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腔术后麻醉恢复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3956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胸腔术后麻醉恢复辅助装置,包括防护垫,且所述防护垫中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部设有可视放大窗口,所述支撑板下部设有可开启窗口,所述支撑板上端设有冲洗管道,所述支撑板下端设有引流管,另外所述防护垫两侧设有固定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用于辅助患者麻醉恢复期的护理工作。理工作。理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胸腔术后麻醉恢复辅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胸腔术后麻醉恢复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麻醉恢复室(PACU)是连接手术室和病房的中转站,是全身麻醉手术病人麻醉恢复期的主要场所,对促进病人苏醒,保障病人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
[0003]全身麻醉手术病人入室后出现全身麻醉恢复期躁动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全身麻醉恢复期躁动作为一种特殊性麻醉并发症,多表现为兴奋、躁动等脑功能障碍,若不及时处理,很容易出现意外。目前有关全身麻醉恢复躁动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在治疗上多遵循病因去除、给予对症治疗的治疗原则,并无特效疗法,重在防护,因此医疗护理领域提出了前馈控制概念,前馈控制又称为预先控制,是指在管理工作之前,对管理活动所产生的后果进行预测并采取预防措施,使可能出现的偏差在事前得以避免的一种控制方法,近年来该方法被临床护理工作采用并用于全身麻醉手术病人麻醉恢复期的躁动护理。
[0004]在麻醉恢复期的护理工作中,除了在麻醉前提前告知患者术中插管造成的不适情况,以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保持较大的忍受程度和良好情绪外,还要作出一些其他方面的应对,比如要妥善固定各种导管,以防止导管因为脱落、牵拉对患者造成不适,进而引起患者情绪躁动,其次还要最大程度地清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以促进患者呼吸道顺畅,减少患者不适的感觉,降低患者的生命危险,另外还要能够及时处置手术伤口,但现有技术中并没有相应的装置用于辅助麻醉恢复期的护理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胸腔术后麻醉恢复辅助装置,可用于辅助患者麻醉恢复期的护理工作。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7]一种胸腔术后麻醉恢复辅助装置,包括防护垫,且所述防护垫中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部设有可视放大窗口,所述支撑板下部设有可开启窗口,所述支撑板上端设有冲洗管道,所述支撑板下端设有引流管,另外所述防护垫两侧设有固定带。
[0008]所述可开启窗口一侧与所述支撑板铰接,另一侧设有窗口拉带。
[0009]所述引流管末端与负压引流球囊连接。
[0010]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多个螺纹固定孔,所述冲洗管道和引流管上均设有固定套管,且所述固定套管内侧设有内螺纹孔套装于相应的导管上,所述固定套管外侧设有外螺纹与对应的螺纹固定孔配合。
[0011]本技术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0012]1、本技术的冲洗管道、引流管等导管均固定于支撑板上,而支撑板连同防护垫一起被固定,从而防止导管因为脱落等对患者造成不适。
[0013]2、本技术支撑板上的可视放大窗口对准冲洗管道插入患者呼吸道的位置,护理人员透过可视放大窗口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情况,并及时利用冲洗管道进行处理,以促进患者呼吸道顺畅,减少患者不适的感觉。
[0014]3、本技术支撑板上的可开启窗口对准患者的手术伤口位置,护理人员可透过所述可开启窗口清楚地看到患者伤口情况,当患者手术伤口需要处理时,医生拉动可开启窗口一侧的窗口拉带即可将所述可开启窗口旋转打开进行处理,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1为防护垫,101为固定带,2为可开启窗口,201为窗口拉带,3为引流管,4为负压引流球囊,5为支撑板,6为冲洗管道,7为可视放大窗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
[0018]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防护垫1,且所述防护垫1中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设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上部设有可视放大窗口7,所述支撑板5下部设有可开启窗口2,所述支撑板5上端设有冲洗管道6,所述支撑板5下端设有引流管3,另外所述防护垫1两侧设有固定带101。
[0019]如图1所示,所述可开启窗口2一侧与所述支撑板5通过转轴铰接,另一侧设有窗口拉带201,医生拉动所述窗口拉带201即可将所述可开启窗口2旋转打开。
[0020]如图1所示,所述引流管3末端与负压引流球囊4连接,所述引流管3和负压引流球囊4均为本领域公知技术。
[0021]所述冲洗管道6和引流管3均固定于支撑板5上,另外其他导管也可以固定在所述支撑板5上,以防止导管因为脱落、牵拉等对患者造成不适。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5上设有多个螺纹固定孔,所述冲洗管道6、引流管3等导管上均设有固定套管,且所述固定套管内侧设有内螺纹孔套装于相应导管的螺纹段上,所述固定套管外侧设有外螺纹与所述螺纹固定孔配合,使用时各个导管先穿过相应的螺纹固定孔,然后将导管上的固定套管移动至相应的螺纹固定孔处,并旋拧所述固定套管使其与所述螺纹固定孔配合,由于所述固定套管内壁与导管上的螺纹段配合、外壁与螺纹固定孔配合,从而实现导管固定。
[002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
[0023]本技术使用时,所述防护垫1放置于患者身上,并且所述防护垫1两侧的固定带101绑定在护理床两侧的合适位置,从而将防护垫1固定,所述防护垫1为柔性且两侧固定带101需绑定在合适位置,以避免过度压迫患者产生不适,所述支撑板5上的可开启窗口2需对准患者的手术伤口位置,护理人员可透过所述可开启窗口2清楚地看到患者伤口情况,当患者手术伤口需要处理时,医生拉动所述窗口拉带201即可将所述可开启窗口2旋转打开,所述支撑板5上的可视放大窗口7则对准冲洗管道6插入呼吸道的位置,护理人员透过所述可视放大窗口7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情况,并及时利用冲洗管道6进行处理,所述冲洗管道6和引流管3均固定于支撑板5上,而支撑板5连同所述防护垫1一起固定,从而防止导管因为脱落等对患者造成不适,进而引起患者情绪躁动,另外其他导管也可以
固定在所述支撑板5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腔术后麻醉恢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垫(1),且所述防护垫(1)中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设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上部设有可视放大窗口(7),所述支撑板(5)下部设有可开启窗口(2),所述支撑板(5)上端设有冲洗管道(6),所述支撑板(5)下端设有引流管(3),另外所述防护垫(1)两侧设有固定带(1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术后麻醉恢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开启窗口(2)一侧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敏华罗娜张春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