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煮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4565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煮茶器。现有煮茶器的调节组件容易因高温湿空气或茶汤茶叶接触而损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带茶漏的壶体和调节组件,茶漏内设茶篮,所述茶篮内放置有待冲调物,调节组件包括气泵,茶漏底部设开口,茶篮设置在漏腔内,茶漏插入壶体水源内并利用漏腔内气压阻挡水源进入开口,茶漏与外界空间通连,水源通过开口进入漏腔并浸没茶篮,气泵通过输气管向茶漏顶部输送空气并驱使漏腔内水源外排至壶体的内腔中。对调节组件的输气方向进行调整,调节组件的输气方向由原先抽取漏腔内空气改为向漏腔输送空气,既确保煮茶器能通过调节组件控制茶篮在浸泡状态和脱水状态间切换,还能延长调节组件使用寿命,降低部件成本,提升使用体验。使用体验。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煮茶器


[0001]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煮茶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煮茶器包括内设茶漏的壶体以及调节茶漏内气压的调节组件,所述茶漏内设有茶篮,调节组件包括气泵以及跨接在气泵和茶漏顶部间的输气管,所述茶漏底部设有与壶体内腔通连的开口。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申请的一种电水壶(专利号:202121826098.8)中公开了一种水壶,包括壶体和设置在壶体内腔上部的茶篮,当需要泡茶时,气泵通过输气管抽取茶漏内空气并通过降低茶漏内气压的方式抽取壶体内水源,使得水源进入茶漏并浸没茶篮,之后通过将茶漏与外界空间通连来使得茶汤回流至壶体内腔,由此完成茶叶泡制操作。
[0003]由于气泵需要将茶漏内空气向外抽取,既会因茶漏内空气具有高温高湿的特点而对于气泵具有较高的使用要求,增加了部件成本,缩短了气泵的使用寿命,还会因气泵过度抽气而导致茶汤和茶叶进入输气管并发生堵塞的情况,影响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煮茶器,将茶篮设置在茶漏下部,利用调节组件提升茶漏内气压来并将茶篮与水源脱离,通过调整调节组件的输气方向来避免高温高湿空气以及茶叶茶汤与调节组件接触,对调节组件起到保护作用,提升使用体验。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煮茶器,包括内设茶漏的壶体以及调节茶漏内气压的调节组件,所述茶漏内设有茶篮,所述茶篮内放置有待冲调物,调节组件包括气泵以及跨接在气泵和茶漏顶部间的输气管,所述茶漏底部设有与壶体内腔通连的开口,所述茶篮设置在所述茶漏下部且位于开口上方的漏腔内,茶漏插入壶体水源内并利用漏腔内气压阻挡水源进入开口,茶漏通过输气管与外界空间通连并使得壶体内腔中水源受外界大气压力驱使下通过开口进入漏腔并浸没茶篮,气泵通过输气管向茶漏顶部输送空气并驱使漏腔内水源外排至壶体的内腔中。对调节组件的输气方向进行调整,调节组件的输气方向由原先抽取漏腔内空气改为向漏腔输送空气,使得漏腔内水位能在调节组件控制下进行升降调节,并在水源淹没茶篮时形成茶汤,既确保煮茶器能通过调节组件控制茶篮在浸泡状态和脱水状态间切换,还能防止漏腔内的高温高湿气体、茶汤以及茶叶进入调节组件,有效降低对调节组件内各部件的参数要求,延长使用寿命,降低部件成本,提升使用体验。
[0006]作为优选,所述茶篮设置在壶体底部,所述茶漏包括设置在漏腔上方且与壶体连接的管腔,所述管腔的上端口通过所述输气管与气泵密封通连,以使茶漏内气压可被气泵调节。茶篮处于壶体的底部,壶体内水源的水位线高于茶篮,当漏腔与外界空间通连时,壶体内水源能在受到外界气压作用下通过开口进入漏腔并完整浸没茶篮,以此获得茶汤。
[0007]作为优选,所述漏腔的侧壁顶缘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茶篮自下而上穿越开口并卡置在所述第一密封圈内,以使茶篮插置固接在所述漏腔内。第一密封圈既起到封堵漏腔
侧壁与茶篮侧壁间缝隙的作用,还起到固接茶漏和茶篮的作用,防止茶篮在使用时发生脱离茶漏并跌出开口的情况,确保煮茶器可通过调节茶漏内水源水位来控制茶篮的工作状态,进而确保茶篮只在水源温度满足预设要求后进行接触。
[0008]作为优选,所述茶篮底部设有外露于开口的拉环,拉环能为茶篮脱离漏腔提供拉拽着力点,方便使员工折拆卸茶篮。
[0009]作为优选,所述茶篮底壁设有漏孔。通过开口进入漏腔的水源会通过漏孔进入茶篮,使得水源与茶篮内的茶叶接触,由此浸泡形成茶汤。
[0010]作为优选,所述壶体顶部设有可拆装的壶盖,所述壶体侧部设有手柄,所述气泵设置在所述手柄内,所述输气管包括设置在手柄内的第一管以及设置在壶盖内的第二管,第一管和第二管可在壶盖盖合到位时密封通连。第一管和第二管可插拔拆装,既方便通过拆卸壶盖来补充水源,还确保壶盖安装到位后确保第一管和第二管密封通连,进而通过调节组件对漏腔内气压进行调节。
[0011]作为优选,所述壶盖底面侧部设有与第二管进气口通连的母槽口,所述手柄顶面设有与第一管出气口通连的公插口,公插口竖向插入母槽口内并使得第一管和第二管密封通连。母槽口可在壶盖盖合到位时竖向套置在公插口上,以使第一管和第二管密封通连,既方便壶盖拆装连接,还确保输气管沿途具有可靠的气密性。
[0012]作为优选,所述母槽口内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包括阀腔、设置在阀腔内的阀球以及与阀球配合的复位弹簧,公插口插入阀腔并推挤阀球由密封工位向通连工位切换,复位弹簧受力压缩并积蓄驱使阀球向密封工位复位的预紧力。所述母槽口内设有单向阀,单向阀可通过插拔公插口实现在通连状态和密封状态间切换,使得壶盖在拆离壶体时第二端口与公插口脱离并与外界空间隔绝,确保漏腔在开口脱离水源前保持气压恒定,防止壶体内水源进入漏腔,便于控制茶叶浸泡时机,防止茶叶发生过度浸泡的情况,确保茶汤品质,提升使用体验。
[0013]作为优选,所述壶盖底面中部设有供茶漏顶端密封连接的插槽,所述第二管的出气口开设在所述插槽的顶壁上,茶漏顶端插入插槽并与第二管密封通连。茶漏可插拔地安装在所述插槽内,既确保茶漏能在壶盖安装到位后悬置在壶体内,还确保茶漏能与输气管密封通连,方便调节组件通过控制茶漏内气压来调整漏腔内水源水位,进而控制茶篮工作状态。
[0014]作为优选,所述插槽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密封圈,安装到位后,所述茶漏顶端外壁与插槽侧壁配合夹紧所述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既起到封堵茶漏与插槽间缝隙的作用,确保漏腔与输气管密封通连,还能确保茶漏紧密插置在所述插槽内,防止茶漏发生脱离壶盖的情况。
[0015]作为优选,所述插槽侧壁和茶漏顶端外壁间设有扣接组件,所述茶漏通过扣接组件固接在插槽内。扣接组件既方便茶漏与壶盖拆装配合,还确保茶漏在使用过程中始终悬置在壶盖下方,确保漏腔在开口被水源浸没后与输气管密封通连。
[0016]作为优选,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三通电磁阀,所述三通电磁阀的三个端口分别与输气管、气泵以及外界空间通连,以使三通电磁阀可在气泵与输气管通连的充气状态、输气管堵塞的维持状态以及输气管与外界空间通连的排气状态间切换。三通电磁阀能根据使用需求对任意两端口进行通连控制,使得茶漏能在调节组件控制下控制茶篮在浸泡状态和脱水
状态间切换,由此确保茶汤品质满足使用者的饮用要求。
[0017]作为优选,所述气泵包括与外界空间通连的第一气口以及与三通电磁阀通连的第二气口,所述三通电磁阀处于充气状态时,气泵通过第一气口抽取外界空气并通过第二气口向茶漏输送。气泵通过向漏腔输送高压空气来提升漏腔内气压,进而驱使漏腔内的茶汤在克服外界气压的情况下外排至壶体内,方便使用者倾倒饮用。
[0018]作为优选,所述三通电磁阀通过排气管与外界空间通连,所述排气管沿壶体侧壁竖向设置,所述排气管内填充有过滤海绵。漏腔通过三通电磁阀与外界空间通连时,漏腔内空气会因其内水位持续上升而通过排气管外排,既确保高温高湿空气向预设区域排放,并通过过滤海绵来延缓外排速度,起到降温的作用,防止发生烫伤的情况,确保使用安全,还能通过过滤海绵来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煮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设茶漏的壶体以及调节茶漏内气压的调节组件,所述茶漏内设有茶篮,所述茶篮内放置有待冲调物,调节组件包括气泵以及跨接在气泵和茶漏顶部间的输气管,所述茶漏底部设有与壶体内腔通连的开口,所述茶篮设置在所述茶漏下部且位于开口上方的漏腔内,茶漏插入壶体水源内并利用漏腔内气压阻挡水源进入开口,茶漏通过输气管与外界空间通连并使得壶体内腔中水源受外界大气压力驱使下通过开口进入漏腔并浸没茶篮,气泵通过输气管向茶漏顶部输送空气并驱使漏腔内水源外排至壶体的内腔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煮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茶篮设置在壶体内腔底部,所述茶漏包括设置在漏腔上方且与壶体连接的管腔,所述管腔的上端口通过所述输气管与气泵密封通连,以使茶漏内气压可被气泵调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煮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腔的侧壁顶缘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茶篮自下而上穿越开口并卡置在所述第一密封圈内,以使茶篮插置固接在所述漏腔内;或者,所述茶篮底部设有外露于开口的拉环;或者,所述茶篮底壁设有漏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煮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顶部设有可拆装的壶盖,所述壶体侧部设有手柄,所述气泵设置在所述手柄内,所述输气管包括设置在手柄内的第一管以及设置在壶盖内的第二管,第一管和第二管可在壶盖盖合到位时密封通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煮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壶盖底面侧部设有与第二管进气口通连的母槽口,所述手柄顶面设有与第一管出气口通连的公插口,公插口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明进武郭红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