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冷光伏电抗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抗器
,具体涉及一种风冷光伏电抗器。
技术介绍
[0002]集中式大容量光伏电站为了提高其发电量常安装于光照条件较好的沙漠或靠近沙漠、海边或靠近海边等地方,光伏逆变器将面临复杂多样的外界环境,如盐雾、沙尘、雨水、凝露等;同时,行业竞争也日趋白热化,如何使之小型化、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集中式大容量光伏逆变器中,之前1MW的逆变器相同尺寸现在要装入1.5MW的功率,能量密度提高50%;显然,其材料、运输、安装及维护成本均可有效降低,随之而来的是解决损耗与发热。据测试,整机中90%以上的发热是由滤波电抗器与功率模块产生,如果能将这些热量迅速带走对提高整机功率密度很有益处。目前,业内整机的散热方式大多采用风冷散热;现有的风冷散热方式多采用整机下进风,虽加有进风过滤网但仍有较多灰尘进入器件内、或堵塞进风网影响整机进风量;一些厂家也采用机柜顶部上进风,但柜体顶部平面仍然是容易集灰之地;
[0003]另一方面,因三相电抗器从左至右由ABC三相线圈组成,显然,中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冷光伏电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6);所述柜体(6)内设有冷却风机(7)以及电抗器本体;所述电抗器本体包括铁芯组件、线圈组件(8)以及安装组件;所述铁芯组件设于安装组件;所述铁芯组件包括上横轭、下横轭以及设于上横轭与下横轭之间的铁芯柱(3);所述上横轭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前横轭以及上后横轭;所述上前横轭与上后横轭之间形成有上气道(13);所述下横轭包括相对设置的下前横轭以及下后横轭;所述下前横轭与下后横轭之间形成有下气道(23);所述铁芯柱(3)的顶部设有第一上硅钢叠片(41)、上磁通导向块(43)以及第二上硅钢叠片(42);所述上磁通导向块(43)设于第一上硅钢叠片(41)与第二上硅钢叠片(42)之间;所述上前横轭设于第一上硅钢叠片(41)的顶部;所述上后横轭设于第二上硅钢叠片(42)的顶部;所述上气道(13)设于上磁通导向块(43)的顶部;所述上磁通导向块(43)的顶部设有开口朝上的上V形槽(44);所述铁芯柱(3)的底部设有第一下硅钢叠片(51)、下磁通导向块(53)以及第二下硅钢叠片(52);所述下磁通导向块(53)设于第一下硅钢叠片(51)与第二下硅钢叠片(52)之间;所述下前横轭设于第一下硅钢叠片(51)的底部;所述下后横轭设于第二下硅钢叠片(52)的底部;所述下气道(23)设于下磁通导向块(53)的底部;所述下磁通导向块(53)的底部设有开口朝下的下V形槽(54);所述线圈组件(8)绕设于所述铁芯柱(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冷光伏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前横轭与上后横轭之间设有若干条上绝缘支撑条(14);所述下前横轭与下后横轭之间设有若干条下绝缘支撑条(24);所述第一上硅钢叠片(41)、上磁通导向块(43)以及第二上硅钢叠片(42)等高设置;所述第一下硅钢叠片(51)、下磁通导向块(53)以及第二下硅钢叠片(52)等高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冷光伏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柱(3)沿高度方向设有若干个气隙块(3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冷光伏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磁通导向块(43)以及下磁通导向块(53)由金属磁粉芯制成或者由硅钢片叠加而成;所述上V形槽(44)以及下V形槽(54)均填充有不导磁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冷光伏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磁通导向块(43)的厚度与上气道(13)的宽度相同;所述上V形槽(44)的深度大于或者等于1.5倍的上磁通导向块(43)的厚度;所述下磁通导向块(53)的厚度与下气道(23)的宽度相同;所述下V形槽(54)的深度大于或者等于1.5倍的下磁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冉瑞刚,李正中,李经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大忠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