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内腔小型支撑结构及司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3207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注塑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深内腔小型支撑结构,设于产品壳体内,所述深内腔小型支撑结构连接所述壳体,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壳体的方向延伸,所述深内腔小型支撑结构具有圆柱状的内腔,所述内腔的内壁设置有沿径向凸起、并沿周向延伸的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位于所述内腔内部,所述环形凸台的内壁围成与所述内腔同轴的圆柱状的凹槽;所述凹槽的直径小于所述内腔的直径;所述环形凸台自所述壳体延伸至所述内腔的中部,所述内腔与所述凹槽形成阶梯孔。能够降低深内腔小型支撑结构和司筒之间的脱模难度,延长司筒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司筒,用于制造该深内腔小型支撑结构。用于制造该深内腔小型支撑结构。用于制造该深内腔小型支撑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深内腔小型支撑结构及司筒


[0001]本技术涉及注塑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深内腔小型支撑结构及司筒。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具有外壳或中空腔体的工业产品的内部都需要用于固定和支撑的结构。小的产品如手表、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等,更大的如台式电脑、微波炉等,这些产品的内部都有很多固定结构和支撑结构,尤其以深内腔支撑结构为多。深内腔支撑结构的制造,一般是使用模具进行注塑加工成型。
[0003]然而,在制造POS机、门锁或车载仪表盘等体积较大,但又需要在加工生产过程中便于手持取放的产品内部的支撑结构时,现有模具存在粘模严重、镶针断裂的情况,这导致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内腔小型支撑结构及司筒,降低深内腔小型支撑结构和司筒之间的脱模难度,延长司筒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深内腔小型支撑结构,设于产品壳体内,所述深内腔小型支撑结构连接所述壳体,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壳体的方向延伸;包括
[0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内腔小型支撑结构,设于产品壳体内,所述深内腔小型支撑结构连接所述壳体,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壳体的方向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内腔小型支撑结构具有圆柱状的内腔,所述内腔的内壁设置有沿径向凸起、并沿周向延伸的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位于所述内腔内部,所述环形凸台的内壁围成与所述内腔同轴的圆柱状的凹槽;所述凹槽的直径小于所述内腔的直径;所述环形凸台自所述壳体延伸至所述内腔的中部,所述内腔与所述凹槽形成阶梯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内腔小型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的轴向长度不小于8毫米。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深内腔小型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内腔小型支撑结构呈圆柱状,所述环形凸台的轴向长度不小于3毫米、且小于8毫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深内腔小型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内壁到所述深内腔小型支撑结构的外壁的径向长度为1.5毫米至1.7毫米。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深内腔小型支撑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三强王峥姚全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勤芸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