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鼓形双锥面动静压径向滑动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3609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08
一种鼓形双锥面动静压径向滑动轴承,包括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轴承外圈与轴承内圈间隙配合;轴承内圈由空心圆柱体和两个空心截顶圆锥体构成,两个空心截顶圆锥体的下底面分别连接于空心圆柱体的两端;两个空心截顶圆锥体的锥斜面与轴承外圈的内表面之间形成发散区域间隙,空心圆柱体的外表面与轴承外圈的内表面之间形成静压区域间隙;在轴承外圈的外表面相应于静压承载区域的位置,开设有进气槽,进气槽内沿周向均匀分布有多个进气节流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构造楔形间隙形成动静压效应,该轴承能够形成稳定的润滑膜且轴承能够承受一定双向轴向载荷,具有较强的静压和动压效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动力学性能。好的稳定性与动力学性能。好的稳定性与动力学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鼓形双锥面动静压径向滑动轴承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滑动轴承
,涉及一种鼓形双锥面动静压径向滑动轴承。

技术介绍

[0002]滑动轴承由于其运转过程形成的流体膜间隙,使其适应于高速工况,且具有极低的摩擦系数、较小的界面磨损等特点,其在各类旋转机械系统中使用越来越多。流体径向滑动轴承润滑介质可以是液体或者气体,其中液体润滑,特别是润滑油下的滑动轴承具有更高的承载能力和良好的稳定性;气体润滑的径向滑动轴承具有转子精度高、摩擦损耗小、对工作环境要求低、清洁环保等优点,也被应用于各类高精度机床、高速空气动力装置、精密设备或者仪器系统等设备中。但是传统径向滑动轴承一般难以承受轴向载荷且高速稳定性较差,且随着轴承所处的工况越来越复杂,其对新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的需求也越来越急迫。
[0003]在滑动轴承新结构的提出方面,已有不同的文献和专利论述了轴承的结构更新策略,如提出滚滑组合新轴承结构,张国渊等人公开的一种可调定位滚滑径向复合轴承(申请号:CN 112128237 A),其结构主要在圆筒状轴承座上安装弹性圆柱滚子、固定轴瓦与可倾轴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鼓形双锥面动静压径向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外圈(1)和轴承内圈(2),所述轴承外圈(1)与所述轴承内圈(2)间隙配合;所述轴承内圈(2)由空心圆柱体(2

1)和两个空心截顶圆锥体(2

2)构成,所述两个空心截顶圆锥体(2

2)的下底面分别连接于所述空心圆柱体(2

1)的两端;所述两个空心截顶圆锥体(2

2)的锥斜面与所述轴承外圈(1)的内表面之间形成发散区域间隙,所述空心圆柱体(2

1)的外表面与所述轴承外圈(1)的内表面之间形成静压区域间隙;在所述轴承外圈(1)的外表面相应于所述静压承载区域的位置,开设有进气槽(1

1),所述进气槽(1

1)内沿周向均匀分布有多个进气节流装置(1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鼓形双锥面动静压径向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外圈(1)与所述轴承内圈(2)的最小间隙处的间隙为0.1~5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鼓形双锥面动静压径向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外圈(1)为空心圆柱体,所述进气槽(1

1)沿周向开设在所述空心圆柱体的外表面;所述空心圆柱体(2

1)和两个空心截顶圆锥体(2

2)的中心线重合,两个空心截顶圆锥体(2

2)的下底面分别与空心圆柱体(2

1)的两个底面相等并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鼓形双锥面动静压径向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节流装置(1

2)为圆形透孔,其轴线与轴承外圈(1)的轴线正交,直径取值范围0.5~5mm,长度为轴承外圈(1)厚度的0.4~0.9倍,且长度与直径比范围在1~20之间,满足短毛细节流条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鼓形双锥面动静压径向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节流装置(1

2)末端设置矩形压力腔(1

3),所述矩形压力腔(1

3)的腔深为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渊王俊倩廉佳汝王贺陈宇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