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盘及燃烧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4514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盘及燃烧盆,碳盘设有平台部,使得碳盘类似一个塔状,提高强度、减少变形,并且,碳盘设有油槽,能够阻断油脂的流动或存放油脂,从而减少油脂对其它零部件的污染,再者,燃烧盆的灰盘与外壳等组装在一起,通过提手部可实现方便的搬运。通过提手部可实现方便的搬运。通过提手部可实现方便的搬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盘及燃烧盆


[0001]本技术涉及燃烧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碳盘及燃烧盆。

技术介绍

[0002]燃烧盆可放置木柴、木碳、煤块等燃烧物进行燃烧,从而达到取暖、烹饪等功能,燃烧盆内设有用于承托燃烧物的盘体,燃烧物具有一定的重量,于燃烧时产生高温的热量,盘体于重量与热量的作用下容易变形,现有的盘体为了提供强度,多设置成凸圆状,但凸圆状的盘体也容易造成局部的凹凸变形;
[0003]另外,燃烧物于燃烧时会产生或溢出油脂,该油脂容易污染其它零部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盘及燃烧盆,碳盘设有平台部,使得碳盘类似一个塔状,提高强度、减少变形,并且,碳盘设有油槽,能够阻断油脂的流动或存放油脂,从而减少油脂对其它零部件的污染。
[0005]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碳盘,包括边缘部及高于边缘部的中心部,中心部与边缘部之间至少设有一围绕中心部延伸的平台部;
[0007]于中心部与边缘部之间设有第一通风孔,且中心部与平台部均设有第一通风孔。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中心部呈平面状。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边缘部呈平面状。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边缘部呈方形或矩形,中心部呈方形或矩形的平面状;边缘部设有向下延伸的翻边。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从中心部向边缘部延伸的加强部;加强部向上凸起,并且加强部的横截面呈矩形。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油槽,油槽围绕中心部延伸设置;油槽设于边缘部或靠近边缘部的位置处。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油槽的槽底设有第一通风孔。
[0014]一种燃烧盆,包括外壳及设于外壳内的内胆,还包括碳盘,碳盘设于内胆的底部。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外壳的下方设有灰盘与底座;
[0016]灰盘位于碳盘的下方,且位于底座的内部;
[0017]外壳的底部设有水平向内延伸的第一壁,第一壁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二壁;
[0018]底座的侧壁的顶部与第一壁相抵接;
[0019]第二壁能够插入灰盘的侧壁的内侧;
[0020]底座的侧壁、灰盘的侧壁与第二壁均设有相对应的插孔,通过插销或螺钉依次穿过相应的插孔,实现底座、灰盘与外壳三者之间的连接。
[00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外壳的侧壁且低于内胆的位置处设有周向排列的第二通风
孔,第二通风孔与内胆的底部开口连通;
[0022]外壳与内胆之间形成有通风腔,通风腔与第二通风孔连通;
[0023]内胆的顶部设有周向排列的第三通风孔,第三通风孔与通风腔连通;
[0024]内胆的顶部还设有提手部。
[002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碳盘设有平台部,使得碳盘类似一个塔状,提高强度、减少变形,并且,碳盘设有油槽,能够阻断油脂的流动或存放油脂,从而减少油脂对其它零部件的污染。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燃烧盆的轴测图;
[0027]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燃烧盆的部分剖示图;
[0028]图3为本技术的碳盘的轴测图;
[0029]图4为本技术的碳盘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的剖示结构简易图;
[0030]图5为本技术的碳盘的加强部的结构图;
[0031]图6为本技术的一种燃烧盆的分解图;
[0032]图7为本技术的一种燃烧盆的剖示图;
[0033]图8为图7的A处局部放大图;
[0034]其中:1-聚火板;2-内胆;21-第三通风孔;22-斜壁;23-提手部;4-外壳;41-第二通风孔;42-第一壁;43-第二壁;431-第三插孔;40-通风腔;3-碳盘;3a-中心部;3b-边缘部;3c-平台部;30-第一通风孔;301-加强部;302-油槽;303-翻边;5-灰盘;51-第二插孔;6-底座;61-第一插孔;62-第四通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6]参考图1至图5,一种燃烧盆,包括外壳4及设于外壳4内的内胆2,内胆2的顶部与底部均是开口结构,外壳4设有通风结构,外界的空气能够通过通风结构进入内胆2的底部和/或顶部,其中,外壳4与内胆2可设置成方形或矩形等的筒状结构,燃烧盆还包括碳盘3,碳盘3设于内胆2的底部。
[0037]参考图3至图5,该碳盘3用于承托木柴、木碳、煤块等燃烧物,使得燃烧物能够正常、充分的燃烧;
[0038]碳盘3包括边缘部3b及高于边缘部3b的中心部3a,从而形成中部凸起、拱起或翘起的盘体,如此结构的强度更好,更能承托燃烧物,特别是于高温燃烧下也能保持良好的强度,不易变形,中心部3a与边缘部3b之间至少设有一围绕中心部3a延伸的平台部3c,平台部3c形成一定的折弯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碳盘3的强度,当然,平台部3c可根据碳盘3的尺寸大小、承重大小等设置多个平台部3c;
[0039]于中心部3a与边缘部3b之间设有均匀分布第一通风孔30,且中心部3a与平台部3c均设有第一通风孔30,从而为燃烧物的充分燃烧提供空气流量;
[0040]中心部3a可设置为平面状或凸圆状等,优选为平面状,平面状可理解为中心部3a的上表面是平面结构;边缘部3b可设置为平面状或斜面状或弧状等,优选为平面状,平面状
可理解为边缘部3b的上表面是平面结构,如此,与平台部3c配合可使得碳盘3构成一个类似于塔状或台阶状的结构,参考图4,为其中一个实施方式的剖示图的简易结构,从图4可知,边缘部3b构成第一个台阶,平台部3c构成第二个台阶,中心部3a构成第三个台阶,如此的构造,不但结构强度更好,不易变形,并且美观。
[0041]边缘部3b可呈方形或矩形,相当于碳盘3于俯视方向整体形状呈方形或矩形,相应的中心部3a呈方形或矩形的平面状,相应的平台部3c呈方形或矩形的延伸,可使得碳盘3的设计风格保持一致,形成一个稳固的金字塔形状;当然,中心部3a、边缘部3b与平台部3c也可设置成圆形或多边形等其它形状。
[0042]边缘部3b设有向下延伸的翻边303,能够提高边缘部3b的强度。
[0043]参考图3与图5,碳盘3还包括从中心部3a向边缘部3b延伸的加强部301,加强部301可设置多个且呈辐射状,例如十字状、米字状等的辐射形式,加强部301可直接延伸至边缘部3b,利于进一步提高碳盘3的强度;
[0044]加强部301向上凸起,并且加强部301的横截面呈矩形。加强部301可通过模具冲压直接成型于碳盘3上,如此结构的整体性更好,更利于提高碳盘3的强度。
[0045]木材、木碳、煤块等燃烧物于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油脂,该油脂可能会污染其它零部件,例如油脂会沿着碳盘3而流至内胆2,从而污染内胆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参考图3与图4,碳盘3还包括油槽302,油槽302围绕中心部3a延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盘(3),其特征在于,包括边缘部(3b)及高于所述边缘部(3b)的中心部(3a),所述中心部(3a)与边缘部(3b)之间至少设有一围绕所述中心部(3a)延伸的平台部(3c);于所述中心部(3a)与边缘部(3b)之间设有第一通风孔(30),且所述中心部(3a)与平台部(3c)均设有所述第一通风孔(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碳盘(3),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部(3a)呈平面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碳盘(3),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部(3b)呈平面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碳盘(3),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部(3b)呈方形或矩形,所述中心部(3a)呈方形或矩形的平面状;所述边缘部(3b)设有向下延伸的翻边(30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碳盘(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所述中心部(3a)向边缘部(3b)延伸的加强部(301);所述加强部(301)向上凸起,并且加强部(301)的横截面呈矩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碳盘(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槽(302),所述油槽(302)围绕所述中心部(3a)延伸设置;所述油槽(302)设于所述边缘部(3b)或靠近所述边缘部(3b)的位置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碳盘(3),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槽(302)的槽底设有第一通风孔(30)。8.一种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雪梅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磐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