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臼锉把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3169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髋臼锉把持器,传动部与电动动力提供机构连接,实现电力驱动,提高工作效率,并且设有径向握把的第一握持部,握持更方便,更易发力,再者,设有第二握持部,提供多种握持方式,满足不同的操作习惯,整个把持器呈折弯形状,利于提供良好的视野。利于提供良好的视野。利于提供良好的视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髋臼锉把持器


[0001]本技术涉及外科手术器械
,特别涉及髋臼锉把持器。

技术介绍

[0002]髋关节(hip joint)由股骨头与髋臼构成,属球窝关节,是典型的杵臼关节。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是治疗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发育不良、退变性髋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终末期病变的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手术之一。全人工髋关节主要包括髋侧的髋臼杯和固定在股骨侧的球头。该球头安装于髋臼杯内,并通过介于二者之间的耐磨衬垫,使得该球头能够在髋臼杯内进行枢转。
[0003]髋臼的中央是髋臼窝,髋臼杯组装于髋臼窝中,髋臼窝的表面具有软组织,使得髋臼窝的表面不平整,髋臼杯组装前需要对髋臼窝的表面打磨平整,通常采用杆状的把持器夹持一个具有球面结构的锉刀,通过锉刀对髋臼窝的表面进行打磨;
[0004]而现有的把持器多是通过手工转动作为动力,工作效率较低,且费力,并且把持器的握持部多是轴向设置,握持不方便,且不利于推进发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髋臼锉把持器,传动部与电动动力提供机构连接,实现电力驱动,提高效率,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髋臼锉把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5)及设置于所述外壳(5)内部的传动部(2);还包括夹持部(1),所述传动部(2)的一端伸出所述外壳(5)并设有所述夹持部(1);所述传动部(2)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外壳(5)并设有驱动连接部(230),所述驱动连接部(230)与电动动力提供机构连接;还包括第一握持部(4),所述第一握持部(4)设于所述外壳(5)远离所述夹持部(1)的一端;所述第一握持部(4)设有径向设置的握把(4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髋臼锉把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5)远离所述夹持部(1)的一端设有第二轴筒部(512),第二轴筒部(512)的壁面设有第二通孔(5121);所述第一握持部(4)还包括套件(41)与滑动件(42);所述套件(41)套装于所述第二轴筒部(512),所述套件(41)的外侧连接有所述握把(45);所述滑动件(42)设于所述套件(41)的一侧,且可向所述套件(41)的内部滑动;所述滑动件(42)设有第一条形孔(421),所述第一条形孔(421)套装于所述第二轴筒部(512);所述第一条形孔(421)的内侧设有向内延伸的第二插销(422),所述第二插销(422)与所述第二通孔(5121)相对应;所述第一条形孔(421)的外侧设有弹簧(4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髋臼锉把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5121)沿着所述第二轴筒部(512)的壁面周向的设置多个。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髋臼锉把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件(41)设有能够容纳所述滑动件(42)的滑槽(411),所述滑槽(411)靠近槽口的位置处设有第三通孔(412),所述滑动件(42)设有相应的第二条形孔(423);还包括限位柱(44),所述限位柱(44)依次穿过所述第三通孔(412)与第二条形孔(423)。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髋臼锉把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5)的中部设有第二握持部(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髋臼锉把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1)包括圆形的夹头(11)与压紧件(12);所述夹头(11)与所述传动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锰霏吴震宇黄建峰
申请(专利权)人:优适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