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延和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大型动物转移的坡形通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3727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畜牧业机械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便于大型动物转移的坡形通道。现有两种方式:一是采用车辆转移,这种转移方式在抓捕以及转移时可能对动物造成应激伤害,同时有些养殖场之间没有车辆道路,无法采用车辆转移;二是搭建固定转移装置,固定通道在非转移养殖动物的时候会影响行人、车辆的通行,同时固定转移装置清洗消毒不方便。本申请采用具有宽度调节功能的推栏配合平道围栏,可以将动物方便地驱赶上坡道,以便实现动物的转移。借助中转道的设计,将坡道、平道划分为两段相对独立的通道区段,避免动物在转移过程中,在通道内畏惧进入封闭空间而产生应激反应。内畏惧进入封闭空间而产生应激反应。内畏惧进入封闭空间而产生应激反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大型动物转移的坡形通道


[0001]本技术涉及畜牧业机械装置
,具体是一种便于大型动物转移的坡形通道。

技术介绍

[0002]在畜牧业养殖领域,是在大型动物饲养的过程中,尤其是牲畜的饲养过程中经常需要对牲畜进行一些检查、转动等处理,由于牲畜的体型较大,往往需要多个人才能将牲畜控制住,而且在控制牲畜的过程中可能会对人身造成伤害。
[0003]现有行业对养殖的动物进行短距离转移时多采用两种方式:一是采用车辆转移,这种转移方式在抓捕以及转移时可能对动物造成应激伤害,同时有些养殖场之间没有车辆道路,无法采用车辆转移;二是搭建固定转移装置,固定通道在非转移养殖动物的时候会影响行人、车辆的通行,同时固定转移装置清洗消毒不方便。
[0004]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为:CN209643540U,公开了一种带有双向栏门的赶猪通道,该通道设有第一护栏和第二护栏,第一护栏和第二护栏并向设置,且第一护栏和第二护栏围成一个赶猪通道,赶猪通道的一端设置有入口,赶猪通道的另一端设置有出口,其特征在于,在靠近第一出口的第一护栏开设有第二出口,第二出口内设置有双向围栏门,双向围栏门的两侧分别与其相邻的第一护栏通过插销轴铰接连接。该公开技术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养殖动物进行转移,但该通道为固定通道,无法在短时间内对养殖动物的转移路线进行灵活修改。
[0005]另有专利文献,申请号:CN202120864402.1 一种动物转移装置,包括第一防护栏以及第二防护栏,所述第一防护栏与所述第二防护栏之间形成用于动物转移的通道,所述通道的一端设置有入口,另一端设置有出口,所述第一防护栏以及第二防护栏均包括若干隔栏,所述隔栏的底部设置有若干移动轮,所述隔栏可拆卸连接以分别构成所述的第一防护栏以及第二防护栏。在本技术中,通过移动轮移动隔栏,进而带动第一防护栏和第二杆防护栏移动,可以对通道的路径进行修改,同时通过安装或拆卸隔栏可以改变第一防护栏以及第二防护栏的长度,可以对通道出口的位置进行修改,进而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养殖动物的转移路线进行修改。该装置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仍存在操作不便、动物适应性差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成本低廉的一种便于大型动物转移的坡形通道,其对动物产生的应激反应较小,能够顺利地实现大型动物的转移操作,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量。
[0007]上述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一种便于大型动物转移的坡形通道,以下简称“坡形通道”,该坡形通道用于建立地面圈舍与运载车辆之间的封闭式通行通道,运载车辆具有车厢,车厢尾端具有车门,车厢
两侧具有栏杆,车厢具有底板,其特征在于:
[0009]所述坡形通道包括坡道、平道、推栏,坡道呈倾斜状,坡道一端抵在运载车辆上、另一端抵在地面上;平道为围栏结构,平道一端与坡形通道相连通、另一端与地面圈舍相连通;推栏设在平道内,推栏与平道相垂直、且能够沿平道长度方向平移;
[0010]坡道包括坡面、坡护栏、支架;坡面呈长条板状,坡护栏设在坡面的两侧,坡面与运载车辆相连一端设有搭板,该搭板与坡面相铰接或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搭板前端具有插入部,该插入部的宽度小于车厢的宽度;支架设在坡面底部,支架底端设有底脚和/或底轮;
[0011]平道设有一幅围栏,围栏包括左栏、右栏,左栏与右栏结构相同、且相对设置;围栏前端与坡护栏相靠近并装配连接、后端与地面圈舍相连通;围栏设有立杆、横杆,立杆和横杆均设有多个,立杆纵向设置、且相互间平均间隔排列,横杆横向设置;左栏及右栏上至少两根横杆的朝向平道中间位置的内侧均分别设有滑轨,滑轨设有与之相匹配的滑块,左栏上的滑轨及滑块与右栏上的滑轨及滑块均分别对应;
[0012]推栏呈平面框架结构,推栏的两端分别装配在左栏、右栏的滑块上。
[0013]所述立杆设有插脚,该插脚设在立杆的底端、且与立杆相平行,插脚设有滑套,该滑套固定在立杆底端,插脚设在滑套内、且能够在滑套内自由活动;插脚底端具有尖端,插脚顶端具有盖帽。
[0014]所述推栏设有伸缩结构。
[0015]所述伸缩结构包括一对相水平滑动装配连接的半栏,半栏一端装配在左栏或右栏的滑块上、另一端为自由端;半栏设有至少两个横框,两个半栏相靠近并贴合,半栏的横框相对齐,且对齐的两横框之间设有滑槽

滑块结构,该滑槽

滑块结构限定两个半栏在大于一个半栏宽度、且小于两个半栏宽度的范围内水平滑动。
[0016]所述半栏的宽度为坡道宽度的0.8

1.5倍。
[0017]所述伸缩结构包括一对相铰接的对栏,对栏相靠近的一端相铰接,对栏相远离的一端分别装配在左栏、右栏的滑块上;两个对栏结构相同、相对设置。
[0018]所述对栏的宽度为坡道宽度的0.8

5倍。
[0019]所述对栏的宽度为坡道宽度的0.9

3倍。
[0020]所述坡道和/或平道设有中转道。
[0021]所述中转道设在坡道的中部,中转道将坡道分隔为前坡道、后坡道两部分,前坡道与后坡道相错位设置,前坡道的左侧边(或右侧边)位于后坡道的或右侧(或左侧),前坡道与后坡道之间具有间隔;中转道建立前坡道与后坡道之间的通道。
[0022]所述中转道设有遮挡板,该遮挡板设在中转道的至少一侧坡护栏上。
[0023]所述遮挡板设在由后坡道朝前行进时迎面方向的坡护栏上。
[0024]所述中转道与前坡道和/或后坡道采用曲线平滑过渡连接。
[0025]其有益效果是:采用具有宽度调节功能的推栏配合平道围栏,可以将动物方便地驱赶上坡道,以便实现动物的转移。进一步地,借助中转道的设计,将坡道、平道划分为两段相对独立的通道区段,且该两个区段之间通过遮挡板以隔断视线,以避免或减少动物在转移过程中,在通道内畏惧进入封闭空间而产生应激反应。
附图说明
[0026]附图如下:
[0027]图1 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运载车辆及坡道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 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 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推栏伸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 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第一种推栏伸缩结构的装配使用情况结构示意图;
[0031]图5 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第二种推栏伸缩结构的装配使用情况结构示意图;
[0032]图6 是本技术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0033]由图可见:
[0034]1运载车辆 11车厢 12车门 13栏杆 14底板
[0035]2坡形通道 3坡道 31坡面 32坡护栏 33支架 34搭板 35插入部
[0036]4平道 41左栏 42右栏 43立杆 44横杆 45插脚 46滑套 47尖端 48盖帽
[0037]5推栏 51半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大型动物转移的坡形通道,该坡形通道用于建立地面圈舍与运载车辆之间的封闭式通行通道,运载车辆具有车厢,车厢尾端具有车门,车厢两侧具有栏杆,车厢具有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坡形通道包括坡道、平道、推栏,坡道呈倾斜状,坡道一端抵在运载车辆上、另一端抵在地面上;平道为围栏结构,平道一端与坡形通道相连通、另一端与地面圈舍相连通;推栏设在平道内,推栏与平道相垂直、且能够沿平道长度方向平移;坡道包括坡面、坡护栏、支架;坡面呈长条板状,坡护栏设在坡面的两侧,坡面与运载车辆相连一端设有搭板,该搭板与坡面相铰接或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搭板前端具有插入部,该插入部的宽度小于车厢的宽度;支架设在坡面底部,支架底端设有底脚和/或底轮;平道设有一幅围栏,围栏包括左栏、右栏,左栏与右栏结构相同、且相对设置;围栏前端与坡护栏相靠近并装配连接、后端与地面圈舍相连通;围栏设有立杆、横杆,立杆和横杆均设有多个,立杆纵向设置、且相互间平均间隔排列,横杆横向设置;左栏及右栏上至少两根横杆的朝向平道中间位置的内侧均分别设有滑轨,滑轨设有与之相匹配的滑块,左栏上的滑轨及滑块与右栏上的滑轨及滑块均分别对应;推栏呈平面框架结构,推栏的两端分别装配在左栏、右栏的滑块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大型动物转移的坡形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设有插脚,该插脚设在立杆的底端、且与立杆相平行,插脚设有滑套,该滑套固定在立杆底端,插脚设在滑套内、且能够在滑套内自由活动;插脚底端具有尖端,插脚顶端具有盖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大型动物转移的坡形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栏设有伸缩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大型动物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丽荣王立岩刘浩董志强包永光尤欢黄永杰焦淑红
申请(专利权)人:张延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