时对应的扭矩在10

90%。
[0024]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恒温静置为:温度为80
±
1℃,在无剪切、无搅拌条件下放置30min。
[0025]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容器2的初始重量为m0。
[0026]优选地,步骤S3中所述降粘剂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向降粘剂中加入蒸馏水,在转速250rpm下搅拌1min,配成溶液,静置3min,在自然光线下目测,溶液无分层现象,即得所述降
粘剂溶液。
[0027]优选地,所述降粘剂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0%。
[0028]优选地,步骤S3中所述恒温静置为:温度为60
±
1℃,在无剪切、无搅拌、无摇动的条件下放置2h。
[0029]优选地,步骤S4中所述倾倒的过程中,容器2与水平面的夹角目测不能超过50
°
,不能剧烈抖动,不能旋转,不能将任何工具伸入容器2中刻意增加稠油的流出。
[0030]优选地,步骤S4中所述容器3的重量不再增加为:将容器3放置于天平上,倒入过程中,当天平示数1min以上不再变化。
[00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超稠油化学冷采静态降粘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稠油样品置于容器1中,将容器1密封后,恒温静置;S2、将配制好的稠油倒入容器2中,称量容器2,记为m1;S3、向称重后的容器2中倒入降粘剂溶液,恒温静置;S4、将恒温静置后的容器2,取掉密封,室温下将其油水混合物倾倒入容器3中,当容器3的重量不再增加时,称量容器2,记为m2;S5、根据公式(1),计算静态降粘率d;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稠油样品为:在50
±
1℃时的粘度μ为33000mpa
·
s。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度μ采用粘度计进行测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度计进行测量时对应的扭矩在10

9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恒温静置为:温度为80
±
1℃,在无剪切、无搅拌条件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波邢钰杨祖国刘磊曹畅程仲富范伟东闫科举孙桓王佳乐焦保雷王磊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