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钳装置以及层叠型热交换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4852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20
夹钳装置(20)将内部被层叠的多个板件(11)划分成多个流路(F1、F2)的层叠型热交换器(1)的核心部(10)在多个板件(11)的层叠方向Z上夹持并固定,夹钳装置(20)具有:2片端板(21、22),其配置在核心部(10)的层叠方向Z的两侧;连结构件(23),其将2片端板(21、22)连结,将2片端板(21、22)的间隔保持在比核心部(10)的层叠方向Z的长度大的间隔;和多个螺栓(24),其分别插入在各端板(21、22)形成的多个贯通螺丝孔(21a、22a),在层叠方向Z上按压核心部(10)。在层叠方向Z上按压核心部(10)。在层叠方向Z上按压核心部(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夹钳装置以及层叠型热交换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夹钳装置以及层叠型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0002]以往,作为小型且轻量、热交换效率优异的层叠型热交换器,已知板翅片型热交换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4)。板翅片型热交换器具备核心部,其具有多个板件(plate)、和与多个板件交替层叠的多个翅件(fin)。核心部的内部被多个板件划分成多个流路,通过在这些多个流路中流过2种类以上的流体来进行热交换。板件和翅件通常通过钎焊进行接合,由此确保核心部的耐压强度和传热性能这两者。
[0003]在先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JP特开2015

152225号公报
[0006]专利文献2:JP特开2014

040945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3:JP特开2012

255646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4:JP特开2006

31303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9]‑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0]在板翅片型热交换器中,基于钎焊的板件与翅件的接合部位达到庞大的数量,当即使在一个部位存在接合不良时,也会直接给核心部的耐压强度带来影响。因此,对于板件与翅件的钎焊,在接合强度、品质的方面要求高的可靠性。然而,为了实现其,需要真空炉等大规模的设备,并且需要专业且高层次的技术、知识。为此,稳定地确保耐压强度和传热性能相当困难。此外,作为板件和翅件的材料,需要选择工业的规模上能稳定地、且成本合理地进行钎焊的材料。为此,材料选择的自由度低,为了以高的水平实现兼顾耐压强度和传热性能存在极限。
[0011]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能实现构成核心部的材料的自由的组合,以简洁的构造使层叠型热交换器的耐压强度和传热性能提高。
[0012]‑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3]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夹钳装置将通过层叠的多个板件将内部划分成多个流路的层叠型热交换器的核心部在多个板件的层叠方向上夹持并固定,该夹钳装置具备:2片端板,其配置在核心部的层叠方向的两侧;连结构件,其将2片端板连结,将2片端板的间隔保持在比核心部的层叠方向的长度大的间隔;和多个螺栓,其在形成于各端板的多个贯通螺丝孔分别插入,在层叠方向上按压核心部。
[0014]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层叠型热交换器具有:核心部,其是核心部,具有层叠为将核心部的内部划分成多个流路的多个板件;和将核心部在多个板件的层叠方向上夹持并固定的上述夹钳装置。
[0015]根据这样的夹钳装置以及层叠型热交换器,即使由于流体的压力而内压作用于核心部,也通过螺栓的按压来抑制核心部的膨胀所引起的破损,包含板件的核心部的构成要素间的接触保持良好,确保了核心部的耐压强度和传热性能。为此,不再需要通过钎焊、焊接等公知的接合方法将包含板件的核心部的构成要素机械地接合。由此,材料选择的自由度提高,还能选择以高的水平实现耐压强度和传热性能的兼顾的材料的组合。
[0016]‑
专利技术效果

[0017]以上,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实现构成核心部的材料的自由的组合,能以简洁的构造使层叠型热交换器的耐压强度和传热性能提高。
附图说明
[0018]图1A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交换器的概略立体图。
[0019]图1B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交换器的概略截面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交换器的概略立体图。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交换器的概略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在本说明书中,例示板翅片型的热交换器,但运用本专利技术的夹钳装置的层叠型热交换器并不限定于此,但也可以如后述那样,是板件型的热交换器。另外,这里说的所谓“热交换器”,包含通过在流过流体的流路内填充触媒来进行触媒反应的热交换器、即触媒反应。
[0023](第1实施方式)
[0024]图1A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交换器的概略立体图。图1B是沿着图1A的C

C线的概略截面图。另外,图1所示的热交换器的配置是为了方便进行的,并不限定使用时的姿态。此外,以下的说明中的“上”、“下”等表征方向的用语也是在相对的意义中使用,并不限定热交换器的使用时的姿态。
[0025]热交换器1具有在第1流体A与第2流体B之间进行热交换的长方体状的核心部10。核心部10具有长方形状的多个板件11和波板状的多个翅件12。多个板件11层叠成将核心部10的内部划分成多个流路F1、F2,多个翅件12分别配置成在各流路F1、F2内与上下的板件1相接。因此,多个板件11和多个翅件12交替层叠。以下,将板件11的层叠方向设为Z方向,将与其正交的板件11的长边方向以及短边方向分别设为X方向以及Y方向。
[0026]多个流路F1、F2包含:流过第1流体A的第1流路F1;和第1流路F1在Z方向上交替配置且流过第2流体B的第2流路F2。各流路F1、F2通过板件11、和包围翅件12地配置在板件11的周缘部的侧条13来区划。侧条13通过钎焊、焊接等公知的接合方法与上下的板件11接合,由此,确保各流路F1、F2的密闭性。另外,如后述那样,翅件12不一定非要与上下的板件11接合。除此以外,核心部10具有构成核心部10的Z方向的最外面的侧板件14。
[0027]此外,热交换器1分别具有与第1流路F1连通的第1流入集管2和第1流出集管3。第1流入集管2安装于核心部10的X方向的一方的端面,具有使第1流体A流入核心部10的功能。第1流出集管3安装于核心部10的X方向的另一方的端面,具有使第1流体A从核心部10流出的功能。由此,第1流体A经过第1流入集管2流入第1流路F1,在核心部10内从一方的端面流
到另一方的端面(图1(b)的从纸面的表侧向背侧)后,经过第1流出集管3从第1流路F1流出。
[0028]此外,热交换器1分别具有与第2流路F2连通的第2流入集管(未图示)和第2流出集管4。第2流入集管(未图示)安装于核心部10的X方向的另一方的端面,具有使第2流体B流入核心部10的功能。第2流出集管4安装于核心部10的X方向的一方的端面,具有使第2流体B从核心部10流出的功能。由此,第2流体B经过第2流入集管流入第2流路F2,在核心部10内从另一方的端面流到一方的端面(图1(b)的从纸面的背侧向表侧)后,经过第2流出集管4从第2流路F2流出。
[0029]进而,热交换器1具有在Z方向(板件11的层叠方向)上夹持核心部10并固定的夹钳装置20。
[0030]夹钳装置20具有:2片端板21、22;多个杆23;和多个按压螺栓24。2片端板21、22配置在核心部10的Z方向的两侧,通过多个杆23连结成相互平行。此外,2片端板21、22通过多个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夹钳装置,将内部被层叠的多个板件划分成多个流路的层叠型热交换器的核心部在所述多个板件的层叠方向上夹持并固定,所述夹钳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2片端板,其配置在所述核心部的所述层叠方向的两侧;连结构件,其将所述2片端板连结,将所述2片端板的间隔保持在比所述核心部的所述层叠方向的长度大的间隔;和多个螺栓,其分别插入在所述各端板形成的多个贯通螺丝孔,在所述层叠方向上按压所述核心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螺栓包含以分别不同的按压力按压所述核心部的第1以及第2螺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螺栓按压所述核心部的周缘区域,所述第2螺栓按压所述核心部的所述周缘区域的内侧的区域,所述第1螺栓的按压力比所述第2螺栓的按压力大。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夹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螺栓在所述各端板格子状地配置。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夹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钳装置具有:多个加固肋,其分别形成于所述2片端板的相互朝向相反侧的面,向所述端板的厚度方向突出。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端板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武志永田聪酒井健二
申请(专利权)人:东洋工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