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柳凤专利>正文

一种医疗儿科用婴幼儿静脉注射辅助安置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4667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静脉注射辅助安置床,尤其涉及一种医疗儿科用婴幼儿静脉注射辅助安置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安抚幼儿,且可无需人工抱着幼儿进行静脉注射,同时可供幼儿睡觉休息的医疗儿科用婴幼儿静脉注射辅助安置床。一种医疗儿科用婴幼儿静脉注射辅助安置床,包括:床板;挡板,挡板共两块,对称设在床板上;晃动机构,挡板之间转动式设有晃动机构;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共四个,床板一侧均设有两个第一连接块。医生向外侧移动第一卡杆,使得第一卡杆不再与第一卡块接触,便可转动护栏打开,可使幼儿躺在床板上进行静脉注射,在护栏的作用下可对幼儿起到防护作用,更加安全。更加安全。更加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疗儿科用婴幼儿静脉注射辅助安置床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静脉注射辅助安置床,尤其涉及一种医疗儿科用婴幼儿静脉注射辅助安置床。

技术介绍

[0002]儿科是医院内比较作用的科室,因幼儿免疫力较低,经常会出现感冒发烧的现象,那么就避免不了的要进行静脉注射,在科室内对幼儿进行静脉注射大多数由父母抱着幼儿进行,防止幼儿直接坐在凳子上出现乱走的现象,因吊瓶输液时间比较长,在输液中幼儿出现困意,睡觉不方便,需父母抱着,劳动力大,且幼儿在打针中因心理恐惧会哭闹,需要父母轻微晃动幼儿进行安抚,安抚中消耗父母较大的精力。
[0003]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便于安抚幼儿,且可无需父母抱着幼儿进行静脉注射,同时可供幼儿睡觉休息的医疗儿科用婴幼儿静脉注射辅助安置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一般在幼儿在进行静脉注射时需父母抱着幼儿进行,且幼儿在输液中休息睡觉不够方便,同时还需父母安抚幼儿,消耗较大精力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便于安抚幼儿,且可无需人工抱着幼儿进行静脉注射,同时可供幼儿睡觉休息的医疗儿科用婴幼儿静脉注射辅助安置床。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医疗儿科用婴幼儿静脉注射辅助安置床,包括:床板;挡板,挡板共两块,对称设在床板上;晃动机构,挡板之间转动式设有晃动机构;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共四个,床板两侧均设有两个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同侧的两个第一连接块之间转动式设有第二连接块;护栏,两个第二连接块一侧之间连接有用于起到防护作用的护栏,护栏与床板配合;第三连接块,两个挡板上部一侧均设有第三连接块;第一卡块,护栏一侧对称设有第一卡块;第一卡杆,两块第三连接块上均滑动式设有第一卡杆;第一连接弹簧,第一卡杆与同侧的第三连接块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弹簧,第一卡杆与同侧的第一卡块配合;挂液机构,晃动机构顶部一侧设有用于挂至吊瓶的挂液机构;固定机构,床板一侧设有用于对儿童手部起到限位作用的固定机构。
[0006]进一步的是,晃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两块挡板外侧均设有第一连接杆;固定架,两根第一连接杆之间转动式设有固定架;移动轮,固定架底部均匀转动式设有四个用于使本装置进行移动的移动轮;第一扭力弹簧,固定架与第一连接杆之间连接有两个第一扭力弹簧。
[0007]进一步的是,挂液机构包括:第二连接杆,固定架顶部一侧设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上部一侧开有槽口;第三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内滑动式设有第三连接杆;挂液架,第三连接杆顶部设有用于挂至吊瓶的挂液架;卡珠,第三连接杆下部滑动式设有卡珠,卡珠与槽口配合;第二连接弹簧,卡珠与第三连接杆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弹簧。
[0008]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块,床板顶部一侧设有固定
块;固定环,固定块上转动式设有用于对幼儿手部起到限位作用的固定环;第二扭力弹簧,固定环与固定块之间连接有两个第二扭力弹簧;第二卡块,固定环底部一侧设有第二卡块;第四连接杆,床板顶部一侧位于固定块下方的位置设有第四连接杆;第二卡杆,床板底部一侧滑动式设有第二卡杆;第三连接弹簧,第二卡杆与第四连接杆之间连接有第三连接弹簧,第二卡杆与第二卡块配合。
[0009]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有保温机构,保温机构包括:保温箱,床板顶部位于固定环一侧的位置滑动式设有保温箱;第四连接弹簧,保温箱与床板之间均匀连接有四个第四连接弹簧;支撑块,床板顶部一侧位于保温箱一侧的位置对称设有支撑块;保温板,两块支撑块之间转动式设有用于对幼儿手部起到防护作用的保温板;第三扭力弹簧,保温板与支撑块之间连接有两个第三扭力弹簧;第四连接块,保温板内下侧设有第四连接块;第五连接块,保温箱顶部一侧设有第五连接块,第五连接块与第四连接块配合,保温板与保温箱配合。
[0010]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有遮挡机构,遮挡机构包括:导杆,一侧挡板上部对称设有导杆;固定板,两根导杆之间滑动式设有固定板;遮挡帘,固定板与一侧挡板顶部之间连接有用于起到遮光作用的遮挡帘;第一复位弹簧,固定板与导杆之间连接有两个第一复位弹簧;第一固定杆,床板底部中间设有第一固定杆;压板,第一固定杆上滑动式设有压板;海绵垫,压板下侧设有海绵垫,海绵垫与床板相连;第二复位弹簧,压板与第一固定杆之间连接有两个第二复位弹簧;连接架,压板底部设有连接架;滑轮,床板上侧位于保温箱后方的位置转动式设有滑轮;拉绳,滑轮上绕有拉绳,拉绳头端与连接架相连,拉绳尾端与固定板相连。
[0011]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有吸引机构,吸引机构包括:第二固定杆,床板顶部的一侧设有第二固定杆,第二固定杆位于固定板的一侧;转杆,第二固定杆下侧转动式设有转杆;摇杆,转杆一侧设有摇杆;铃铛,转杆一侧设有用于调动幼儿注意力的铃铛,转杆与铃铛配合。
[0012]进一步的是,遮挡帘内里涂有黑胶。
[0013]有益效果:1、医生向外侧移动第一卡杆,使得第一卡杆不再与第一卡块接触,便可转动护栏打开,可使幼儿躺在床板上进行静脉注射,在护栏的作用下可对幼儿起到防护作用,更加安全;2、人们转动护栏,带动床板轻微转动,进而带动幼儿轻微晃动,可对幼儿起到安抚作用,减轻幼儿对打针的恐惧;3、在移动轮的作用下,可随时推动本装置,带动幼儿进行移动,更加灵活方便;4;医生使幼儿手部靠放在与固定环对齐的位置,接着反向转动固定环关闭,使固定环可对儿童需打针的手部进行限位,防止儿童在打针中手部乱晃,更加安全;5、医生可向内左侧移动卡珠,使卡珠不再与槽口配合,便可向下移动第三连接杆,带动挂液架向下移动,可使挂液架调节至合适的高度,便可将吊瓶挂至在挂液架上,更加灵活方便,适用于不同高度的护士使用;6、在保温箱与保温板配合作用下,可对幼儿打针的手部起到遮风作用,防止幼儿手部因注射药液而血液变冷,造成不适。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专利技术晃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专利技术晃动机构的部分剖视图。
[0019]图6为本专利技术挂液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本专利技术挂液机构的部分剖视图。
[0021]图8为本专利技术固定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9为本专利技术固定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0023]图10为本专利技术保温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11为本专利技术保温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0025]图12为本专利技术遮挡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13为本专利技术遮挡机构的第一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14为本专利技术遮挡机构的第二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15为本专利技术吸引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床板,2、挡板,3、第一连接块,4、护栏,5、第二连接块,6、第三连接块,7、第一卡杆,8、第一卡块,9、第一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儿科用婴幼儿静脉注射辅助安置床,其特征是:包括:床板(1);挡板(2),挡板(2)共两块,对称设在床板(1)上;晃动机构(10),挡板(2)之间转动式设有晃动机构(10);床板(1),两块挡板(2)底部之间连接有用于幼儿躺在上面的床板(1);第一连接块(3),第一连接块(3)共四个,床板(1)两侧均设有两个第一连接块(3);第二连接块(5),同侧的两个第一连接块(3)之间转动式设有第二连接块(5);护栏(4),两个第二连接块(5)一侧之间连接有用于起到防护作用的护栏(4),护栏(4)与床板(1)配合;第三连接块(6),两个挡板(2)上部一侧均设有第三连接块(6);第一卡块(8),护栏(4)一侧对称设有第一卡块(8);第一卡杆(7),两块第三连接块(6)上均滑动式设有第一卡杆(7);第一连接弹簧(9),第一卡杆(7)与同侧的第三连接块(6)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弹簧(9),第一卡杆(7)与同侧的第一卡块(8)配合;挂液机构(11),晃动机构(10)顶部一侧设有用于挂至吊瓶的挂液机构(11);固定机构(12),床板(1)一侧设有用于对儿童手部起到限位作用的固定机构(12)。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儿科用婴幼儿静脉注射辅助安置床,其特征是:晃动机构(10)包括:第一连接杆(101),两块挡板(2)外侧均设有第一连接杆(101);固定架(102),两根第一连接杆(101)之间转动式设有固定架(102);移动轮(103),固定架(102)底部均匀转动式设有四个用于使本装置进行移动的移动轮(103);第一扭力弹簧(104),固定架(102)与第一连接杆(101)之间连接有两个第一扭力弹簧(104)。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疗儿科用婴幼儿静脉注射辅助安置床,其特征是:挂液机构(11)包括:第二连接杆(111),固定架(102)顶部一侧设有第二连接杆(111),第二连接杆(111)上部一侧开有槽口;第三连接杆(112),第二连接杆(111)内滑动式设有第三连接杆(112);挂液架(113),第三连接杆(112)顶部设有用于挂至吊瓶的挂液架(113);卡珠(114),第三连接杆(112)下部滑动式设有卡珠(114),卡珠(114)与槽口配合;第二连接弹簧(115),卡珠(114)与第三连接杆(112)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弹簧(115)。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医疗儿科用婴幼儿静脉注射辅助安置床,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固定机构(12),固定机构(12)包括:固定块(121),床板(1)顶部一侧设有固定块(121);固定环(122),固定块(121)上转动式设有用于对幼儿手部起到限位作用的固定环(122);第二扭力弹簧(123),固定环(122)与固定块(121)之间连接有两个第二扭力弹簧(123);
第二卡块(124),固定环(122)底部一侧设有第二卡块(124);第四连接杆(125),床板(1)顶部一侧位于固定块(121)下方的位置设有第四连接杆(125);第二卡杆(126),床板(1)底部一侧滑动式设有第二卡杆(126);第三连接弹簧(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柳凤
申请(专利权)人:杨柳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