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存条散热风扇架是由一支架及数个风扇所组成,其支架上是分别成型有数个顶靠部、插置部及枢设部,且支架内并成型有对应风扇数量的缺口部,将风扇活动枢设在枢设部后,而使风扇在支架上自由转动,使用时,是将支架插置在一内存条插槽内,再将风扇与一供电装置电性连接,经翻动调整风扇的吹送角度,可改变风向以主动驱散内存条的热量。(*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存条散热风扇架
一种应用于内存条散热用途的风扇架,本技术尤指一种组设在内存条 插槽内,利用风扇是可相对支架作翻动调整,以改变吹送角度的内存条散热风 扇架。
技术介绍
随着电脑运作时脉越来越快,除了中央处理器之外,连带使内部其他零组 件,如内存条、显示卡及硬碟的速度都相对增快,因此,产生的热量也越来 越高,但是因为在机壳内,有许多散热气流无法到达的地方,称为热点,也就 是热量集中的位置,尤其是内存条间狭小的空间,其热量无法顺利被驱散,因 此,在长时间使用后会有不稳定的现象。请参阅图1,为现有散热护片的构造示意图,如图中所示,其是利用数个夹 具10将两散热护片20,分别贴附在一内存条30的两面,由于内存条30主要的 发热源就是其表面上的晶片301,其散热护片20则是以容易导热的材质制成, 而将内存条30晶片301所发出的热量,传导至面积较大的散热护片20,利用散 热面积大的优点,驱散内存条30所产生的热量,这样的被动式散热方式效果并 不好,由于内存条30间的空间很窄,热量就算被导到散热护片20表面,因为 散热的气流并未流经,仍然有可能形成热点,故有必要加以改良。有鉴于上述的需求,本技术设计人经过精心研究,并积个人从事所述 的项事业的多年经验,终设计出 一 种崭新的内存条散热风扇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旨在提供一种主动式的内存条散热风扇架,可将 内存条所产生的热量快速驱除,而有更好的散热效率。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内存条散热风扇架,其是由一支架及数个风 扇所组成,支架的底缘是成型有数个插置部及数个顶靠部,而支架的上缘成型有凄t个枢设部,并由枢设部向支架内部,成型有数个对应枢设部的缺口部,以 将风扇活动枢设在枢设部后,使风扇可翻折放置在缺口部,或是翻折向外成某一特定角度使用,又,在支架左右两端缘各成型有一扣孔;其使用时,是将支 架组设在一空的内存条插槽上,并可利用扣合内存条的扣具扣合在支架的扣孔, 使得支架被紧密扣住,再将其风扇与一供电装置电性连接,经翻动调整风扇的 吹送角度,可改变风向以主动驱散内存条的热量,如此一来,不论是相邻内存 条夹缝间的热量,或是邻近内存条的热量,都可被迅速地驱散,而增加原有机 壳内部散热的效率,避免在机壳中产生热点。为使贵审查委员能清楚了解本技术的内容,仅以下列说明搭配图示, 敬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散热护片的构造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调整示意图(一);图5,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调整示意图(二);图6,为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lO-夹具;20-散热护片;30-内存条;301-晶片;40-内存条; 401-扣孔;50-主机板;501-内存条插槽;5011-扣具;60-内存条散热风扇架;601-支架;6011-插置部;6012-顶靠部;6013-枢设部;6014-缺口部;6015-扣孔;6016-供电电路;60161-第一相对接点;60162-第二接点;6017-跨置部;60171-卡合部; 602-风扇;6021-相对枢设部;60211-第一接点;70-切换开关;80-供电装置。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如图中所示, 一般内 存条40是插置在一主机板50 ( Main board)的内存条插槽501 ( Socket)内,其 内存条插槽501大多为并排设计,且内存条插槽501两端分别设有一扣具5011, 以用来扣设内存条40上的扣孔401,而本技术的内存条l丈热风扇架60,其 主要是由一支架601及数个风扇602所组成,由于在支架601底缘成型有数个插置部6011及数个顶靠部6012,其插置部6011的形状尺寸对应内存条插槽501, 其插置部6011是用来组设在内存条插槽501上,而支架601上所成型的顶靠部 6012,是在插置支架601时,用来顶靠在内存条插槽501上缘,以增加支架601 安装完毕的稳固性,支架601内部是枢设有数个可调角度的风扇602,使风扇 602可翻折放置在缺口部6014,或是翻折向外成某一特定角度使用;其使用时, 是将支架601跨设在一 空的内存条插槽501上,并利用扣合内存条40的扣具5011 将支架601紧密扣合,再将其风扇602与一供电装置80电性连接,使风扇602 得以正常运转(且风扇602可为吸风或吹风),本技术的风扇602可相对 于支架601调整角度以改变风向,以将风吹到主机板50的各个缝隙间,如此一 来,不论是相邻内存条40夹缝间的热量,或是邻近内存条40的热量,都可被 主动且迅速地被驱散,而增加原有机壳内部散热的效率,避免在机壳中有热点 的产生,造成电脑系统运作的不稳定。请参阅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中所示,其内存 条散热风扇架60,为便于组设在前述内存条插槽501上,并可用来调整风向角 度,其主要是包括 一支架601,在支架601的底缘是成型有数个插置部6011 及数个顶靠部6012,其是对应内存条插槽501的形状,以供插置在内存条插槽 501内,并可使支架601紧密、稳固地组设在内存条插槽501上,而支架601的 上缘则成型有数个枢设部6013,且其枢设部6013并向支架601内部成型有数个 缺口部6014,又,在支架601左右两端是分别成型有一扣孔6015,可供与前述 扣合内存条40的扣具5011紧密扣合;以及数个风扇602,可为一般常见的方形 风扇602或是圓形风扇602,其风扇602 —端是成型有一相对枢设部6021,用 以将风扇602活动枢设在枢设部6013,并使风扇602可方文置在支架601的缺口 部6014内,其使用时,风扇602是与一切换开关70电性连接后,再与一供电 装置80电性连接,可用来切换风扇602的开关状态,或是控制风扇602的正反 转,本技术是利用风扇602活动枢设在支架601的枢i殳部6013时,可以枢 设部6013为支点作转动,并使风扇602相对于支架601翻4斤后,可改变风扇602 的出入风方向。再者,其风扇602可电性连接一外部的供电装置80供使用,或 是利用插置在前述内存条插槽501时,直接由内存条插槽501内取电使用,因 此,其风扇602对应枢设在枢设部6013的一端,是成型有一第一接点602:11, 并在支架601内组设有一供电电路6016,其供电电路6016并分別在枢设部6013上成型有第一相对接点60161,以及在插£部()011上成型有一第二接点60162, 以便于内存条插槽501内接电使用。请参阅图4,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调整示意图(一),如图中所示, 是将本技术的内存条散热风扇架60的支架601,组设在一空的内存条插槽 501上,而此内存条插槽501两侧的内存条插槽501,又分别插置有内存条40, 当使用时,可将数个风扇602分别向支架601两侧翻开,并调整至最佳角度, 以使风扇602的风可直接吹向内存条40,不但可直接将内存条40表面的热量驱 散,还可用来将囤积在内存条插槽501间的热量加以驱散,其使用相当方便且 散热更有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存条散热风扇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支架,所述的支架底缘是分别成型有数个插置部与数个顶靠部,而所述的支架顶缘是成型有数个枢设部,并由所述的枢设部向所述的支架内部是成型有数个缺口部,又,所述的支架两侧各分别成型有一扣孔;以及 数个风扇,活动枢设在枢设部上,以使所述的风扇可翻折成任意角度,所述的风扇是与一外部的供电装置电性连接; 所述的支架的所述的插置部插置在一个内存条插槽内,所述的顶靠部并顶靠在所述的内存条插槽上缘,再利用成型在所述的内存条插槽两侧的一扣具,分别扣合在所述的支架两侧的所述的扣孔内,将所述的支架扣合在所述的内存条插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传洪,
申请(专利权)人:亚冠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