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无线充电发射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4497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移动式无线充电发射端,包括工作电路、外壳、第一轨道、第二轨道、功率模块和功能线圈组;功率模块包括金属板和发射线圈;第一轨道可滑动地设置在两个第二轨道之间;功率模块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轨道上;功能线圈组包括多个功能线圈;任意相邻的两个功能线圈重叠设置,重叠区域的宽度占功能线圈宽度的三分之二;功能线圈沿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的方向延伸;在需要移动时,至少给移动路径上的功能线圈输入相位差为1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式无线充电发射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充电领域,尤其涉及移动式无线充电发射端。

技术介绍

[0002]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的精确对齐确保了高效的功率传输,而当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存在着较大的偏移时,无线充电系统的传输功率和效率等都将有明显下降;特别是当偏移超过一定的范围时,会因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之间较低的电磁耦合而出现不能充电的情况。同时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之间,如果存在金属异物,不仅会影响无线充电工作,还可能造成安全隐患。
[0003]现有技术中,有可以移动的发射端,来解决对齐问题,但往往需要额外的驱动电机,增加了设备成本和系统的复杂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动式无线充电发射端,无需额外的电机,可以完成发射端的移动,保证无线充电对齐。
[0005]移动式无线充电发射端,工作电路,还包括:外壳、第一轨道、第二轨道、功率模块和功能线圈组;其中功率模块包括金属板和发射线圈;所述第二轨道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轨道可滑动地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轨道之间;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无线充电发射端,包括工作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0)、第一轨道(1)、第二轨道(2)、功率模块(3)和功能线圈组(6);其中功率模块(3)包括金属板(4)和发射线圈(5);所述第二轨道(2)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外壳(0)内,所述第一轨道(1)可滑动地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轨道(2)之间;所述功率模块(3)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轨道(1)上;所述功能线圈组(6)包括多个功能线圈;任意相邻的两个功能线圈重叠设置,重叠区域的宽度占功能线圈宽度的三分之二;所述功能线圈沿所述第一轨道(1)的方向延伸,同时也沿所述第二轨道(2)的方向延伸;在需要移动时,至少给移动路径上的功能线圈输入相位差为120
°
的三相交流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无线充电发射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激励电路(7)和开关模块(8),所述开关模块(8)包括多个独立开关,每个功能线圈分别通过一个对应的独立开关与所述激励电路(7)联通,所述激励电路(7)给所述功能线圈输入相位差为120
°
的三相交流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无线充电发射端,其特征在于,将全部功能线圈按照每3个一组,每组中的三个功能线圈输入的电流相位均相差120
°
;每组中,任一功能线圈的电流达到最大值时,其余两个功能线圈的电流均与之相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式无线充电发射端,其特征在于,三相交流电的频率为f3,每经过1/(3
×
f3)的时间后,电流达到最大值的功能线圈,会变换一个。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无线充电发射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采集电路(9);所述功能线圈组(6)还用于检测接收线圈和异物;所述开关模块(8)包括多个独立开关,每个功能线圈分别通过一个对应的独立开关与所述激励电路(7)组成检测回路;所述开关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钧贺凡波王哲葛俊杰马俊超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有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