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合高架和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的雨水回用处理系统,包括高架雨水收集系统、高架雨水回用系统和超标雨水排放系统,高架雨水收集系统、高架雨水回用系统和超标雨水排放系统分别与地下综合管廊的雨水舱连接;高架雨水收集系统用于过滤高架上的雨水,并将过滤后的清水引至雨水舱中进行收集,雨水舱中收集的雨水通过高架雨水回用系统回用至高架和道路,用于浇灌植物,如果雨水舱收集的雨水量超标,则通过超标雨水排放系统排出至河道。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雨水的合理化利用和地上地下空间的充分利用。用和地上地下空间的充分利用。用和地上地下空间的充分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合高架和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的雨水回用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高架雨水收集回用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结合高架和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的雨水回用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城市主干道上建设高架道路和地下综合管廊是大中型城市道路工程建设中的常用手段,它可以充分利用城市道路的地上和地下空间,有效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城市地下管线节约化布置问题。
[0003]城市高架道路在暴雨期间,除了初期雨水比较浑浊,含有一定量的悬浮物和泥沙外,中后期的雨水水质则较清洁,可以考虑合理的利用。
[0004]如何进一步地利用城市道路地上地下空间将雨水的收集、排放、回用结合到城市道路工程建设中,为城市道路工程建设提供更多的附加功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合高架和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的雨水回用处理系统。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方案如下:
[0007]一种结合高架和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的雨水回用处理系统,包括高架雨水收集系统、高架雨水回用系统和超标雨水排放系统,高架雨水收集系统、高架雨水回用系统和超标雨水排放系统分别与地下综合管廊的雨水舱连接;
[0008]高架雨水收集系统主要作用是分离初期雨水中的杂质,同时收集高架雨水至地下综合管廊中,高架雨水回用系统主要作用是将收集在地下综合管廊中的雨水回用于高架上和道路上植物的浇灌,超标雨水排放系统主要作用是将超标雨水安全可靠地排放至临近河道,并且可以防止河水倒灌。
[0009]进一步地,高架雨水收集系统包括高架排水管、旋流过滤器、高架清水管、高架污水管、高架雨水方井、高架沉砂方井和雨水舱检查井,高架排水管的一端连接高架的排水口,另一端通过旋流过滤器分别连接高架清水管和高架污水管,高架清水管连接高架雨水方井,高架污水管连接高架沉砂方井,高架雨水方井通过雨水管与雨水舱检查井连接,雨水舱检查井与雨水舱连通。
[0010]进一步地,高架雨水回用系统包括雨水回用井和设于雨水回用井内的雨水回用泵,雨水回用井与雨水舱连通,雨水回用泵连接用于浇灌植物的雨水回用管道,雨水回用管道延伸至路面及高架上,分别用于浇灌高架上和道路上的植物。
[0011]进一步地,雨水回用井的底部通过进水堰分成水泵进水区和沉砂区,雨水回用泵设于水泵进水区内,沉砂区与雨水舱相邻,进水堰堰顶的标高高于雨水舱的底板高度,防止雨水舱中带有杂质的雨水直接进入水泵进水区,损坏雨水回用泵。
[0012]进一步地,雨水舱检查井内设有沉砂区,沉砂区为雨水中杂质的沉淀区域,减少进
入雨水舱的沉砂量,雨水舱检查井还设有进人孔、爬梯,雨水舱检查井的顶部设有弯管型通气管。
[0013]进一步地,超标雨水排放系统包括超标雨水排放井和排放管,超标雨水排放井与雨水舱连通,超标雨水排放井通过排放管与河道连通。
[0014]进一步地,超标雨水排放井内设有沉砂区,排放管朝向河道的端部设有出口止回拍门,出口止回拍门的作用是防止河道水位高于雨水舱水头时反向倒灌。
[0015]进一步地,雨水回用管道上设有闸阀和止回阀,控制管路启闭和防止管路中水倒流。
[0016]高架雨水收集系统中雨水的流向为:高架排水管到旋流过滤器,经过旋流过滤器过滤后雨水被分成两路,一路为清水,一路是含悬浮物和泥砂的污水,清水由高架清水管流向高架雨水方井,高架雨水方井中的水通过雨水管进入雨水舱检查井,然后汇入雨水舱中,污水由高架污水管流向高架沉砂方井,高架沉砂方井通过连接污水管与地面道路的污水管网连接。
[0017]高架雨水回用系统中雨水的流向为:雨水舱中的水经过沉砂区沉淀后进入水泵进水区,由雨水回用泵引入雨水回用管道内,用于对高架上下的植物进行浇灌。
[0018]超标雨水排放系统中雨水的流向为:雨水舱的水进入超标雨水排放井,超标雨水排放井中的水通过排放管排放到河道内。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0]采用高架雨水收集系统、高架雨水回用系统和超标雨水排放系统,实现了雨水的合理化利用,超标雨水排放系统防止了道路出现积水,采用地下综合管廊的雨水舱储存雨水,充分利用城市道路的地上和地下空间。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连接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高架雨水收集系统的主剖视图;
[0023]图3为高架污水分离系统的侧视图;
[0024]图4为本技术的高架雨水收集系统的剖视俯视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的高架雨水回用系统的主剖视图;
[0026]图6为本技术的高架雨水回用系统的剖视俯视示意图;
[0027]图7为本技术的超标雨水排放系统的主剖视图;
[0028]图8为本技术的超标雨水排放系统的剖视俯视示意图。
[0029]图中:1、高架雨水收集系统;11、高架排水管;12、旋流过滤器;13、高架清水管;14、高架污水管;15、高架雨水方井;16、高架沉砂方井;17、雨水舱检查井;171、弯管型通气管;2、高架雨水回用系统;21、雨水回用管道;22、雨水回用井;221、雨水回用泵;222、进水堰;3、超标雨水排放系统;31、超标雨水排放井;32、排放管;321、出口止回拍门;4、地下综合管廊;41、雨水舱;5、高架;6、河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地说明,但本技术保护范围并不
仅限于此。
[0031]如图1所示,一种结合高架和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的雨水回用处理系统,包括高架雨水收集系统1、高架雨水回用系统2和超标雨水排放系统3,高架雨水收集系统1、高架雨水回用系统2和超标雨水排放系统3分别与地下综合管廊4连通,高架雨水收集系统1将高架5上的雨水收集至地下综合管廊4内,收集到的雨水通过高架雨水回用系统2回用至道路和高架5上,用于浇灌植物,地下综合管廊4内超量的雨水通过超标雨水排放系统3排放至河道6内。
[0032]如图2到图4所示,高架雨水收集系统1包括高架排水管11、旋流过滤器12、高架清水管13、高架污水管14、高架雨水方井15、高架沉砂方井16和雨水舱检查井17,高架排水管11的一端连接高架5的排水口,另一端通过旋流过滤器12连接,旋流过滤器12分别连接高架清水管13和高架污水管14,高架清水管13连接高架雨水方井15,高架污水管14连接高架沉砂方井16,高架雨水方井15通过雨水管与雨水舱检查井17连接,雨水舱检查井17内设有沉砂区,雨水舱检查井17的顶部设有弯管型通气管171,雨水舱检查井17连通地下综合管廊4的雨水舱41,雨水舱检查井17内设有爬梯,方便工作人员检修。
[0033]如图5和图6所示,高架雨水回用系统2包括雨水回用井22和设于雨水回用井22内的雨水回用泵221,雨水回用井22与雨水舱41连通,雨水回用井22的底部通过进水堰222分成水泵进水区和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合高架和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的雨水回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高架雨水收集系统(1)、高架雨水回用系统(2)和超标雨水排放系统(3),高架雨水收集系统(1)、高架雨水回用系统(2)和超标雨水排放系统(3)分别与地下综合管廊(4)的雨水舱(41)连接;高架雨水收集系统(1)包括高架排水管(11)、旋流过滤器(12)、高架清水管(13)、高架污水管(14)、高架雨水方井(15)、高架沉砂方井(16)和雨水舱检查井(17),高架排水管(11)的一端连接高架(5)的排水口,另一端通过旋流过滤器(12)分别连接高架清水管(13)和高架污水管(14),高架清水管(13)连接高架雨水方井(15),高架污水管(14)连接高架沉砂方井(16),高架雨水方井(15)通过雨水管与雨水舱检查井(17)连接,雨水舱检查井(17)与雨水舱(41)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高架和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的雨水回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高架雨水回用系统(2)包括雨水回用井(22)和设于雨水回用井(22)内的雨水回用泵(221),雨水回用井(22)与雨水舱(41)连通,雨水回用泵(221)连接用于浇灌植物的雨水回用管道(21),雨水回用管道(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广健,张弘扬,周小燕,郑超,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