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热开机的电源控制电路,该电路包括:整流电路,用于将交流电源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向储能滤波电容和慢充快放控制电路输出第一电压;慢充快放控制电路用于在接收到第一电压并且经过可调的第一预设时间后,输出电平由第一电平转换至第二电平;以及用于在整流电路掉电并且经过可调的第二预设时间后,输出电平由第二电平转换至第一电平;限流电路,用于根据第一电平,等效为限流电阻;以及用于根据第二电平,使限流电路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短路;其中,储能滤波电容与限流电路串联连接。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控制使限流电路,使其等效为限流电路或短接储能滤波电容,在抑制冲击电流的同时,在掉电后快速复位。速复位。速复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热开机的电源控制电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源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热开机的电源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在电源
中,交流转直流的AC/DC电源,输入侧将交流整流后,均需设置大容量的电容进行储能滤波,实现交流电压向直流电压的转变,再通过DC/DC转换电路,变换出需要的直流电压。由于电容电压滞后电流的特性,在电源开机时刻,储能滤波电容会在供电回路中产生冲击电流,幅值会达到正常工作电流的几倍到十几倍。为了抑制冲击电流,有些产品中会设计电流抑制电路,采用热敏电阻或者功率电阻加继电器的方式,通过增大开机时刻输入回路中的阻抗,来降低冲击电流,但两种方式的在热开机,即关机后马上开机的情况下,都无法有效抑制冲击电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热开机的电源控制电路,以解决现有AC/DC电源在遇到反复开关机操作时,无法抑制冲击电流并使电源电路稳定工作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热开机的电源控制电路,包括:整流电路、储能滤波电容、限流电路和慢充快放控制电路;
[0005]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交流电源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储能滤波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慢充快放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储能滤波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限流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限流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慢充快放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限流电路的第二端与电路地连接;
[0006]所述整流电路用于将所述交流电源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向所述储能滤波电容和所述慢充快放控制电路输出第一电压;
[0007]所述慢充快放控制电路用于在接收到第一电压,并且,经过可调的第一预设时间后,输出电平由第一电平转换至第二电平;以及用于在所述整流电路掉电,并且,经过可调的第二预设时间后,输出电平由第二电平转换至第一电平;
[0008]所述限流电路用于根据第一电平,使所述限流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限流电路的第二端之间等效为限流电阻;以及用于根据第二电平,使所述限流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限流电路的第二端之间短路。
[0009]本专利技术通过慢充快放控制电路实现对限流电路的控制,当整流电路完成AC/DC转换并为后级电路供电时,慢充快放控制电路按第一预设时间将输出从第一电平转换至第二电平,使限流电路在整流电路上电时先等效为限流电阻以抑制储能滤波电容引起的冲击电流,再使限流电路短接储能滤波电容以使其有效为后级电路供电。此外,在整流电路掉电后,慢充快放控制电路按第二预设时间将输出从第二电平转换至第一电平,从而实现电平复位并使限流电路重新等效为限流电阻,而可调的第二预设时间在按实际需求进行调节后可满足热开机下快速复位的要求,实现电源电路的稳定运行。
[0010]进一步地,所述慢充快放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电容、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
[0011]其中,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慢充快放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0012]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
[0013]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慢充快放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0014]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和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
[0015]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
[0016]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
[0017]所述第一开关管用于在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的电压超过第一阈值电压时,保持导通状态;
[0018]所述第二开关管用于在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的电压超过第二阈值电压时,保持导通状态。
[0019]本专利技术中的第一电阻至第四电阻构成分压电阻,分别控制施加在第一开关管控制端的电压和慢充快放控制电路的输出电压;在整流电路上电并引发第一开关管导通、第二开关管截止后,通过第二电阻缓慢为第一电容充电,按第一预设时间实现慢充;在整流电路掉电后并引发第一开关管截止、第二开关管导通后,第一电容通过作为放电电阻的第五电阻按第二预设时间快速放电,实现复位,在热开机的情况下保证在每次开机时受控的限流电路都等效为限流电阻,抑制电流冲击的同时保证电源电路稳定工作。
[002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关管为N沟道场效应管。
[002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开关管为NPN三极管。
[0022]进一步地,所述慢充快放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电容;
[0023]其中,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
[0024]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电路地连接。
[0025]本专利技术中第二电容作为储能滤波电容对输入至第一开关管控制端的电压信号进行滤波,保证电源电路稳定运行。
[0026]进一步地,所述慢充快放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二极管;
[0027]其中,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电路地连接;
[0028]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慢充快放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002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为稳压二极管。
[0030]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二极管可限制慢充快放控制电路的输出电压的幅值,使输出的第一
电平和第二电平稳定在预设的电压值,保证限流电路稳定工作。
[0031]进一步地,所述限流电路包括:第三开关管和第六电阻;
[0032]其中,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限流电路的控制端连接;
[0033]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限流电路的第一端连接;
[0034]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限流电路的第二端连接;
[0035]所述第三开关管用于在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控制端的电压为第二电平时,保持导通状态。
[0036]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开关管为N沟道场效应管。
[0037]本专利技术的限流电路在整流电路上电时,受慢充快放控制电路的控制,第三开关管从截止逐渐变为导通,使限流电路先通过第六电阻对储能滤波电容的冲击电流进行抑制,再将第六电阻短接使储能滤波电容为后级电路供电;再整流电路掉电后,受慢充快放控制电路的控制,第三开关管快速关断,使限流电路重新等效为限流电阻,抑制热开机下再次产生的冲击电流,保证电源电路稳定运行。
[0038]进一步地,所述适用于热开机的电源控制电路还包括:DC/DC转换电路;
[003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热开机的电源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电路、储能滤波电容、限流电路和慢充快放控制电路;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交流电源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储能滤波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慢充快放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储能滤波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限流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限流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慢充快放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限流电路的第二端与电路地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用于将所述交流电源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向所述储能滤波电容和所述慢充快放控制电路输出第一电压;所述慢充快放控制电路用于在接收到第一电压,并且,经过可调的第一预设时间后,输出电平由第一电平转换至第二电平;以及用于在所述整流电路掉电,并且,经过可调的第二预设时间后,输出电平由第二电平转换至第一电平;所述限流电路用于根据第一电平,使所述限流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限流电路的第二端之间等效为限流电阻;以及用于根据第二电平,使所述限流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限流电路的第二端之间短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热开机的电源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慢充快放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电容、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其中,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慢充快放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慢充快放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和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用于在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的电压超过第一阈值电压时,保持导通状态;所述第二开关管用于在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的电压超过第二阈值电压时,保持导通状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热开机的电源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为N沟道场效应管。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热开机的电源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士化,张林云,顾校平,徐英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军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