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然保护区界桩监测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43973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子地图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然保护区界桩监测方法及系统,根据电子地图上标记的电子界桩的位置在电子地图上划分出电子界桩的监测区域;根据遥感图像计算各个电子界桩的监测区域内的空间变化度;实时判断各个空间变化度是否超过变化阈值,如果是则将该电子界桩所在监测区域的标记为异常区域;将所有异常区域传输到客户端进行显示,根据空间变化度能够准确的监控到最近的电子界桩附近的区域的细微的变化,能够准确的防止不明显的恶意占地,只是从遥感图像上监测位置变化,极大的减少了电子界桩的误报警,平衡了监测区域的灵敏性和地图上监测区域边界变化的报警的准确性。化的报警的准确性。化的报警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然保护区界桩监测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电子界桩技术、电子地图监测
,具体涉及一种自然保护区界桩监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已建立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功能多样的各级各类的自然保护区,但是,目前仍然存在重叠设置、多头管理、边界不清、权责不明等问题。自然保护区的土地很容易被周边的逐渐的占用,从而土地慢慢被蚕食,因此需要在自然保护区的边界通过电子界桩以监测土地边界,一旦界桩异常开启或移动,及时报警并启动处理机制以应对上述问题。
[0003]现有的电子界桩一般是包括远程智能装置,远程智能装置集成位置信息、感光器件、温湿度器件、视频采集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用以采集电子界桩周围的信息(位置信息、温湿度、图片图像、倾斜、振动等),然后将这些信息通过物联网(NB

IoT网络等)发送给数据中心,由数据中心的服务器对数据进行分析,有效解决人工排查带来的遗漏问题。
[0004]但是对于一些逐渐恶意占地,或者重叠边界的区域,尤其是自然保护区中核心区外围划定的缓冲区导致的自然保护区与非自然保护区之间的过渡问题,致使这类电子界桩并不能准确的监控位置,尤其是在一些区域经过时间较长的开发或者人为改变导致地形地貌发生改变、或者自然灾害、地质活动频繁的区域、人为移动导致电子界桩位置发生变化后,电子界桩并不能发出警报或者发出误报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自然保护区界桩监测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自然保护区界桩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00,加载包括自然保护区范围的电子地图;
[0008]S200,根据电子地图上标记的电子界桩的位置在电子地图上划分出电子界桩的监测区域;
[0009]S300,根据最近一段时间内的自然保护区范围的遥感图像计算各个电子界桩的监测区域内的空间变化度;所述遥感图像为多光谱遥感图像;
[0010]S400,实时判断各个空间变化度是否超过变化阈值,如果是则将该电子界桩所在监测区域的标记为异常区域;
[0011]S500,将所有异常区域在电子地图上的相应位置进行图像增强并传输到客户端进行显示。
[0012]进一步地,在S100中,所述电子地图使用向量式图像储存,所述电子地图的地图比例可放大、缩小或旋转,使用位图式储存;优选地,所述电子地图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来储存和传送地图数据的GIS地图。
[0013]进一步地,在S200中,所述电子界桩为根据GB/T39740—2020的依托地理信息系统,在电子边界中设置的虚拟电子标识的电子界桩。
[0014]优选地,在S200中,所述电子界桩为专利公告号为CN214069964U或CN214123091U中的一种电子界桩。
[0015]进一步地,在S200中,根据电子地图上标记的电子界桩的位置在电子地图上划分出电子界桩的监测区域的方法为:依次对各个电子界桩进行划分出电子界桩的监测区域操作,具体为:在电子地图上以当前电子界桩的几何中心的位置为BMC;以从BMC到距离当前电子界桩最近的一个相邻的电子界桩的距离为BD;将以BMC为中心、以BD为半径的圆形范围记为当前电子界桩的监测区域。
[0016]优选地,根据电子地图上标记的电子界桩的位置在电子地图上划分出电子界桩的监测区域的方法为:将各个电子界桩为中心、半径为1~5公里(地图比例尺)的圆形范围记为电子界桩的监测区域。
[0017]进一步地,在S300中,根据最近一段时间内的自然保护区范围的遥感图像计算各个电子界桩的监测区域内的空间变化度的方法为:
[0018]在最近120~360天的时间(即所述最近一段时间)内,以1~3天为时间间隔进行采集自然保护区范围的遥感图像(通过无人机或卫星的机载遥感设备采集自然保护区范围的遥感图像,例如SAR遥感设备);以各个遥感图像构成的集合记为Image={Img
i1
},Img
i1
是集合Image中的第i1个遥感图像,i1是集合Image中遥感图像的序号,Sum1是集合Image中遥感图像的总数;
[0019]取各个电子界桩的监测区域的集合作为监测集合Suv={Suvy
i2
},Suvy
i2
是集合Suv中的第i2个电子界桩的监测区域,i2是集合Suv中电子界桩的监测区域的序号,Sum2是监测集合Suv中元素的总数;
[0020]将Image中所有遥感图像Img
i1
灰度化后通过边缘检测得到多个边缘线,由各个边缘线构成多个封闭区域;筛选出各个封闭区域中封闭区域在电子地图上的投影区域的几何重心和监测区域Suvy
i2
的几何重心之间的欧氏距离最短的封闭区域记为Suvy
i2
在遥感图像Img
i1
上的映射区域Suvy
i1,i2
,则Suvy
i2
在遥感图像Img
i1
上有一个对应的映射区域Suvy
i1,i2

[0021]在i1∈[2,Sum1

1]、i2∈[2,Sum2

1]的范围内,遍历映射区域Suvy
i1,i2
,将映射区域Suvy
i1,i2
、Suvy
i1

1,i2
和Suvy
i1+1,i2
投影在电子地图上,如果首次遍历到这3个投影之间存在补集,则以Suvy
i1,i2
的投影区域的几何重心为锚定点Anchor,以补集区域的边缘上的点中与Anchor之间距离最大的点为Pmax,以补集区域的边缘上的点中与Anchor之间距离最小的点为Pmin,同时记对应的遥感图像Img
i1
的采集时间为T1,以T1到当前时间T0之间的时间段为空间变化时间tG;(补集区域是映射区域Suvy
i1,i2
、Suvy
i1

1,i2
和Suvy
i1+1,i2
在电子地图上投影区域之间的求补集的区域);
[0022]其中,Suvy
i1

1,i2
和Suvy
i1+1,i2
分别是Suvy
i2
在遥感图像Img
i1
‑1上的映射区域和Suvy
i2
在遥感图像Img
i1+1
上的映射区域;
[0023]对于在一些区域经过时间较长的开发或者人为改变导致地形地貌发生改变、或者自然灾害、地质活动频繁的区域、违建、人为移动导致电子界桩位置发生变化后(电子界桩的系统可能被入侵、或者信号屏蔽、断电等问题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然保护区界桩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加载包括自然保护区范围的电子地图;S200,根据电子地图上标记的电子界桩的位置在电子地图上划分出电子界桩的监测区域;S300,根据最近一段时间内的自然保护区范围的遥感图像计算各个电子界桩的监测区域内的空间变化度;S400,实时判断各个空间变化度是否超过变化阈值,如果是则将该电子界桩所在监测区域的标记为异常区域;S500,将所有异常区域在电子地图上的相应位置进行图像增强并传输到客户端进行显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保护区界桩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00中,根据电子地图上标记的电子界桩的位置在电子地图上划分出电子界桩的监测区域的方法为:依次对各个电子界桩进行划分出电子界桩的监测区域操作,具体为:在电子地图上以当前电子界桩的几何中心的位置为BMC;以从BMC到距离当前电子界桩最近的一个相邻的电子界桩的距离为BD;将以BMC为中心、以BD为半径的圆形范围记为当前电子界桩的监测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保护区界桩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电子地图上标记的电子界桩的位置在电子地图上划分出电子界桩的监测区域的方法为:将各个电子界桩为中心、半径为1~5公里的圆形范围记为电子界桩的监测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保护区界桩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00中,根据最近一段时间内的自然保护区范围的遥感图像计算各个电子界桩的监测区域内的空间变化度的方法为:在最近120~360天的时间内,以1~3天为时间间隔进行采集自然保护区范围的遥感图像;以各个遥感图像构成的集合记为Image={Img
i1
},Img
i1
是集合Image中的第i1个遥感图像,i1是集合Image中遥感图像的序号,Sum1是集合Image中遥感图像的总数;取各个电子界桩的监测区域的集合作为监测集合Suv={Suvy
i2
},Suvy
i2
是集合Suv中的第i2个电子界桩的监测区域,i2是集合Suv中电子界桩的监测区域的序号,Sum2是监测集合Suv中元素的总数;将Image中所有遥感图像Img
i1
灰度化后通过边缘检测得到多个边缘线,由各个边缘线构成多个封闭区域;筛选出各个封闭区域中封闭区域在电子地图上的投影区域的几何重心和监测区域Suvy
i2
的几何重心之间的欧氏距离最短的封闭区域记为Suvy
i2
在遥感图像Img
i1
上的映射区域Suvy
i1,i2
,则Suvy
i2
在遥感图像Img
i1
上有一个对应的映射区域Suvy
i1,i2
;在i1∈[2,Sum1

1]、i2∈[2,Sum2

1]的范围内,遍历映射区域Suvy
i1,i2
,将映射区域Suvy
i1,i2
、Suvy
i1

1,i2
和Suvy
i1+1,i2
投影在电子地图上,如果首次遍历到这3个投影之间存在补集,则以Suvy
i1,i2
的投影区域的几何重心为锚定点Anchor,以补集区域的边缘上的点中与Anchor之间距离最大的点为Pmax,以补集区域的边缘上的点中与Ancho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水灵彭威雄卓国军梁志明袁东赖娇娇袁超岸邓学启袁桂鸿钟昌栋袁倩雯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绿之城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