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基点位移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3035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基点位移传感器,还包括套管和与检测模块配套装配的钢丝绳,所述检测模块并排固定安装在壳体内,所述套管固定安装在壳体外部,所述钢丝绳一端与检测模块连接,另一端穿过套管与对应的检测基点连接,所述套管外端部设有密封仓,密封仓内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堵头,所述钢丝绳一端穿出于堵头,所述套管上设有多个锚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两个检测模块置于一个壳体内,在壳体顶部设置套管,套管通过锚爪安装在岩层孔道内,能够保证下方检测模块悬吊时的稳定性,套管内设置防水管,并且其顶部设置有用于填充黄油的密封仓,可以避免岩层中的水从钢丝绳上进入到壳体内,延长了内部元件的使用寿命。延长了内部元件的使用寿命。延长了内部元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基点位移传感器


[0001]本技术涉及矿用检测设备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多基点位移传感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常用的预测煤层沉降的方法主要是对矿井下支柱变形量进行预测,以判断煤层和岩石层沉降情况。而矿井支柱的变形需要人工测量,测量存在误差,由于数据的测量和计算监测需要人工进行,就会存在检测人员未巡视至该区域而该区域发生了位移和沉降未被监测到,存在监管盲区。而且数据不能实时传输至中央控制室自动计算输出结果,需要后续的人工测算才能知道位移是否发生,数据处理比较复杂,滞后性较为严重,不能实时反应出煤矿井下煤层的状态。
[0003]因此出现了用于检测沉降位移的传感器,其结构如图4所示,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将绳轮轴31及绳轮30向外抽出使锁紧轮34与齿套41分离,然后将钢丝绳的一端缠绕在绳轮30上,将钢丝绳的另一端则通过钻孔工艺将其穿过煤层与第一基点紧固连接,第二基点及对应检测模块20的钢丝绳连接方式与上述一致。当第一基点与第二基点之间的煤层B发生沉降时,第二基点2对应的检测模块20无变化,第一基点1对应的检测模块20发生变化,其装置内的钢丝绳拉伸带动绳轮30转动,通过锁紧轮34、齿套41、第一齿轮42、第二齿轮43、第三齿轮44、第四齿轮45将位移信息传递到数显单元50并通过第一数显轮51、第二数显轮55、第三数显轮59显示数值,同时,形变单元60内的弹簧片64发生形变,通过光纤将形变量传送到远程监测单元并在远程监测单元70的显示终端显示位移数值,从而实现煤层B沉降的现场及远程实时监测,当第二基点2以下的煤层B发生沉降时,第一基点1和第二基点2对应的检测模块20均会发生变化。
[0004]以上检测模块是分开设置的,其通常是直接通过钢丝绳悬吊在岩层下方位置,悬吊时检测模块很容易发生晃动,稳定性不高,且由于井下环境恶劣,存在潮湿和渗水的现象,因此岩层中的水很容易被钢丝绳引流到检测模块中,检测模块的元件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下,很容易被腐蚀,同时外界灰尘也容易进入到检测模块中,灰尘容易导致检测模块的元件之间发生磨损,以上均影响检测模块的使用寿命,因此我们提出多基点位移传感器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水防尘作用的多基点位移传感器。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基点位移传感器,包括壳体和至少两个用于检测断层位移的检测模块,还包括套管和与检测模块配套装配的钢丝绳,所述检测模块并排固定安装在壳体内,所述套管固定安装在壳体外部,所述钢丝绳一端与检测模块连接,另一端穿过套管与对应的检测基点连接,所述套管外端部设有密封仓,密封仓内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堵头,所述钢丝绳一端穿出于堵头,所述套管上设有多个锚
爪。
[0007]优选地,所述套管内部设有防水管,所述钢丝绳位于防水管内,所述密封仓内填充有黄油。
[0008]优选地,所述锚爪为扭力弹簧,所述套管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开口,所述扭力弹簧固定安装在防水管上,扭力弹簧两端分别穿出于对应位置的开口。
[0009]优选地,所述壳体外部固定安装有光纤防水接头。
[0010]优选地,所述套管一端通过密封套与壳体固定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套管和防水管均为钢管结构。
[0012]优选地,所述套管底部开设有排水孔。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4]本技术通过将两个检测模块置于一个壳体内,在壳体顶部设置套管,套管通过锚爪安装在岩层孔道内,能够保证下方检测模块悬吊时的稳定性,可以避免岩层中的水从钢丝绳上进入到壳体内,也能够避免灰尘进入,从而具有防尘和防潮的效果,能够有效避免壳体内部潮湿,延长了内部元件的使用寿命。套管内设置防水管,并且其顶部设置有用于填充黄油的密封仓,可以提高产品的防水防潮的效果和使用寿命,在套管底部设置排水孔,可以将渗入套管内的水或冷凝水排出。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是本技术一种多基点位移传感器的结构图;
[0017]图2是本技术套管的剖视图;
[0018]图3是本技术壳体的剖视图;
[0019]图4是现有技术中检测模块的结构图。
[0020]图中:1壳体、2光纤防水接头、3密封套、4套管、41防水管、42密封仓、43开口、5扭力弹簧、6堵头、7钢丝绳、8检测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2]参阅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基点位移传感器,包括壳体1和至少两个用于检测断层位移的检测模块8,检测模块8的结构图如图4所示,还包括套管4和两个钢丝绳7,本实施例中,检测模块8为两个,两个所述检测模块8并排固定安装在壳体1内,所述套管4固定安装在壳体1外部,两个所述钢丝绳7穿过套管4与对应检测模块8的检测端连接,此处检测端为现有技术中检测模块的绳轮(图4中标号30),通过钢丝绳7的伸缩来检测煤层的位移,整个检测模块8采用齿轮传动结构,通过煤层的位移带动钢丝绳3的拉伸从
而驱动齿轮转动并通过数显单元显示,能够实时显示煤层的位移情况,为避免岩层或巷道中的水进入壳体1内,所述套管4内部设有防水管41,所述钢丝绳7位于防水管41内,所述套管4外端部设有密封仓42,密封仓42内螺纹配合安装有堵头6,起到封堵作用,避免水进入到密封仓42,所述钢丝绳7另一端穿出于堵头6,与岩层内的被测基点连接,所述套管4上设有多个锚爪,套管4安装在岩层内,在安装套管4时,锚爪能够与岩层的孔道内壁卡合,从而提高套管4在孔道内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的检测模块为两个,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个。本技术的数显单元上设置的数字是用含有荧光剂的涂料涂制的。在壳体上、对应数显单元的位置设置有透明观察窗,方便现场观察。
[0023]进一步的,为避免岩层内水进入到密封仓42内,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仓42内填充有黄油,黄油能够起到封堵作用,避免水从孔道进入到防水管41内,且黄油也能够起到润滑钢丝绳7的作用,保证钢丝绳7能够顺利进行拉绳。
[0024]本实施例中,为保证锚爪的适配性,所述锚爪为扭力弹簧5,所述套管4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开口43,所述扭力弹簧5固定安装在防水管41上,扭力弹簧5两端分别穿出于对应位置的开口43,由于扭力弹簧5具有弹性,使得套管4安装在岩层孔道内时,扭力弹簧5的端部能够紧紧与孔道内壁贴合,保证套管4在孔道内的稳定性。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基点位移传感器,包括壳体和至少两个用于检测断层位移的检测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管和与检测模块配套装配的钢丝绳,所述检测模块并排固定安装在壳体内,所述套管固定安装在壳体外部,所述钢丝绳一端与检测模块连接,另一端穿过套管与对应的检测基点连接,所述套管外端部设有密封仓,密封仓内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堵头,所述钢丝绳一端穿出于堵头,所述套管上设有多个锚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基点位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内部设有防水管,所述钢丝绳位于防水管内,所述密封仓内填充有黄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秀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江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