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地膜覆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3933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稻地膜覆盖装置,涉及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支撑板和顶板,所述底板的下方安装有车轮,所述支撑板位于底板的上方,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上端焊接有第一螺杆,所述大圆盘的内部固定有轴承,所述顶板焊接于辊杆右侧支撑板的顶端,所述顶板的下表面内部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螺杆的右端通过第二传动轴与第二电机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通过第二螺杆带动第二螺杆旋转,使得第二活动板可沿第二滑槽左右移动,因此两个支撑板之间的距离不是固定的,两个车轮之间的距离可根据两排沟壑之间的距离进行适当的调节,便于该装置平稳行驶铺设地膜。于该装置平稳行驶铺设地膜。于该装置平稳行驶铺设地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地膜覆盖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稻种植
,具体为一种水稻地膜覆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水稻种植技术愈发完善,现在种植水稻往往需在土壤表面铺设地膜,地膜覆盖在土壤上,可用于保温保墒等,保证育秧床土壤湿润,创造出苗适宜环境条件,提高出苗率。
[0003]目前,水稻种植所使用的地膜大多采用人工铺设而成,这样费时费力,且人工成本较高,少数采用机械手段铺设也存在很多问题,如,不同农田的两排沟壑距离不同,现有装置无法根据沟壑距离来调整车轮距离,导致装置无法平稳的行驶在沟壑中,其次沟壑深度不一,导致地膜不能平整的铺设在土壤上,为此,急需一种水稻地膜覆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稻地膜覆盖装置,以解决目前水稻种植所使用的地膜大多采用人工铺设而成,这样费时费力,且人工成本较高,少数采用机械手段铺设也存在很多问题,如,不同农田的两排沟壑距离不同,现有装置无法根据沟壑距离来调整车轮距离,导致装置无法平稳的行驶在沟壑中,其次沟壑深度不一,导致地膜不能平整的铺设在土壤上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稻地膜覆盖装置,包括底板、支撑板和顶板,所述底板的下方安装有车轮,所述支撑板位于底板的上方,且支撑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出口端设置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上端焊接有第一螺杆,且第一螺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第一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远离支撑板的一侧与连接杆的一端焊接,且连接杆的另一端焊接有大圆盘,所述大圆盘的内部固定有轴承,且轴承的内部贯穿有大圆柱。
[0006]所述顶板焊接于辊杆右侧支撑板的顶端,所述顶板的下表面内部开设有第二滑槽,且第二滑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右端通过第二传动轴与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二螺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第二活动板。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第一传动轴与第一螺杆转动连接,且第一活动板通过内部开设有螺纹孔与第一螺杆螺纹连接,并且第一活动板的外表面与第一滑槽内壁贴合。
[0008]优选的,所述大圆柱通过轴承贯穿大圆盘,且大圆柱、大圆盘和轴承三者横向中心线重合,并且大圆柱设置为内部中空体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所述大圆柱远离支撑板的一端连接有辊杆,且辊杆的外表面覆盖有地膜主体,所述辊杆的左右两端均插入大圆柱内部。
[0010]优选的,所述顶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电源箱,所述电源箱的表面设置有控制器。
[0011]优选的,所述靠近顶板左端的支撑板与第二活动板设置为一体化结构,且支撑板共设置有两个,并且支撑板相互平行。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专利技术通过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通过第二螺杆带动第二螺杆旋转,使得第二活动板可沿第二滑槽左右移动,因此两个支撑板之间的距离不是固定的,两个车轮之间的距离可根据两排沟壑之间的距离进行适当的调节,便于该装置平稳行驶铺设地膜;
[0014]2、本专利技术通过将辊杆的左右两端插入大圆柱,实现辊杆与大圆柱的连接,辊杆两端完全卡入大圆柱内部,拉出地膜主体的一端固定在农田土壤中,随后推动该装置,使得辊杆旋转,便于将地膜主体平整的铺设在土壤上,辊杆与地膜主体方便且快速的组装在该装置上,相较于传统手工铺设,省时省力。
[0015]3、本专利技术可根据沟壑的深度,适当调节地膜主体的高度,第一电机通过第一传动轴带动第一螺杆旋转,第一电机为伺服电机,使得第一活动板实现升降功能,因此辊杆可升降,便于调节地膜主体的高度,有利于地膜平整的覆盖在农田上。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剖面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底板;2、车轮;3、支撑板;4、第一滑槽;5、第一电机;6、第一传动轴;7、第一螺杆;8、第一活动板;9、连接杆;10、大圆盘;11、轴承;12、大圆柱;13、辊杆;14、地膜主体;15、顶板;16、电源箱;17、控制器;18、第二滑槽;19、第二螺杆;20、第二传动轴;21、第二电机;22、第二活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1]下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0022]请参阅图1

3,一种水稻地膜覆盖装置,包括底板1、支撑板3和顶板15,底板1的下方安装有车轮2,支撑板3位于底板1的上方,且支撑板3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滑槽4,第一滑槽4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电机5,且第一电机5的出口端设置有第一传动轴6,第一传动轴6的上端焊接有第一螺杆7,且第一螺杆7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第一活动板8,第一电机5通过第一传动轴6与第一螺杆7转动连接,且第一活动板8通过内部开设有螺纹孔与第一螺杆7螺纹连接,并且第一活动板8的外表面与第一滑槽4内壁贴合,第一电机5通过第一传动轴6带动第一螺杆7旋转,使得第一活动板8沿第一滑槽4竖直移动,第一电机5为伺服电机,因此第一螺杆7可实现正反转功能,第一活动板8可实现升降功能,第一活动板8远离支撑板3的一侧与连接杆9的一端焊接,且连接杆9的另一端焊接有大圆盘10,大圆盘10的内部固定有轴承11,且轴承11的内部贯穿有大圆柱12,大圆柱12通过轴承11贯穿大圆盘10,且大圆柱12、大圆盘10和轴承11三者横向中心线重合,并且大圆柱12设置为内部中空体结构,通过轴承11的设置,使得大圆盘10在固定状态下,大圆柱12可旋转。
[0023]顶板15焊接于辊杆13右侧支撑板3的顶端,大圆柱12远离支撑板3的一端连接有辊
杆13,且辊杆13的外表面覆盖有地膜主体14,辊杆13的左右两端均插入大圆柱12内部,辊杆13外表面缠绕多圈地膜主体14,使用时,通过将辊杆13的左右两端插入大圆柱12,实现辊杆13与大圆柱12的连接,将该装置推至农田中,使得两车轮2位于沟壑中,拉出地膜主体14的一端固定在农田土壤中,随后推动该装置移动,使得辊杆13旋转,便于将地膜主体14平整的铺设在土壤上,省事省力,方便操作,顶板15的下表面内部开设有第二滑槽18,且第二滑槽18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杆19,第二螺杆19的右端通过第二传动轴20与第二电机21连接,顶板15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电源箱16,电源箱16的表面设置有控制器17,通过电源箱16和控制器17为第一电机5和第二电机21提供电力,便于启动第一电机5和第二电机21,第二螺杆19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第二活动板22,靠近顶板15左端的支撑板3与第二活动板22设置为一体化结构,且支撑板3共设置有两个,并且支撑板3相互平行,第二电机21通过第二螺杆19带动第二螺杆19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地膜覆盖装置,包括底板(1)、支撑板(3)和顶板(1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下方安装有车轮(2),所述支撑板(3)位于底板(1)的上方,且支撑板(3)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滑槽(4),所述第一滑槽(4)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电机(5),且第一电机(5)的出口端设置有第一传动轴(6),所述第一传动轴(6)的上端焊接有第一螺杆(7),且第一螺杆(7)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第一活动板(8),所述第一活动板(8)远离支撑板(3)的一侧与连接杆(9)的一端焊接,且连接杆(9)的另一端焊接有大圆盘(10),所述大圆盘(10)的内部固定有轴承(11),且轴承(11)的内部贯穿有大圆柱(12);所述顶板(15)焊接于辊杆(13)右侧支撑板(3)的顶端,所述顶板(15)的下表面内部开设有第二滑槽(18),且第二滑槽(18)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杆(19),所述第二螺杆(19)的右端通过第二传动轴(20)与第二电机(21)连接,所述第二螺杆(19)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第二活动板(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地膜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5)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强
申请(专利权)人:滁州零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