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减少真空干燥设备死角产生凝液的方法,可以是在真空干燥设备内的易产生凝液的死角位置设置一个接口,在所述接口处设置有一个阀门,用来调节干燥气体通入量的大小;工作时开启所述阀门,向真空干燥设备内通入干燥气体,通入的干燥气体会在真空干燥设备的死角位置到真空干燥设备的抽真空口处形成气压差,一方面该气压差能有效阻止溶媒二次蒸汽向该处的弥漫,另一方面可以这些干燥气体的流动能加速溶媒二次蒸汽流动效果,这就可以有效的避免溶媒二次蒸汽与低温部件的热传导,减少甚至于消除凝液现象,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少真空干燥设备死角产生凝液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物料干燥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制药、食品及化工领域的真空干燥设备抽气口远端死角产生凝液的优化方式,尤其涉及一种减少真空干燥设备死角产生凝液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制药、食品及化工领域,需要经过干燥步骤除去浓缩后物料中残余的水或其他湿份。目前在干燥工段,尤其是中药制药的干燥工段应用较为广泛的干燥设备有真空履带式干燥机和智能化FCD真空连续干燥模块等,为保证产品中有效成分的含量,这类干燥设备均是在真空环境下进行干燥的。虽然这类干燥设备在工作时,设备的腔体内处于真空状态,但设备内部依然弥漫着部分游离的溶媒二次蒸汽,由于真空的作用,这些二次溶媒蒸汽很快会被物料中新蒸发的溶媒二次蒸汽替换掉。
[0003]由于真空设备本身结构的问题,这些二次溶媒蒸汽的替换速率也有不同,远离抽真空口位置、处于设备内某些死角位置、或者是设备内的一些偏远组件内的二次蒸汽替换的速率较慢,甚至于停滞于此(为了方便后文的表述,本文中将这类位置暂称为“死角”),如果这些位置设备外壁温度较低、或者设置有冷却功能,例如FCD干燥装置的旋风分离器、出料绞龙等等,就会这里弥漫的二次蒸汽产生热交换,直至湿份二次蒸汽释放完潜热,由气态转变为液态,导致凝液的产生。
[0004]产生的凝液会对最终的产品造成影响,轻者使干燥的物料吸水返潮影响产品质量,严重的话直接堵塞设备的一些组件造成设备停机,生产中断。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现有空干燥设备工作时出现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减少真空干燥设备死角产生凝液的方法,以避免真空干燥设备内死角位置或者部分组件内因二次蒸汽冷凝产生的凝液现象。
[0006]本专利技术所提供一种减少真空干燥设备死角产生凝液的方法,可以是在真空干燥设备内的易产生凝液的死角位置设置一个接口,在所述接口处设置有一个阀门,用来调节干燥气体通入量的大小;工作时开启所述阀门,向真空干燥设备内通入干燥气体,通入的干燥气体会在真空干燥设备的死角位置到真空干燥设备的抽真空口处形成气压差,一方面该气压差能有效阻止溶媒二次蒸汽向该处的弥漫,另一方面可以这些干燥气体的流动能加速溶媒二次蒸汽流动效果,这就可以有效的避免溶媒二次蒸汽与低温部件的热传导,减少甚至于消除凝液现象,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
[0007]在本范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干燥气体为干燥的压缩空气或者干燥的氮气或者两者的组合。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接口直径的大小取决于三个因素:真空干燥设备的真空抽气量、通入气体的气压和接口的数量:
[0009]在通入干燥气体的气压和流量一定的情况下,所述真空干燥设备的真空抽气量越大,所述接口的直径就越大;
[0010]在真空干燥设备的真空抽气量和气压一定的情况下,通入干燥气体的气压越小,所述接口的直径就越大;
[0011]在真空干燥设备的真空抽气量和气压一定的情况下,通入干燥气体的接口的数量越少,所述接口的直径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干燥气体的通气量通过阀门的开度来控制。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干燥气体为高温干燥气体或者常温干燥气体或者低温干燥气体:通入干燥气体是常温干燥气体时,可以有效的避免设备内凝水的产生;通入干燥气体是高温气体时,不但可以有效的避免设备内凝水的产生,还可以有效的辅助物料的干燥,提升物料的干燥效果,减少物料的含水,但对温度过高会破坏物料中的有效成分,或者破坏冷却效果,使某些软化点低的物料重新软化;通入干燥气体是低温干燥气体时,不但可以有效的避免输送装置内凝水的产生,还可以辅助物料的冷却,增加物料的冷却效果,但如果温度过低,反而会导致大量的凝水产生。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高温干燥气体的温度不能大于所干燥物料的软化温度。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低温干燥气体的温度不能低于溶媒二次蒸汽的当前压力下的冷凝温度。
[0016]本专利技术所提供一种减少真空干燥设备死角产生凝液的方法,还可以是在真空干燥设备内的易产生凝液的死角位置设置换热机构,所述换热机构的换热温度大于等于真空干燥设备内溶媒的蒸发温度,既可有效的避免真空干燥设备内死角处出现凝液现象。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换热机构为任何不对真空干燥设备或真空干燥设备内物料产生有害影响的换热机构,例如为夹套式换热机构、电加热形式的换热机构、红外加热形式的换热机构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的组合。
[0018]采用本专利技术减少真空干燥设备死角产生凝液的方法,以避免真空干燥设备内死角位置或者部分组件内因二次蒸汽冷凝产生的凝液现象。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减少真空干燥设备死角产生凝液的方法的实施方式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一种减少真空干燥设备死角产生凝液的方法的实施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
[0022]实施例1
[0023]参见图1,该实施例的一种减少真空干燥设备死角产生凝液的方法的实施方式是:在真空干燥设备10内的易产生凝液的死角位置设置一个接口11,在接口11处设置有一个阀门20,用来调节干燥气体通入量的大小。
[0024]采用的干燥气体可以是任何不对生产或产品产生影响的气体,例如为干燥的压缩空气或者干燥的氮气或者两者的组合。
[0025]接口11可设置在真空干燥设备内易产生凝水的死角处或者是组件处,也可以是其他位置,或者是这些容易产生凝水位置的前段位置,在不影响正产生产的情况下设置多个接口11。
[0026]采用的干燥气体为高温干燥气体或者常温干燥气体或者低温干燥气体:通入干燥气体是常温干燥气体时,可以有效的避免设备内凝水的产生;通入干燥气体是高温气体时,不但可以有效的避免设备内凝水的产生,还可以有效的辅助物料的干燥,提升物料的干燥效果,减少物料的含水。高温干燥气体的温度不能大于所干燥物料的软化温度,如果温度过高会破坏物料中的有效成分,或者破坏冷却效果,使某些软化点低的物料重新软化;通入干燥气体是低温干燥气体时,不但可以有效的避免输送装置内凝水的产生,还可以辅助物料的冷却,增加物料的冷却效果,低温干燥气体的温度不能低于溶媒二次蒸汽的当前压力下的冷凝温度,如果温度过低,反而会导致大量的凝水产生。
[0027]工作时开启阀门,向真空干燥设备10内通入干燥气体,通入的干燥气体会在真空干燥设备10的死角位置到真空干燥设备10的抽真空口12处形成气压差,一方面该气压差能有效阻止溶媒二次蒸汽向该处的弥漫,另一方面可以这些干燥气体的流动能加速溶媒二次蒸汽流动效果,这就可以有效的避免溶媒二次蒸汽与低温部件的热传导,减少甚至于消除凝液现象,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
[0028]接口11直径的大小取决于三个因素:真空干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少真空干燥设备死角产生凝液的方法,其特征是在真空干燥设备内的易产生凝液的死角位置设置一个接口,在所述接口处设置有一个阀门,用来调节干燥气体通入量的大小;工作时开启所述阀门,向真空干燥设备内通入干燥气体,通入的干燥气体会在真空干燥设备的死角位置到真空干燥设备的抽真空口处形成气压差,一方面该气压差能有效阻止溶媒二次蒸汽向该处的弥漫,另一方面这些干燥气体的流动能加速溶媒二次蒸汽流动效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真空干燥设备死角产生凝液的方法,其特是:所述干燥气体为干燥的压缩空气或者干燥的氮气或者两者的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减少真空干燥设备死角产生凝液的方法,其特是:所述接口直径的大小取决于三个因素:真空干燥设备的真空抽气量、通入气体的气压和接口的数量:在通入干燥气体的气压和流量一定的情况下,所述真空干燥设备的真空抽气量越大,所述接口的直径就越大;在真空干燥设备的真空抽气量和气压一定的情况下,通入干燥气体的气压越小,所述接口的直径就越大;在真空干燥设备的真空抽气量和气压一定的情况下,通入干燥气体的接口的数量越少,所述接口的直径就越大,反之,则越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少真空干燥设备死角产生凝液的方法,其特是:所述干燥气体的通气量通过阀门的开度来控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减少真空干燥设备死角产生凝液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张建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