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粘合剂、电极合剂、电极以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粘合剂。详细而言,涉及一种粘合剂、使用了该粘合剂的电极合剂、电极以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0002]主要包含源自偏氟乙烯的重复单元的偏氟乙烯聚合物被广泛用作锂离子二次电池等电池的粘合剂树脂。粘合剂树脂是用于使活性物质粘接于集电体的物质。
[0003]出于电池的高容量化的目的,正在研究使用镍比率高的三元系正极活性物质的电池。另一方面,三元系正极活性物质中大量包含碱,因此容易促进包含偏氟乙烯聚合物的粘合剂组合物的劣化。并且,由于该劣化,浆料状的电极合剂(以下,也称为电极合剂浆料)增粘,最终凝胶化。凝胶化后的电极合剂浆料难以涂敷于集电体。因此,在使用三元系正极活性物质的电池中,电极合剂要求更高的耐凝胶化性。
[0004]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粘合剂组合物,其含有如下共聚物,所述共聚物具有:源自偏氟乙烯的第一结构单元;以及具有异氰酸酯基或加热时产生异氰酸酯基的结构的结构单元。记载了该粘合剂组合物即使长期保存也不易凝胶化。r/>[0005]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粘合剂,其含有:含有50摩尔%以上的偏氟乙烯单元的偏氟乙烯聚合物;以及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其中,所述肟为选自下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式(2)所示的化合物、以及具有羟基亚氨基的聚合物或低聚物中的至少一种肟,[化学式1][化学式2]式(1)中,R1和R2分别独立地选自氢原子、醛基、碳原子数1~10的烷基、碳原子数2~10的烯基、碳原子数2~10的炔基、碳原子数3~1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3~10的环烯基、碳原子数6~18的芳基、碳原子数7~14的芳烷基或碳原子数3~13的杂环基中,这些基团的氢原子的一部分或全部任选地被选自碳原子数1~10的烷基、芳基、羟基以及氨基中的取代基取代,R1与R2任选地彼此键合而与R1和R2所键合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环,式(2)中,R7和R8分别独立地选自氢原子、醛基、碳原子数1~10的烷基、碳原子数2~10的烯基、碳原子数2~10的炔基、碳原子数3~1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3~10的环烯基、碳原子数6~18的芳基、碳原子数7~14的芳烷基或碳原子数3~13的杂环基中,这些基团的氢原子的一部分或全部任选地被选自碳原子数1~10的烷基、芳基、羟基以及氨基中的取代基取代,R7与R8任选地彼此键合而与R7所键合的碳原子和R8所键合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合剂,其中,所述式(1)中,R1和R2分别独立地选自氢原子、碳原子数6~18的芳基、醛基或碳原子数1~10的烷基中,这些基团的氢原子的一部分或全部任选地被选自碳原子数1~10的烷基、芳基、羟基以及氨基中的取代基取代,在R1和R2为烷基的情况下,R1与R2任选地彼此键合而与R1和R2所键合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环,所述式(2)中,R7和R8分别独立地选自氢原子、碳原子数6~18的芳基、醛基或碳原子数1~10的烷基中,这些基团的氢原子的一部分或全部任选地被选自碳原子数1~10的烷基、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芦田佳奈,藤田麻纪,上远野正孝,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吴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