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方便移动的紫外监测装置,属于水质监测技术领域,包括有机柜,所述机柜底部均布有自锁滚轮,所述机柜内从下至上依次设有采水单元、配水单元和紫外测样单元;所述采水单元包括有伸缩采水器和水泵,所述水泵通过第一管道连接有四通阀,所述配水单元包括有去离子水箱,所述去离子水箱通过第二管道连接有至少两个不同体积的采样杯,所述采样杯上设有和所述四通阀连接的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通过第四管道和所述紫外测样单元连通,所述第三管道、所述第四管道均与所述四通阀连接,所述四通阀还与排水管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方便移动的紫外监测装置,便于移动,一次取水可配制不同浓度的检测水样,提高检测效率,自动化程度高。自动化程度高。自动化程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方便移动的紫外监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水质检测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方便移动的紫外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基于朗伯
‑
比耳定律是紫外分光光度分析法的主要工作原理,在水质监测工作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利用不同的物质对不同波长的紫外线吸收情况不同,从而定性、定量测定水中的物质成分、含量和浓度情况,在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尤其是那些不饱和有机物对紫外光谱的吸收特别明显,所以,在水污染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该项技术测量水体对紫外光谱的吸收光谱,从而确定水体中的组成部分;现有技术中,大多数紫外监测装置都需要固定在地面或台面上使用,不便移动,中国专利CN202220774538.8公开了一种用于浮船站的管道式采配水装置,由于设置有四个相同大小的采水杯且采用连通器原理,可通过一次采水完成四次配水工作,但是四个采水杯中的浓度相同,无法通过一次采水的配制不同浓度的检测水样,检测效率较低,同时,由于采用连通器原理,各个采水杯的高度必须相同,无法独自控制各个采水杯的水样体积,自动化控制程度较低;另外,没有设置专用的清洗模块,整个装置清洗效果较差,会对后续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导致检测结果误差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方便移动的紫外监测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紫外检测装置不便移动、同时无法通过一次采水得到不同浓度的检测水样、检测效率低、自动化控制程度低、清洗效果差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方便移动的紫外监测装置,包括有机柜,所述机柜内设有采水单元、配水单元和紫外测样单元,其中:
[0005]所述采水单元包括有伸缩采水器和采水泵,所述采水单元用于将待检测水样输送至配水单元;所述采水泵通过第一管道连接有四通阀,所述伸缩采水器通过采水泵将待检测水样进行抽取;
[0006]所述配水单元包括有用于盛载去离子水的去离子水箱,所述去离子水箱通过第二管道连接有至少两个不同体积的采样杯,各所述采样杯用于存放待检测水样,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去离子水泵,用于将去离子水通入各所述采样杯中和待检测水样进行混合,进而使各所述采样杯中得到不同浓度的检测水样,各所述采样杯均通过第三管道和所述四通阀连通;
[0007]所述紫外测样单元包括紫外分光光度计,用于检测各所述采样杯不同浓度的检测水样,所述配水单元和所述紫外测样单元之间设置有第四管道,所述第四管道上还设置有测样泵,工作时,所述检测水样经所述第三管道并通过第四管道上的测样泵输入至所述紫外测样单元,所述第四管道还与所述四通阀连接,所述四通阀还与排水管道连接,所述机柜底部还设有自锁滚轮。
[0008]更进一步地,还包括有反冲洗过滤装置,所述反冲洗过滤装置包括有过滤主体,所述过滤主体上设有进水口、连接口和排水软管,所述进水口和外部反冲洗水箱连接,所述连接口和所述第二管道连通,所述排水软管和所述排水管道连接,清洗时,反冲洗水经第二管道输送至装置内形成回流后经所述过滤主体过滤收集回流中的残渣,随后污水和残渣从所述排水软管中排出。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机柜内由下至上平行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将所述机柜内部分为下舱体、中舱体和上舱体,所述测样单元位于所述上舱体内,所述配水单元位于所述中舱体内,所述采水单元位于所述下舱体内。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道上靠近所述水泵设有过滤装置。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有依次设置的0.45μm滤芯层、0.22μm滤芯层。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采样杯上下两端均设有用于流量控制的自控阀门。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紫外分光光度计内设有两端可连接细管的比色皿,所述比色皿一端连通所述第二管道,另一端连通所述第四管道。
[0014]更进一步地,所述采样杯的数量为2
‑
5个。
[0015]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管道和所述第四管道之间设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上连接有通气软管,所述通气软管向上延伸至所述机柜顶部固定。
[0016]总体而言,通过本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
[0017](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方便移动的紫外监测装置,设有机柜,机柜内设有采水单元、配水单元、紫外测样单元,由于采水单元设有伸缩采水器,可根据取水距离进行调整,便于取水;配水单元设有不同体积的采水杯,在采水杯中均加入等量的去离子水,就可以等到不同浓度的检测水样,一次采水就可实现不同浓度检测水样的配置,节约了检测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并且在机柜底部设有自锁滚轮,可方便移动至检测位置,通过自锁对整个装置进行固定,使用更加方便。
[0018](2)同时,在采水杯上下两端设有自控阀门,采水泵、去离子水泵、测样泵对各管道的流量单独进行控制,设有四通阀对各管道的连通情况进行切换,还设有排水管道,提高了紫外监测装置的自动化控制程度。
[0019](3)另外,机柜内部通过隔板进行分层,分为上舱体、中舱体和下舱体,将采水单元、配水单元、紫外采样单元单独安装,布局紧凑合理,方便后续检修维护。
[0020](4)而且,设有反冲洗过滤装置,可在检测装置内部形成回流,将管道内部进行清洗,避免因清洗效果较差对后续的检测效果产生影响,减少检测误差。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可方便移动的紫外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中各数字标记对应的结构为:1
‑
机柜,11
‑
第一隔板,12
‑
第二隔板,2
‑
自锁滚轮,3
‑
采水单元,31
‑
伸缩采水器,32
‑
采水泵,33
‑
第一管道,34
‑
四通阀,4
‑
配水单元,41
‑
去离子水箱,42
‑
第二管道,43
‑
采样杯,44
‑
第三管道,45
‑
第四管道,46
‑
自控阀门,47
‑
溢流部,48
‑
去离子水泵,49
‑
测样泵,5
‑
紫外测样单元,51
‑
比色皿,6
‑
排水管道7
‑
过滤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4]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方便移动的紫外监测装置,包括有机柜1,机柜1内设有采水单元3、配水单元4和紫外测样单元5,其中:
[0025]采水单元3包括有伸缩采水器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方便移动的紫外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柜(1),所述机柜(1)内设有采水单元(3)、配水单元(4)和紫外测样单元(5),其中:所述采水单元(3)包括伸缩采水器(31)和采水泵(32),所述采水单元(3)用于将待检测水样输送至所述配水单元(4);所述采水泵(32)通过第一管道(33)连接有四通阀(34),工作时,所述伸缩采水器(31)通过采水泵(32)将待检测水样进行抽取;所述配水单元(4)包括有用于盛载去离子水的去离子水箱(41),所述去离子水箱(41)通过第二管道(42)连接有至少两个不同体积的采样杯(43),各所述采样杯(43)用于存放待检测水样,所述第二管道(42)上设有去离子水泵(48),用于将去离子水通入各所述采样杯(43)中和待检测水样进行混合,进而使各所述采样杯(43)中得到不同浓度的检测水样,各所述采样杯(43)均通过第三管道(44)和所述四通阀(34)连通;所述紫外测样单元(5)包括紫外分光光度计,用于检测各所述采样杯(43)不同浓度的检测水样;所述配水单元(4)和所述紫外测样单元(5)之间设置有第四管道(45),所述第四管道(45)上还设置有测样泵(49),工作时,所述检测水样自所述采样杯(43)经所述第三管道(44)并通过第四管道(45)上的测样泵(49)输入至所述紫外测样单元(5)进行检测;所述第四管道(45)还与所述四通阀(34)连接,所述四通阀(34)还与排水管道(6)连接,所述机柜(1)底部还设有自锁滚轮(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方便移动的紫外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反冲洗过滤装置(8),所述反冲洗过滤装置包括有过滤主体,所述过滤主体上设有进水口(81)、连接口(82)和排水软管(83),所述进水口(81)和外部反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锦鹏,李兴祥,李誌林,毛娟,孔凡铭,陈俊璇,赵滋夏,闫洁浩,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