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T检查自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4815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CT检查自动防护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一种CT检查自动防护装置,包括CT扫描仪主体,CT扫描仪主体的前部设有底座,底座的顶端开凿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的内壁处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当患者需要做CT检查时,可反向推动固定套,使得固定套从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的外部移开,解除对弧形罩的限位,可将弧形罩推回到第二弧形槽的内部,方便患者直接躺在防护床上,避免由于弧形罩的遮挡造成不便,之后,再将弧形罩拉出,对患者不需要检测的部位进行遮挡,以减少患者所受到的辐射,对病人起到一定程度的防护作用,同时可通过纵向移动弧形板来带动弧形罩移动,可适应于不同身高的使用人群。可适应于不同身高的使用人群。可适应于不同身高的使用人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T检查自动防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CT检查自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专利号为202122469267.3的一篇技术,介绍了《一种CT检查防护装置》,包括CT扫描主体、移动平台和防护组件;驱动件带动L型板和防护组件移动到受检者需要身体遮蔽的一侧,初始状态连接板处于第一段槽一端,防护电机开始工作,防护电机带动驱动齿轮,驱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带动防护丝杆逆时针旋转,防护丝杆旋转带动带动升降块、带动杆和U罩体沿第一段槽向第二段槽方向运动,当连接板处于第二段槽,U罩体处于输送板正上方,进一步升降块向L型板方向移动,升降块相继带动带动杆和U罩体向下运动,直至U罩体与受检者身体贴合,通过这样的结构实现了调节U罩体的高度形成更为有效防护,且不用U罩体时自动化移动到一侧,使受检者更容易从输送床起身的检查防护装置。
[0003]上述技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患者需躺在CT检查床上,在进行CT检查时可通过挡板挡住不需要检测的部位,以减少患者所受到的辐射,但由于挡板的存在,使得患者在躺下的过程中易受到阻碍,造成一定的不便,因此迫切需要改进CT检查自动防护装置结构的技术,来完善此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T检查自动防护装置,可以实现在对CT检查自动防护装置使用时,可反向推动固定套,使得固定套从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的外部移开,解除对弧形罩的限位,可将弧形罩推回到第二弧形槽的内部,方便患者直接躺在防护床上,避免由于弧形罩的遮挡造成不便,之后,再将弧形罩拉出,对患者不需要检测的部位进行遮挡,以减少患者所受到的辐射,对病人起到一定程度的防护作用,同时,可通过纵向移动弧形板来带动弧形罩移动,可适应于不同身高的使用人群。
[0006]2.技术方案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CT检查自动防护装置,包括CT扫描仪主体,所述CT扫描仪主体的前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开凿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壁处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输送座,所述输送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护床,所述防护床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一弧形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二弧形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弧形罩,所述弧形罩与弧形板的一端通过卡接机构进行限位。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槽与第一滑块的截面为相适配的T形,所述第一滑槽与第一滑块的相互接触处设有抛光层。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弧形槽的纵向长度大于弧形板的纵向长度,所述第二弧形槽
的纵向长度与弧形罩的纵向长度相吻合。
[0011]进一步的,所述弧形罩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弧形板对应第一连接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弧形板靠近第二连接块的一侧开凿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弧形板对应第二滑块的一端开凿有第二滑槽,所述固定套靠近第一连接块的一端开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的内壁处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对应凸块的一端开设有凹槽。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截面的整体为T形,所述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整体的外部尺寸与固定套的内部尺寸相吻合。
[0013]进一步的,所述弹簧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弹簧的外端设有耐磨层。
[0014]3.有益效果
[00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6](1)本技术,当患者需要做CT检查时,可反向推动固定套,使得固定套从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的外部移开,解除对弧形罩的限位,可将弧形罩推回到第二弧形槽的内部,方便患者直接躺在防护床上,避免由于弧形罩的遮挡造成不便,之后,再将弧形罩拉出,对患者不需要检测的部位进行遮挡,以减少患者所受到的辐射,对病人起到一定程度的防护作用,同时,可通过纵向移动弧形板来带动弧形罩移动,可适应于不同身高的使用人群。
[0017](2)本技术,当患者躺下后,将弧形罩从第二弧形槽内拉出,使得弧形罩带动第一连接块移动到第二连接块的一侧,之后,拉动第二连接块后侧的固定套,将固定套套接在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的外部,可对弧形罩进行限位卡接,当凸块与凹槽对齐时,凸块可通过与弹簧构成的弹性结构弹入到凹槽的内部,可对固定套进行限位,避免其随意移动而影响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沿A

A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图1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图1中C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标号说明:
[0023]1、CT扫描仪主体;2、底座;3、第一滑槽;4、第一滑块;5、输送座;6、防护床;7、第一弧形槽;8、弧形板;9、第二弧形槽;10、弧形罩;11、第一连接块;12、第二连接块;13、开口槽;14、固定套;15、第二滑块;16、第二滑槽;17、弹簧槽;18、弹簧;19、凸块;20、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7]实施例:
[0028]请参阅图1

4,一种CT检查自动防护装置,包括CT扫描仪主体1,CT扫描仪主体1的前部设有底座2,底座2的顶端开凿有第一滑槽3,第一滑槽3的内壁处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4,第一滑块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输送座5,输送座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T检查自动防护装置,包括CT扫描仪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CT扫描仪主体(1)的前部设有底座(2),所述底座(2)的顶端开凿有第一滑槽(3),所述第一滑槽(3)的内壁处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4),所述第一滑块(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输送座(5),所述输送座(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护床(6),所述防护床(6)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弧形槽(7),所述第一弧形槽(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弧形板(8),所述弧形板(8)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弧形槽(9),所述第二弧形槽(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弧形罩(10),所述弧形罩(10)与弧形板(8)的一端通过卡接机构进行限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T检查自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3)与第一滑块(4)的截面为相适配的T形,所述第一滑槽(3)与第一滑块(4)的相互接触处设有抛光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T检查自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槽(7)的纵向长度大于弧形板(8)的纵向长度,所述第二弧形槽(9)的纵向长度与弧形罩(10)的纵向长度相吻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T检查自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块(11)、第二连接块(12)、开口槽(13)、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红成友华丁薇贾梦琪李兆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