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打印机转印结构,涉及打印机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旋转体与感光单元在运输或存储过程中长时间的挤压接触,造成旋转体材质有部分物质外移污染感光单元或旋转体形成局部形变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壳体;感光单元,其可旋转地设置于壳体;纸盒,其可拆卸地设置于壳体内;旋转体,其可旋转地设置于壳体;切断机构,其设置于纸盒;连接件,其一端与旋转体连接,其另一端与纸盒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旋转体与感光单元在运输或存储过程中的长时间挤压接触,而且本方案中切断机构对连接件的切断是通过纸盒在壳体内的拆卸动作来带动的,因此通过简单的结构动作便能够恢复旋转体与感光单元的接触。元的接触。元的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打印机转印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打印机
,特别涉及一种打印机转印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是使用电子照相图像形成方式,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设备。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电子照相复印机、电子照相打印机(例如激光束打印机、LED打印机等)、传真机、文字处理器等。
[0003]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的处理盒中至少包括感光单元(如感光鼓)、充电单元(如充电辊)、曝光单元、显影单元(如显影辊)及清洁单元(如清洁辊),处理盒的成像过程如下,首先充电单元使感光单元表面带上均匀的电荷,然后曝光单元通过光照使感光单元表面形成静电潜像,接着显影单元将调色剂层转移至感光单元表面的静电潜像区域并形成调色剂图像,转印单元将感光单元上的调色剂图像转移至打印介质之后,清洁单元将感光单元上未被转移的残余调色剂清除。
[0004]现有技术中旋转体(例如转印辊)与感光单元(例如感光鼓)在运输或存储过程中长时间的挤压接触,造成旋转体材质有部分物质外移污染感光单元或旋转体形成局部形变,从而使用户在收到打印机后打印初期出现画像异常,进而降低用户满意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打印机转印结构,本技术的连接件能够使旋转体位于远离感光单元的位置上,此时旋转体与感光单元处于分离状态,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旋转体与感光单元在运输或存储过程中的长时间挤压接触,而且本方案中切断机构对连接件的切断是通过纸盒在壳体内的拆卸动作来带动的,因此通过简单的结构动作便能够恢复旋转体与感光单元的接触。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打印机转印结构,包括:
[0008]壳体;
[0009]感光单元,所述感光单元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壳体;
[0010]纸盒,所述纸盒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0011]旋转体,所述旋转体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旋转体能够远离或接触所述感光单元;
[0012]切断机构,所述切断机构设置于所述纸盒;
[0013]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一端与所述旋转体连接,所述连接件另一端与所述纸盒连接,所述连接件能够使所述旋转体远离所述感光单元;
[0014]当所述纸盒从所述壳体内拆卸时带动所述切断机构移动,所述切断机构切断所述连接件对所述旋转体与所述纸盒的连接,使所述旋转体能够与所述感光单元接触。
[0015]由此,连接件能够使旋转体位于远离感光单元的位置上,此时旋转体与感光单元
处于分离状态,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旋转体与感光单元在运输或存储过程中的长时间挤压接触,以尽可能地避免旋转体材质有部分物质外移污染感光单元或者对旋转体形成局部形变的问题,从而减少用户在收到打印机后在打印初期出现的画像异常,进而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其次,本方案中切断机构对连接件的切断是通过纸盒在壳体内的拆卸动作来带动的,因此可便于用户的操作,以通过简单的结构动作便能够恢复旋转体与感光单元的接触。
[0016]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件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纸盒的两侧,所述切断机构的数量与所述连接件的数量相匹配。
[0017]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切断机构包括:
[0018]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设置于所述纸盒上;
[0019]切断部,所述切断部设置于所述延伸部上,所述切断部能够对连接件进行切断,使所述旋转体与所述纸盒断开连接。
[0020]由此,本方案提供了一种切断机构的具体结构构造,延伸部能够使切断部位于较佳的切割位置上。
[0021]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切断部具有尖锐块。
[0022]由此,在本方案中,尖锐块为楔形特征,具体呈三角形,以便于利用纸盒的拆卸动作来对连接件进行快速的切断。
[0023]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件具有可供所述切断部切断的缺口,所述缺口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0024]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缺口位于所述切断部的移动路径上。
[0025]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件包括:
[0026]第一延伸杆,所述第一延伸杆连接于所述旋转体;
[0027]第二延伸杆,所述第二延伸杆连接于所述纸盒上;
[0028]所述第一延伸杆与所述第二延伸杆连接,所述缺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延伸杆与所述第二延伸杆的连接处。
[0029]由此,缺口能够使第一延伸杆与第二延伸保持连接作用的同时,缺口还能够减少切断部的尖锐块对连接件的切断长度,以降低尖锐块切割连接件时的阻力。
[0030]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体具有可旋转地支撑安装所述旋转体的第一支撑轴,所述纸盒具有第二支撑轴,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轴,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二支撑轴上。
[0031]由此,本方案提供了连接件分别与旋转体、纸盒的具体连接结构。
[0032]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支撑轴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二支撑轴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内。
[0033]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当所述旋转体与所述感光单元接触时,所述第一支撑轴与所述第二支撑轴的中心距为D1;当所述连接件未被切断时,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距为D2,D1大于D2。
[0034]由此,当连接件的第一通孔与第一支撑轴连接、连接件的第二通孔与第二支撑轴连接,此时通过D1和D2的大小设置,连接件能够使旋转体与感光单元分离。
[0035]综上所述,本技术的连接件能够使旋转体位于远离感光单元的位置上,此时
旋转体与感光单元处于分离状态,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旋转体与感光单元在运输或存储过程中的长时间挤压接触,而且本方案中切断机构对连接件的切断是通过纸盒在壳体内的拆卸动作来带动的,因此通过简单的结构动作便能够恢复旋转体与感光单元的接触。
附图说明
[0036]图1为可拆装成像组件的打印机示意图;
[0037]图2为感光单元与旋转体接触时的打印机剖面示意图;
[0038]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39]图4是感光单元与旋转体远离时的打印机剖面示意图;
[0040]图5为纸盒和转印框架示意图;
[0041]图6是图5中B处的放大图;
[0042]图7是图5中C处的放大图;
[0043]图8是连接件分别与纸盒、旋转体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44]图9为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5]附图标记:1、壳体;10、成像组件;11、转印框架;12、支架;2、感光单元;3、纸盒;31、第二支撑轴;4、旋转体;41、第一支撑轴;5、切断机构;51、延伸部;52、切断部;520、尖锐块;6、连接件;60、缺口;61、第一延伸杆;610、第一通孔;62、第二延伸杆;620、第二通孔;7、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印机转印结构,包括:壳体;感光单元,所述感光单元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壳体;纸盒,所述纸盒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旋转体,所述旋转体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旋转体能够远离或接触所述感光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切断机构,所述切断机构设置于所述纸盒;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一端与所述旋转体连接,所述连接件另一端与所述纸盒连接,所述连接件能够使所述旋转体远离所述感光单元;当所述纸盒从所述壳体内拆卸时带动所述切断机构移动,所述切断机构切断所述连接件对所述旋转体与所述纸盒的连接,使所述旋转体能够与所述感光单元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印机转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机构包括: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设置于所述纸盒上;切断部,所述切断部设置于所述延伸部上,所述切断部能够对连接件进行切断,使所述旋转体与所述纸盒断开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打印机转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部具有尖锐块。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打印机转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具有可供所述切断部切断的缺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打印机转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位于所述切断部的移动路径上。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树家,曹玉兵,龚海飞,丁西宁,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奔图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