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氧性能自适应调节的高效变压吸附制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43574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氧性能自适应调节的高效变压吸附制氧系统,具体涉及分子筛变压吸附制氧技术领域,包括过滤器、散热器、与散热器出气端连接的储气罐、储氧罐,所述过滤器与散热器之间通过气管连接有压缩机,所述储气罐的出气口分别通过气管连接有分子筛床A和分子筛床B,所述储气罐与分子筛床A和分子筛床B连接的气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储氧罐的出气管上安装有流量调节阀,所述散热器的底部设置有风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压缩机、电磁阀按照设定的程序周期性的运转,使其工作频率可自动调节,实现压缩机排气量实时调节,充分将储气罐内空气中的氧气存入储氧罐内,从而提高输出气的氧浓度,提高了变压吸附制氧系统制氧效率。提高了变压吸附制氧系统制氧效率。提高了变压吸附制氧系统制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氧性能自适应调节的高效变压吸附制氧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分子筛变压吸附制氧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制氧性能自适应调节的高效变压吸附制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制氧系统的核心部件分子筛和压缩机的性能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分子筛有其最佳吸附温度范围,一般为15~35℃,偏离最佳吸附温度范围,分子筛的产氧率下降,会导致制氧系统的制氧性能下降,在高低温环境下,分子筛制氧系统的制氧性能偏离;在环境空气湿度越大,进入分子筛床的水分越多,分子筛吸水,导致制氧系统的制氧性能下降;而分子筛有其最佳吸附压力,一般为0.1~0.2MPa,偏离最佳吸附压力范围,分子筛的产氧率下降,亦会导致制氧系统的制氧性能下降,因此传统的分子筛制氧系统,一般适宜的工作温度范围为5~40℃,大气压范围为86~106kPa,相对湿度≤80%。
[0003]但是,目前分子筛制氧机在高原地区得到大量应用,而高原地区不仅空气稀薄,氧含量低,而且温差大,夜晚最低温度低至

40℃,且早晚时间空气中的湿度较大,而应用于高原地区的分子筛制氧机多采用余量设计,即通过选型更大排量的压缩机和装填更多的分子筛量来满足高原使用;此方法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高原气体稀薄对制氧性能的影响,但环境温度和湿度等影响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同时,大排量的压缩机和过量装填分子筛会带来产品体积、重量、功耗等增加,且产品在平原地区使用时,进入分子筛床的压力过高,分子筛的使用寿命下降;但是现有的技术中,没有结合不同环境因素设计的分子筛制氧系统,缺少实时检测和调节制氧系统的输出流量,保证制氧系统的制氧性能不降低的系统,因此提出一种制氧性能自适应调节的高效变压吸附制氧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制氧性能自适应调节的高效变压吸附制氧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制氧性能自适应调节的高效变压吸附制氧系统,包括过滤器、散热器、与散热器出气端连接的储气罐、储氧罐,所述过滤器与散热器之间通过气管连接有压缩机,所述储气罐的出气口分别通过气管连接有分子筛床A和分子筛床B,所述储气罐与分子筛床A和分子筛床B连接的气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储气罐的底部通过气管连接有排水阀,所述分子筛床A和分子筛床B的出氧气端均通过气管与储氧罐连接,所述储氧罐的出气管上安装有流量调节阀,所述分子筛床A和分子筛床B之间连接的两个气管分别安装有均压阀和反吹阀,所述散热器的底部设置有风机。
[0006]进一步地,所述电磁阀包括第一进气电磁阀和第二进气电磁阀,所述第一进气电磁阀和第二进气电磁阀分别固定安装在储气罐的出气口连接分子筛床A的气管上和分子筛床B的气管上。
[0007]进一步地,所述电磁阀还包括第一排氮电磁阀和第二排氮电磁阀,所述第一排氮
电磁阀和第二排氮电磁阀分别固定安装在分子筛床A的排氮气管道上和分子筛床B的排氮气管道上,所述第一排氮电磁阀和第二排氮电磁阀均通过气管连接有消声器。
[0008]进一步地,所述分子筛床A和分子筛床B与储氧罐连接的气管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
[0009]进一步地,所述储气罐的内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分子筛床A和分子筛床B的表面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0010]进一步地,所述储氧罐的出气管上安装有压力调节阀和超声波氧气传感器。
[0011]进一步地,所述压缩机、电磁阀、排水阀、流量调节阀、均压阀、风机、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超声波氧气传感器均通过线缆连接有控制器连接。
[0012]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3]1、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压缩机,使其工作频率可自动调节,从而实现压缩机排气量实时调节,保证储气罐内的空气压力保持在设定的范围内,并且能够节省功耗;通过设置电磁阀,充分利用分子筛变压吸附制氧系统将储气罐内空气中的氧气存入储氧罐内,调节电磁阀的开通关断时间,从而提高输出气的氧浓度,提高了变压吸附制氧系统制氧效率;
[0014]2、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风机,保证进入分子筛床A和分子筛床B内部的气体温度处于分子筛最佳吸附解析温度范围;通过设置均压阀,充分的有效的利用分子筛床A和分子筛床B内部解析出来的空气,提高氧气的回收率,提高制氧效率,降低系统能耗,避免资源浪费。
[0015]3、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排水阀,保证储气罐中的空气干燥,进而减少进入分子筛床A和分子筛床B的水分,提高分子筛的产氧率;通过设置流量调节阀,可利用超声波氧气传感器和控制器,保证制氧系统在高低温、低气压等不同环境下额定输出设定的流量、浓度90%以上的氧气,解决常规分子筛变压吸附制氧系统在高温、低温、低气压等环境下性能指标偏离问题,使得制氧系统制氧性能随环境因素变化制氧性能自适应调节;通过设计的变压吸附制氧系统,在同等体积、重量和功耗下,制氧效率高,不同环境下制氧性能自适应调节,产品气流量额定输出,达到了高效变压吸附制氧,为分子筛变压吸附制氧系统应用范围的扩宽提供了方法。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流程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为:1、过滤器;2、散热器;3、储气罐;4、储氧罐;5、压缩机;
[0018]61、分子筛床A;62、分子筛床B;
[0019]7、电磁阀;71、第一进气电磁阀;72、第二进气电磁阀;73、第一排氮电磁阀;74、第二排氮电磁阀;
[0020]8、排水阀;9、流量调节阀;10、均压阀;11、反吹阀;12、风机;13、消声器;14、第一单向阀;15、第二单向阀;16、压力传感器;17、温度传感器;18、压力调节阀;19、超声波氧气传感器;20、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2]如附图1所示的一种制氧性能自适应调节的高效变压吸附制氧系统,包括过滤器1、散热器2、与散热器2出气端连接的储气罐3、储氧罐4,过滤器1与散热器2之间通过气管连接有压缩机5,储气罐3的出气口分别通过气管连接有分子筛床A61和分子筛床B62,储气罐3与分子筛床A61和分子筛床B62连接的气管上设置有电磁阀7,储气罐3的底部通过气管连接有排水阀8,分子筛床A61和分子筛床B62的出氧气端均通过气管与储氧罐4连接,储氧罐4的出气管上安装有流量调节阀9,分子筛床A61和分子筛床B62之间连接的两个气管分别安装有均压阀10和反吹阀11,散热器2的底部设置有风机12;
[0023]其中,各系统组件采用集成化设计,合理布局,充分利用不同组件之间的间隙,有效节约空间,减小制氧系统的体积、重量;
[0024]其中,过滤器1采用多层纤维过滤,可有效滤除空气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氧性能自适应调节的高效变压吸附制氧系统,包括过滤器(1)、散热器(2)、与散热器(2)出气端连接的储气罐(3)、储氧罐(4),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1)与散热器(2)之间通过气管连接有压缩机(5),所述储气罐(3)的出气口分别通过气管连接有分子筛床A(61)和分子筛床B(62),所述储气罐(3)与分子筛床A(61)和分子筛床B(62)连接的气管上设置有电磁阀(7),所述储气罐(3)的底部通过气管连接有排水阀(8),所述分子筛床A(61)和分子筛床B(62)的出氧气端均通过气管与储氧罐(4)连接,所述储氧罐(4)的出气管上安装有流量调节阀(9),所述分子筛床A(61)和分子筛床B(62)之间连接的两个气管分别安装有均压阀(10)和反吹阀(11),所述散热器(2)的底部设置有风机(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氧性能自适应调节的高效变压吸附制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7)包括第一进气电磁阀(71)和第二进气电磁阀(72),所述第一进气电磁阀(71)和第二进气电磁阀(72)分别固定安装在储气罐(3)的出气口连接分子筛床A(61)的气管上和分子筛床B(62)的气管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氧性能自适应调节的高效变压吸附制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7)还包括第一排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智军邓书醒储小刚张红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同智机电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