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渔具领域,公开了一种诱鱼浮漂,包括漂浮海绵和贯穿在漂浮海绵内腔的透明储液管和扣接在所述透明储液管下端的挂接组件;所述挂接组件包括铅球和连接在铅球一端的锁扣,锁扣与透明储液管的下端连接;所述透明储液管内腔底部填充有过滤棉棒,且透明储液管的下单开设有挂孔,挂孔顶部与透明储液管的空腔之间开设有泄流孔;所述透明储液管上端部螺纹拧合有防脱顶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当浮漂海绵投放在水里后,浮漂海绵会在铅球的作用下保持竖直向下的状态,然后透明储液管的诱鱼药液会经过过滤棉棒的降速,缓慢的向外释放,从而起到诱鱼作用。到诱鱼作用。到诱鱼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诱鱼浮漂
[0001]本技术涉及渔具领域,具体为一种诱鱼浮漂。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有很多市民喜欢垂钓,垂钓过程中需要经常的进行投放诱鱼剂,进行诱鱼操作,但是诱鱼剂都是直接洒向水中,鱼钩落在水中的位置,垂钓者还洒不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诱鱼浮漂,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目前,有很多市民喜欢垂钓,垂钓过程中需要经常的进行投放诱鱼剂,进行诱鱼操作,但是诱鱼剂都是直接洒向水中,鱼钩落在水中的位置,垂钓者还洒不到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诱鱼浮漂,包括漂浮海绵和贯穿在漂浮海绵内腔的透明储液管和扣接在所述透明储液管下端的挂接组件;所述挂接组件包括铅球和连接在铅球一端的锁扣,锁扣与透明储液管的下端连接;所述透明储液管内腔底部填充有过滤棉棒,且透明储液管的下单开设有挂孔,挂孔顶部与透明储液管的空腔之间开设有泄流孔;所述透明储液管上端部螺纹拧合有防脱顶盖。
[000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锁扣可拆卸挂接在透明储液管底部的挂孔内。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透明储液管上端口内插接有橡胶封塞,防脱顶盖套在橡胶封塞内。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防脱顶盖的尾部直径大于漂浮海绵上端面开设的孔径。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09]本技术一种诱鱼浮漂,使用时将防脱顶盖逆时针旋转从透明储液管尾端螺纹拧合出来,然后将透明储液管从漂浮海绵下开口抽出,再将透明储液管尾端塞入的橡胶封塞取出后,将外部的诱鱼药液投入到透明储液管内,再盖上橡胶封塞,将锁扣挂接在透明储液管下端部的挂孔内后,再将透明储液管从漂浮海绵的下端口插入,之后将防脱顶盖螺纹拧合盖合在透明储液管的上端部,防脱顶盖和锁扣配合后,起到固定的漂浮海绵的措施,当浮漂海绵投放在水里后,浮漂海绵会在铅球的作用下保持竖直向下的状态,然后透明储液管的诱鱼药液会经过过滤棉棒的降速,缓慢的向外释放,从而起到诱鱼作用。
附图说明
[0010]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1]图1为本技术一种诱鱼浮漂的主视图;
[0012]图2为本技术一种诱鱼浮漂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一种诱鱼浮漂的透明储液管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一种诱鱼浮漂的橡胶封塞在透明储液管上端口内分布位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本技术一种诱鱼浮漂的挂孔在透明储液管下端部开设位置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浮漂海绵;2、透明储液管;3、铅球;4、挂环;5、锁扣;6、挂孔;7、流通孔;8、过滤棉棒;9、防脱顶盖;10、橡胶封塞。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9]请参阅图1
‑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诱鱼浮漂,包括漂浮海绵1和贯穿在漂浮海绵1内腔的透明储液管2和扣接在透明储液管2下端的挂接组件;挂接组件包括铅球3和连接在铅球3一端的锁扣5,锁扣5与透明储液管2的下端连接;透明储液管2内腔底部填充有过滤棉棒8,且透明储液管2的下单开设有挂孔6,挂孔6顶部与透明储液管2的空腔之间开设有泄流孔;透明储液管2上端部螺纹拧合有防脱顶盖9,使用时将防脱顶盖9逆时针旋转从透明储液管2尾端螺纹拧合出来,然后将透明储液管2从漂浮海绵1下开口抽出,再将透明储液管2尾端塞入的橡胶封塞10取出后,将外部的诱鱼药液投入到透明储液管2内,再盖上橡胶封塞10,将锁扣5挂接在透明储液管2下端部的挂孔6内后,再将透明储液管2从漂浮海绵1的下端口插入,之后将防脱顶盖9螺纹拧合盖合在透明储液管2的上端部,防脱顶盖9和锁扣5配合后,起到固定的漂浮海绵1的措施,当浮漂海绵1投放在水里后,浮漂海绵1会在铅球3的作用下保持竖直向下的状态,然后透明储液管2的诱鱼药液会经过过滤棉棒8的降速,缓慢的向外释放,从而起到诱鱼作用。
[0020]请参阅图1
‑
5,在具体实施方式中,锁扣5可拆卸挂接在透明储液管2底部的挂孔6内;透明储液管2上端口内插接有橡胶封塞10,防脱顶盖9套在橡胶封塞10内;防脱顶盖9的尾部直径大于漂浮海绵1上端面开设的孔径,这样可以避免漂浮海绵1从防脱顶盖9上脱离。
[0021]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诱鱼浮漂,各个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0022]工作原理:使用时将防脱顶盖9逆时针旋转从透明储液管2尾端螺纹拧合出来,然后将透明储液管2从漂浮海绵1下开口抽出,再将透明储液管2尾端塞入的橡胶封塞10取出后,将外部的诱鱼药液投入到透明储液管2内,再盖上橡胶封塞10,将锁扣5挂接在透明储液管2下端部的挂孔6内后,再将透明储液管2从漂浮海绵1的下端口插入,之后将防脱顶盖9螺纹拧合盖合在透明储液管2的上端部,防脱顶盖9和锁扣5配合后,起到固定的漂浮海绵1的措施,当浮漂海绵1投放在水里后,浮漂海绵1会在铅球3的作用下保持竖直向下的状态,然
后透明储液管2的诱鱼药液会经过过滤棉棒8的降速,缓慢的向外释放,从而起到诱鱼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诱鱼浮漂,其特征在于:包括漂浮海绵(1)和贯穿在漂浮海绵(1)内腔的透明储液管(2)和扣接在所述透明储液管(2)下端的挂接组件;所述挂接组件包括铅球(3)和连接在铅球(3)一端的锁扣(5),锁扣(5)与透明储液管(2)的下端连接;所述透明储液管(2)内腔底部填充有过滤棉棒(8),且透明储液管(2)的下单开设有挂孔(6),挂孔(6)顶部与透明储液管(2)的空腔之间开设有泄流孔;所述透明储液管(2)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万成,
申请(专利权)人:徐万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