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4092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13
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具有室内单元、第一室外单元和第二室外单元、以及控制部。室内单元具有室内热交换器。第一室外单元和第二室外单元与室内单元并联连接。第二室外单元具有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和四通阀。四通阀在室内热交换器与室外热交换器之间切换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的供给目的地。四通阀包括具有主阀体的主阀和具有副阀体的副阀。主阀体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第一位置是将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向室内热交换器及室外热交换器的一方供给的位置。第二位置是将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向室内热交换器及室外热交换器的另一方供给的位置。副阀体由螺线管驱动,可在第三位置与第四位置之间移动。第三位置是将主阀体配置在第一位置的位置。第四位置是将主阀体配置在第二位置的位置。在第一室外单元运转而第二室外单元停止的情况下,当主阀体不在第一位置时,控制部将副阀体配置在第四位置后,使副阀体移动到第三位置。使副阀体移动到第三位置。使副阀体移动到第三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制冷循环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制冷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多空调系统的制冷循环装置具有:具有室内热交换器的室内单元;以及与室内单元并联连接的多个室外单元。室外单元具有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和四通阀。四通阀在室内热交换器与室外热交换器之间切换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的供给目的地。
[0003]在多个室外单元中,有时仅一部分室外单元运转,其余部分的室外单元停止。在被停止的室外单元中,有时会发生四通阀的切换不良。需要消除被停止的室外单元中的四通阀的切换不良。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4]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2

34038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消除被停止的室外单元中的四通阀的切换不良的制冷循环装置。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0006]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具有:室内单元;第一室外单元和第二室外单元;以及控制部。室内单元具有室内热交换器。第一室外单元和第二室外单元与室内单元并联连接。第二室外单元具有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和四通阀。四通阀在室内热交换器与室外热交换器之间切换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的供给目的地。四通阀具有:具有主阀体的主阀;以及具有副阀体的副阀。主阀体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进行移动。第一位置是将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向室内热交换器及室外热交换器的一方供给的位置。第二位置是将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向室内热交换器及室外热交换器的另一方供给的位置。副阀体由螺线管驱动,可在第三位置与第四位置之间进行移动。第三位置是将主阀体配置在第一位置的位置。第四位置是将主阀体配置在第二位置的位置。在第一室外单元运转而第二室外单元停止的情况下,当主阀体不在第一位置时,控制部将副阀体配置在第四位置后,使副阀体移动到第三位置。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简要结构图和第一动作说明图。图2是四通阀的简要结构图和第一动作说明图。图3是四通阀的第二动作说明图。图4是制冷循环装置的第二动作说明图。
图5是四通阀的第三动作说明图。图6是四通阀的第四动作说明图。图7是表示压缩机的吸入压力与四通阀的切换时间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进行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简要结构图和第一动作说明图。制冷循环装置1具有多个室内单元10、多个室外单元11、12、以及使制冷剂在它们之中流通的制冷剂流路。制冷循环装置1包含R410A、R32、R454B、R466A或二氧化碳(CO2)等制冷剂。制冷剂在相变的同时在制冷循环装置1内循环。
[0009]多个室内单元10与多个室外单元11、12并联连接。室内单元10具有室内热交换器4和室内膨胀阀6a。多个室外单元11、12与多个室内单元10并联连接。多个室外单元11、12具有第一室外单元11和第二室外单元12。多个室外单元11、12也可以具有3个以上的室外单元。第一室外单元11具有压缩机2、四通阀18、室外热交换器8和室外膨胀阀6b。第二室外单元12与第一室外单元11同样地构成。以下,有时将第一室外单元11的压缩机2称为第一压缩机2,将第二室外单元12的压缩机2称为第二压缩机2。另外,有时将第一室外单元11的四通阀18称为第一四通阀18,将第二室外单元12的四通阀18称为第二四通阀18。
[0010]四通阀18在室内热交换器4与室外热交换器8之间切换从压缩机2排出的制冷剂的供给目的地。当制冷循环装置1进行室内的制热运转时,从压缩机2排出的制冷剂被提供给室内热交换器4。当制冷循环装置1进行室内的制冷运转或室外热交换器8的除霜运转时,从压缩机2排出的制冷剂被提供给室外热交换器8。在图1的示例中,四通阀18被切换成使制冷循环装置1进行制热运转。
[0011]对制冷循环装置1进行制热运转的情况进行说明。压缩机2对获取到内部的低压的气体制冷剂(流体)进行压缩,使其变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从压缩机2排出的制冷剂经由油分离器2b和止回阀3提供给四通阀18。在制冷循环装置1进行制热运转的情况下,制冷剂从四通阀18提供给室内单元10的室内热交换器4。室内热交换器4作为冷凝器(散热器)发挥功能。冷凝器通过从压缩机2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进行散热,使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变为高压的液体制冷剂。从室内热交换器4排出的制冷剂在室内膨胀阀6a和室外膨胀阀6b中流通。
[0012]室内膨胀阀6a及室外膨胀阀6b降低从室内热交换器4提供的高压的液体制冷剂的压力,使高压的液体制冷剂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制冷剂。从室外膨胀阀6b排出的制冷剂被提供给室外热交换器8。室外热交换器8作为蒸发器(吸热器)发挥功能。蒸发器使从室外膨胀阀6b排出的气液二相制冷剂成为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从室外热交换器8排出的制冷剂被提供给四通阀18。从四通阀18排出的制冷剂经由储存器(气液分离器)2a提供给压缩机2。
[0013]在制冷循环装置1进行制冷运转或除霜运转的情况下,从图1的状态起切换四通阀18。在这种情况下,从压缩机2排出的制冷剂按照四通阀18、室外热交换器8、室外膨胀阀6b、
室内膨胀阀6a、室内热交换器4、四通阀18、压缩机2的顺序依次流通。在这种情况下,室外热交换器8作为冷凝器(散热器)发挥功能,室内热交换器4作为蒸发器(吸热器)发挥功能。
[0014]制冷循环装置1具有排出压力传感器14、吸入压力传感器15、吸入温度传感器16和外部气体温度传感器17。排出压力传感器14配置在压缩机2的排出口与四通阀18之间的制冷剂流路中。排出压力传感器14输出与压缩机2的制冷剂的排出压力对应的排出压力信号。吸入压力传感器15及吸入温度传感器16配置在压缩机2的吸入口与四通阀18之间的制冷剂流路中。吸入压力传感器15输出与压缩机2的制冷剂的吸入压力对应的吸入压力信号。吸入温度传感器16输出与被吸入压缩机2的制冷剂的温度对应的吸入温度信号。外部气体温度传感器17配置在室外单元内的外部气体所接触的场所。外部气体温度传感器17输出与外部气体温度对应的外部气体温度信号。
[0015]制冷循环装置1具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存储器、辅助存储装置等。CPU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器和辅助存储装置中的程序而作为控制部13发挥功能。控制部13控制制冷循环装置1的各部分的动作。控制部13接收排出压力信号、吸入压力信号、吸入温度信号以及外部气体温度信号。控制部13控制后述的四通阀18向螺线管31的通电。
[0016]将详细说明四通阀18的结构。图2是四通阀的简要结构图和第一动作说明图。图3是四通阀的第二动作说明图。图2是制热运转中的四通阀18的状态,图3是制冷或除霜运转中的四通阀18的状态。四通阀18具有主阀20和副阀(先导阀)30。
[0017]主阀20具有壳体29和主阀体28。壳体29形成为圆筒状。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具有室内热交换器的室内单元;与所述室内单元并联连接的第一室外单元和第二室外单元;以及控制部,所述第二室外单元具有: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以及在所述室内热交换器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之间切换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的供给目的地的四通阀,所述四通阀具有:具有主阀体的主阀;以及具有副阀体的副阀,所述主阀体能够在将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向所述室内热交换器及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一方供给的第一位置、与将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向所述室内热交换器及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另一方供给的第二位置之间进行移动,所述副阀体由螺线管进行驱动,能够在将所述主阀体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三位置、与将所述主阀体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的第四位置之间进行移动,在所述第一室外单元运转而所述第二室外单元停止的情况下,当所述主阀体不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控制部将所述副阀体配置在所述第四位置后,使所述副阀体移动到所述第三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具有:与所述压缩机的排出口连接的第一端口;与所述室内热交换器及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一方连接的第二端口;与所述室内热交换器及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另一方连接的第三端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吸入口连接的第四端口;通过膨胀使所述主阀体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一气缸室;以及通过膨胀使所述主阀体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的第二气缸室,所述主阀体在所述第一位置处连接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并连接所述第三端口与所述第四端口,在所述第二位置处连接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并连接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第四端口,所述副阀具有:与所述第一端口连通的第五端口;与所述第一气缸室连接的第六端口;与所述第二气缸室连接的第七端口;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浦贤伊内启N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