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一次性穿戴垫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4852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一次性穿戴垫巾,其为T型结构,包括包裹段和垫止段,包裹段上垂直横向设置有止血紧固部件,垫止段上设置有防偏斜部件。止血紧固部件为夹设在穿戴垫巾内且为长条状的绑扎止血带,或为部分夹设在穿戴垫巾内且为环状封闭结构的弹性止血带。该穿戴垫巾将目前的止血操作和防液体外漏的垫巾结合在一起,在止血的操作中将垫巾同步穿戴,降低目前止血、防漏分体式的操作对医务工作的难度,同时通过止血限制垫巾与胳膊的偏斜或脱离,能有效的实现防漏目的,缩短医务工作的时长,减轻患者的痛苦。通过防偏斜部件可避免因患者的治疗晃动而导致穿戴垫巾存在偏移、折叠及与胳膊脱离等问题,进而可保证有效的外露液体的吸收作用。体的吸收作用。体的吸收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一次性穿戴垫巾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
,尤其涉及一种医用一次性穿戴垫巾。

技术介绍

[0002]抽血和输液是目前医疗救治中操作频率较高的操作项目,具体操作均需要医务工作者首先通过止血带将患者需要抽血或输液的胳膊或其他身体部位绑扎紧固且实现止血功能。而在后续的抽血或输液操作时,由于患者身体、医务工作者的操作不当、或是在操作过程中患者的晃动均会存在血液或输液液体的外漏,因此,通常为了避免外漏而造成的污染及难于清理的问题,在止血操作后,还会在抽血或输液位置处的胳膊下方采用垫巾进行垫衬,以对外漏的液体进行有效及时的吸收,避免造成的液体污染和对患者造成的心理影响。
[0003]而目前在止血和垫巾垫衬的操作时,分体式的操作对医务工作者具有较大的工作量,延长对患者的治疗时长,对患者也造成一定的治疗痛苦,同时垫衬的垫巾在患者治疗晃动时,还会与胳膊存在偏斜、重叠或脱离的问题,而不能有效的实现外漏液体的吸收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医用一次性穿戴垫巾,其降低目前止血、防漏分体式的操作对医务工作的难度,同时通过止血限制垫巾与胳膊的偏斜或脱离,能有效的实现防漏目的,缩短医务工作的时长,减轻患者的痛苦。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医用一次性穿戴垫巾,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垫巾为T型结构,包括包裹段和垫止段,所述包裹段上垂直横向设置有止血紧固部件,在所述垫止段上设置有防偏斜部件。
[0006]优选的,所述止血紧固部件为夹设在所述穿戴垫巾内且为长条状的绑扎止血带,并且所述绑扎止血带的两端均伸出所述穿戴垫巾的侧边。
[0007]优选的,所述止血紧固部件为部分夹设在所述穿戴垫巾内且为环状封闭结构的弹性止血带。
[0008]优选的,所述防偏斜部件为在所述垫止段上且靠近侧边位置处垂直横向埋覆的形变金属丝,并且所述形变金属丝两端均未与垫止段的侧边相接。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穿戴垫巾将目前的止血操作和防液体外漏的垫巾结合在一起,在止血的操作中将垫巾同步穿戴,降低目前止血、防漏分体式的操作对医务工作的难度,同时通过止血限制垫巾与胳膊的偏斜或脱离,能有效的实现防漏目的,缩短医务工作的时长,减轻患者的痛苦。
[0010]通过防偏斜部件可避免因患者的治疗晃动而导致穿戴垫巾存在偏移、折叠及与胳膊脱离等问题,进而可保证有效的外露液体的吸收作用。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穿戴垫巾整体结构图(设置绑扎止血带)。
[0012]图2为本技术穿戴垫巾整体结构图(设置弹性止血带)。
[0013]图3为本技术图2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
[0015]参照附图1~3所示的一种医用一次性穿戴垫巾,所述穿戴垫巾1为T型结构,包括包裹段11和垫止段12,所述包裹段11上垂直横向设置有止血紧固部件,在所述垫止段12上设置有防偏斜部件。该穿戴垫巾1在使用时,将其铺设在患者的如胳膊下方,将包裹段11沿患者的胳膊侧壁环绕紧贴包覆,通过所述防偏斜部件使得垫止段12沿胳膊的长度方向垫衬在胳膊底部并防止其偏斜,解决在抽血或输液过程中外漏的液体能被垫止段12及时的吸收,接着通过止血紧固部件将患者胳膊的抽血或输液部位施力紧固,继而可进行抽血或输液操作。该穿戴垫巾1将目前的止血操作和防液体外漏的垫巾结合在一起,在止血的操作中将垫巾同步穿戴,降低目前止血、防漏分体式的操作对医务工作的难度,同时通过止血限制垫巾与胳膊的偏斜或脱离,能有效的实现防漏目的,缩短医务工作的时长,减轻患者的痛苦。
[0016]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止血紧固部件为夹设在所述穿戴垫巾1内且为长条状的绑扎止血带2a,并且所述绑扎止血带2a的两端均伸出所述穿戴垫巾1的侧边。在将穿戴垫巾1铺设在患者胳膊下方后,通过将绑扎止血带2a的两端环绕绑扎在患者的胳膊上实现止血目的,同时也限定了穿戴垫巾1的垫衬位置,保证抽血或输液外漏的液体能顺利的流至穿戴垫巾1的垫止段12上被吸收。
[0017]优选的,如图2

3所示,所述止血紧固部件为部分夹设在所述穿戴垫巾1内且为环状封闭结构的弹性止血带2b。该弹性止血带2b可附带将穿戴垫巾1整体从患者的手部直至套设至需要止血的位置处,并通过弹性止血带2b的弹性作用力实现对患者胳膊的收缩止血功能,同时也限定穿戴垫巾1的垫衬位置及外漏液体的有效吸收。
[0018]具体的,如图1

2所示,所述防偏斜部件为在所述垫止段12上且靠近侧边位置处垂直横向埋覆的形变金属丝3,并且所述形变金属丝3两端均未与垫止段12的侧边相接。在上述通过绑扎止血带2a进行绑扎或弹性止血带2b将患者的胳膊收缩紧固并实现止血功能后,医务工作者通过对形变金属丝3施加外力使其环绕紧贴在患者胳膊表面,并同时使得垫止段12环绕紧贴包覆在患者胳膊表皮上,进而可有效限制患者胳膊在晃动的状态下,垫止段12存在偏移、折叠及与胳膊脱离等问题,进而可保证有效的外露液体的吸收作用。
[0019]本技术的原理是:该穿戴垫巾1在使用时,将其铺设在患者的如胳膊下方,将包裹段11沿患者的胳膊侧壁环绕紧贴包覆,接着通过绑扎止血带2a进行绑扎止血;或是将设置有弹性止血带2b的穿戴垫巾1从患者的手部直至套设至需要止血的位置处进行收缩止血;在实现止血功能后,医务工作者通过对形变金属丝3施加外力使其环绕紧贴在患者胳膊表面,并同时使得垫止段12环绕紧贴包覆在患者胳膊表皮上,进而可有效限制患者胳膊在晃动的状态下,垫止段12存在偏移、折叠及与胳膊脱离等问题,进而可保证有效的外露液体
的吸收作用。
[002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一次性穿戴垫巾,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垫巾(1)为T型结构,包括包裹段(11)和垫止段(12),所述包裹段(11)上垂直横向设置有止血紧固部件,在所述垫止段(12)上设置有防偏斜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一次性穿戴垫巾,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血紧固部件为夹设在所述穿戴垫巾(1)内且为长条状的绑扎止血带(2a),并且所述绑扎止血带(2a)的两端均伸出所述穿戴垫巾(1)的侧边。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琳赵海燕李晓亮苏蕊墨虹于桂巧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北京市总队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