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锡宗专利>正文

垂钓用手腕保护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3672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不仅可以在垂钓的期间内对手腕进行保护而且可以将鱼竿贴紧固定到手腕而防止其发生移动的垂钓用手腕保护带。为此,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垂钓用手腕保护带,作为一种用于对手腕进行保护并将鱼竿支撑到手腕上的垂钓用手腕保护带,包括:鱼竿缠绕部件,用于对所述鱼竿进行缠绕;以及,主缠绕部件,通过在与所述手腕之间配置所述鱼竿缠绕部件而用于对所述鱼竿缠绕部件以及所述手腕一起进行缠绕。一起进行缠绕。一起进行缠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垂钓用手腕保护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垂钓。

技术介绍

[0002]通常来讲,垂钓是指捕捉鱼类的行为。为了执行如上所述的垂钓行为,需要准备如鱼竿、线轴以及钓具(如鱼线、铅坠或鱼钩等)等。
[0003]即,在将钓具配置到鱼竿上时,需要按照鱼线、鱼漂、铅坠、转环以及鱼钩的顺序依次连接。因此,通常来讲在沉入水中的鱼线上连接有由配重体构成的铅坠并借此沉入水中,而在鱼线的下部通过将鱼钩连接到子线上而进行垂钓。此外,因为在使用者(如垂钓者等)用手长时间握住鱼竿的情况下会对手腕造成相当大的负荷,因此通常来讲会佩戴运动用手腕保护带。作为参考,在为了利用配置有线轴、鱼饵以及铅坠等的鱼竿进行一天八小时左右的垂钓活动而重复投入水中(包括海水)以及重新抬起的操作时,会因为手腕上的疲劳累积而导致相当程度的疼痛。
[0004]传统的运动用手腕保护带采用缠绕手腕的结构。尤其是,传统的运动用手腕保护带可以通过佩戴在手腕上而起到根据需要对鱼竿的荷重进行部分支撑的作用。即,传统的运动用手腕保护带是与鱼竿分离,因此在以如上所述的状态长时间使用时对手腕的保护不够充分,从而需要开发出全新结构的垂钓专用手腕保护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根据如上所述的需要,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通过与鱼竿的把手结合而对从铅坠施加到鱼竿上的荷重进行分散并借此对手腕进行保护,而且还可以通过增加从铅坠传递过来的垂钓灵敏度(即可以掌握海底形态、与身边垂钓者的鱼线缠绕以及鱼类的进食等的灵敏度)而诱发垂钓兴趣的垂钓用手腕保护带。r/>[000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不仅可以在垂钓的期间内对手腕进行保护,而且可以将鱼竿贴紧固定到手腕而防止其发生移动的垂钓用手腕保护带。为了达成如上所述的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垂钓用手腕保护带,作为一种用于对手腕进行保护并将鱼竿支撑到手腕上的垂钓用手腕保护带,包括:鱼竿缠绕部件,用于对所述鱼竿进行缠绕;以及,主缠绕部件,通过在与所述手腕之间配置所述鱼竿缠绕部件而用于对所述鱼竿缠绕部件以及所述手腕一起进行缠绕。
[0007]如上所述的根据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垂钓用手腕保护带,还可以包括:连接部,以可分离的方式对所述鱼竿缠绕部件以及所述主缠绕部件进行连接。
[0008]所述连接部,可以以在所述主缠绕部件对所述鱼竿缠绕部件以及所述手腕进行缠绕的期间内可根据所述缠绕形状变更其形状的材质或结构构成。
[0009]所述连接部,可以包括:第一连接通过部,配备于所述鱼竿缠绕部件;第二连接通过部,配备于所述主缠绕部件;第一连接环,插入到所述第一连接通过部;第二连接环,插入到所述第二连接通过部;以及,旋转接头部,以可分离的方式在所述第一连接环以及所述第
二连接环之间进行连接并为所述第一连接环以及第二连接环赋予旋转自由度。
[0010]所述旋转接头部,可以包括:第一旋转环,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接环;旋转轴部件,将所述第一连接环连接到一端部,其中以可将其轴作为基准进行旋转的方式连接;第二旋转环,以可将其轴作为基准进行旋转的方式连接到所述旋转轴部件的另一端部;以及,结合部件,一端部的环连接到所述第二旋转环,另一端部的钩子选择性地开闭并以可分离的方式连接到所述第二连接环。
[0011]如上所述的根据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垂钓用手腕保护带,还可以包括:摩擦部件,配备于所述鱼竿缠绕部件中所述鱼竿所处的内侧面。
[0012]所述第一连接通过部,可以被缝制到所述鱼竿缠绕部件的内侧面。
[0013]所述鱼竿缠绕部件以及所述主缠绕部件,可以分别包括拆装部,而所述拆装部,可以包括:母魔术贴(female type Velcro),配备于所述部件中缠绕时朝向内侧的内侧面;以及,公魔术贴(male type Velcro),配备于所述部件中缠绕时朝向外侧的外侧面,被粘附到所述母魔术贴。如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垂钓用手腕保护带可以达成如下所述的效果。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作为一种用于对手腕进行保护并将鱼竿支撑到手腕上的垂钓用手腕保护带,提供一种包括鱼竿缠绕部件以及主缠绕部件的技术构成,因此可以在通过鱼竿缠绕部件缠绕鱼竿的状态下将其配置在与手腕接触的位置之后再利用主缠绕部件将鱼竿缠绕部件以及手腕缠绕在一起,从而可以将鱼竿缠绕部件固定在手腕与主缠绕部件之间并借此同时对鱼竿进行固定,最终不仅可以在垂钓的期间内对手腕进行保护,还可以将鱼竿固定到手腕而防止其发生移动,而且可以通过使得鱼竿贴紧到手腕而增加对鱼类进食的垂钓灵敏度。
[0015]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还包括连接部的技术构成,因此可以以可分离的方式对鱼竿缠绕部件以及所述主缠绕部件进行连接,从而通过连接部的连接防止各个部件发生丢失,还可以通过分离连接部将鱼竿缠绕部件事先结合到鱼竿上并在船上结合鱼竿缠绕部件,从而提升使用的便利性。
[0016]从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连接部由可变更其形状的材质或结构构成的技术构成,因此可以在利用主缠绕部件对鱼竿缠绕部件以及手腕进行缠绕的过程中根据缠绕形状变更其形状,从而将连接部的妨碍最小化并提升各个部件之间的贴紧力,最终不仅可以提升对鱼竿的固定力,还可以提升对鱼类进食的垂钓灵敏度。
[0017]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还包括摩擦部件的技术构成,因此可以在鱼竿被放置在鱼竿缠绕部件的内侧面的情况下与摩擦部件接触并防止鱼竿发生移动,从而进一步提升鱼竿的固定力。
[0018]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连接部的一个构成要素即第一连接通过部被缝制到鱼竿缠绕部件中鱼竿所处的内侧面的技术构成,因此可以在利用鱼竿缠绕部件缠绕鱼竿的过程中防止与连接部发生干涉。
[0019]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在以本专利技术的垂钓用手腕保护带中的主缠绕部件缠绕前腕而非手腕的形态佩戴的情况下,可以延长从手部到前腕佩戴位置的鱼竿的贴紧部位的长度,从而进一步达成提升垂钓灵敏度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对根据本专利技术之一实施例的垂钓用手腕保护带进行概要性图示的展开图。
[0021]图2是对图1中的垂钓用手腕保护带中的鱼竿缠绕部件缠绕鱼竿的状态进行概要性图示的示意图。
[0022]图3是对利用一只手握住图2中的鱼竿并配置在手腕上的状态进行概要性图示的示意图。
[0023]图4是对利用另一只手握住图3中的主缠绕部件并将鱼竿缠绕部件以及手腕一起进行缠绕的过程进行图示的示意图。
[0024]图5是对图4中的主缠绕部件被完全缠绕的状态进行概要性图示的示意图。
[0025]图6是对作为另一使用例的图1中的垂钓用手腕保护带被佩戴在使用者的前腕上的状态进行概要性图示的示意图。
实施方式
[0026]接下来,将参阅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便于具有本专利技术所属
之一般知识的人员可以轻易地实施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形态实现,并不限定于在此进行说明的实施例。
[0027]图1是对根据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垂钓用手腕保护带,作为一种用于将鱼竿支撑到手腕或前腕的身体部位上的垂钓用手腕保护带,包括:鱼竿缠绕部件,用于对所述鱼竿进行缠绕;以及,主缠绕部件,通过在与所述身体部位之间配置所述鱼竿缠绕部件而用于对所述鱼竿缠绕部件以及所述身体部位一起进行缠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钓用手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锡宗
申请(专利权)人:李锡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