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腰椎斜外侧入路的固定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2805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腰椎斜外侧入路的固定组件,安装在椎体的正侧部,包括锁定钢板和两个锁定螺钉,所述锁定钢板呈弯曲形与所述椎体贴合位置的弧形面贴合,所述锁定钢板上具有两个螺钉孔,两个所述螺钉孔呈纵向直线分布,两个所述锁定螺钉分别通过两个所述螺钉孔穿入所述椎体中,所述锁定螺钉的头部不打穿对侧皮质,所述锁定螺钉的尾部与所述锁定钢板远离所述椎体的一面平齐,所述锁定螺钉沿其轴线方向具有通孔,且所述通孔与所述锁定螺钉的侧部通过若干开孔连通。采用所述基于腰椎斜外侧入路的固定组件能够解决内固定松动和融合器下沉的问题,避免腰大肌激惹,进而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助于患者康复。有助于患者康复。有助于患者康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腰椎斜外侧入路的固定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腰椎骨水泥强化相关
,更准确的说涉及一种基于腰椎斜外侧入路的固定组件。

技术介绍

[0002]脊柱融合术是脊柱外科中最常用的外科技术之一,针对腰椎疾病适应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变化,治疗时可选择采用前路腰椎体间融合术(ALIF)、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PLIF)、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TLIF)、极外侧椎间融合术(XLIF)等。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脊椎微创技术不断发展,采用脊椎微创技术能够在保证临床疗效的同时减少创伤、术中出血、卧床休息时间及并发症,因此脊椎微创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斜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OLIF)应用最为普遍。
[0003]斜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在置入融合器后,可不加内固定,也可以采用侧路打钉或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的方式,若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则需更换体位行二次消毒和麻醉,延长手术时间。对于单节段患者采用侧路打钉是最优选择。然而,侧路因腰大肌发达,采用传统的钉棒系统,螺钉突出的尾帽和钉棒很容易造成腰大肌激惹。因此,亟需一种钉板系统来解决这个问题。
[0004]此外,随着斜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的普遍应用,其带来的并发症发生率也逐渐提高,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为融合器下沉,当融合器发生沉降时,相应椎体节段侧隐窝面积丢失严重,椎管矢状径再次变窄,后纵韧带张力减低,患者极易再次出现下肢神经症状。融合器下沉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目前多数学者普遍认同较低的骨密度值会增加融合器的下沉风险,尤其是严重的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小梁结构的稀疏导致椎体对螺钉的把持力大大减小。伴有骨质疏松的腰椎管狭窄病例,椎体强度不足,带来术后尚未完全融合的融合器与终板界面产生微动,长此以往,导致终板塌陷、融合器下沉概率增加。
[0005]为了防止融合器下沉,需要保证内固定和终板的强度。现有技术中还有采用侧路钉棒系统的方式,现有的侧路钉棒系统通常是从椎体的侧方进行固定,其进钉点为从椎体的右侧方进入,打入椎体内,从椎体的左侧方穿出;或从椎体的左侧方进入,打入椎体内,从椎体的右侧方穿出。这种固定方式通常存在螺钉突出尾帽和钉棒造成的腰大肌激惹。其次侧路螺钉钉棒系统稳定性不强,容易出现融合器移位,影响手术疗效,因此,有时需要附加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即从人字脊顶点处进钉,沿着椎弓根方向打入椎体中。由于腰椎斜外侧入路的手术体位是侧卧位,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通常需要俯卧位,这就要求更换体位行二次消毒和麻醉,延长手术时间和扩大医源性创伤,极不方便。现有的钉道强化和椎体强化通常是通过侧路融合的基础上一期或二期行后路椎弓根螺钉骨水泥强化治疗,或者拧出螺钉后在直视下于上下椎体钉道内灌注骨水泥,再拧入螺钉。前者有同上述后路手术的弊端。后者则需反复拧出螺钉造成钉道破坏。
[0006]综上,本领域需要一种能够避免内固定松动和融合器下沉,避免造成腰大肌激惹,提高稳定性,减少手术时间的固定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腰椎斜外侧入路的固定组件,包括锁定钢板和两个锁定螺钉,锁定钢板安装在椎体正侧方,锁定螺钉穿过锁定钢板后穿入椎体,且锁定螺钉不打穿对侧皮质,锁定螺钉完全拧入后尾帽与锁定钢板齐平,锁定螺钉中空,以解决内固定松动及融合器下沉的问题,同时避免造成腰大肌激惹。
[000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腰椎斜外侧入路的固定组件,安装在椎体的正侧部,包括锁定钢板和两个锁定螺钉,所述锁定钢板呈弯曲形与所述椎体贴合位置的弧形面贴合,所述锁定钢板上具有两个螺钉孔,两个所述螺钉孔呈纵向直线分布,一个所述螺钉孔位于另一个所述螺钉孔上方,两个所述锁定螺钉分别通过两个所述螺钉孔穿入所述椎体中,且当所述锁定螺钉完全穿入所述椎体中后,所述锁定螺钉的头部不打穿对侧皮质,所述锁定螺钉的尾部与所述锁定钢板远离所述椎体的一面平齐,所述锁定螺钉沿其轴线方向具有通孔,且所述通孔与所述锁定螺钉的侧部通过若干开孔连通。
[0009]优选地,所述锁定钢板的边角处为圆弧形。
[0010]优选地,所述椎体具有上位椎体前缘和下位椎体前缘,上方的所述螺钉孔位于所述上位椎体前缘下方1/3处,下方的所述螺钉孔位于所述下位椎体前缘上方1/3处。
[0011]优选地,所述锁定钢板的尺寸为20mm*40mm*5mm。
[0012]优选地,所述螺钉孔内壁上具有螺钉孔螺纹;所述锁定螺钉具有钉体和尾帽,所述通孔穿透所述钉体和尾帽;所述尾帽外侧具有尾帽螺纹,所述尾帽安装在所述螺钉孔内部,所述尾帽螺纹与所述螺钉孔螺纹啮合。
[0013]优选地,所述尾帽远离所述钉体的一端为尾部,当所述尾帽完全旋入所述螺钉孔内部时,所述尾部与所述锁定钢板远离所述椎体的一面平齐。
[0014]优选地,所述钉体外表面上沿远离所述尾帽的方向依次具有近端螺纹和远端螺纹,所述远端螺纹的螺纹螺距大于所述近端螺纹的螺纹螺距。
[0015]优选地,所述近端螺纹的螺纹螺距为1mm。
[0016]优选地,所述远端螺纹的螺纹螺距为3mm。
[0017]优选地,所述钉体上均匀分布9个开孔,所述开孔与所述通孔连通。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基于腰椎斜外侧入路的固定组件的优点在于:采用所述基于腰椎斜外侧入路的固定组件能够解决内固定松动和融合器下沉的问题,可通过单一方向和体位进行,且能够避免腰大肌激惹,进而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助于患者康复;所述基于腰椎斜外侧入路的固定组件稳定性更强,融合器不易移位,无需附加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有助于减少手术时间和医源性创伤;所述基于腰椎斜外侧入路的固定组件中的锁定螺钉采用中空设计,骨水泥可以通过中空通道灌入后进入椎体内,无需反复拧入拧出螺钉,有助于减少手术时长。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种基于腰椎斜外侧入路的固定组件安装与椎体结合安装的剖面图。
[0021]如图2所示为所述锁定钢板设置在椎体侧部的示意图。
[0022]如图3所示为所述锁定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如图4所示为所述锁定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0024]如图5所示为所述锁定螺钉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一种基于腰椎斜外侧入路的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腰椎斜外侧入路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安装在椎体的正侧部,包括锁定钢板和两个锁定螺钉,所述锁定钢板呈弯曲形与所述椎体贴合位置的弧形面贴合,所述锁定钢板上具有两个螺钉孔,两个所述螺钉孔呈纵向直线分布,一个所述螺钉孔位于另一个所述螺钉孔上方,两个所述锁定螺钉分别通过两个所述螺钉孔穿入所述椎体中,且当所述锁定螺钉完全穿入所述椎体中后,所述锁定螺钉的头部不打穿对侧皮质,所述锁定螺钉的尾部与所述锁定钢板远离所述椎体的一面平齐,所述锁定螺钉沿其轴线方向具有通孔,且所述通孔与所述锁定螺钉的侧部通过若干开孔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腰椎斜外侧入路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钢板的边角处为圆弧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腰椎斜外侧入路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椎体具有上位椎体前缘和下位椎体前缘,上方的所述螺钉孔位于所述上位椎体前缘下方1/3处,下方的所述螺钉孔位于所述下位椎体前缘上方1/3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腰椎斜外侧入路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钢板的尺寸为20mm*40mm*5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义杰姜为民陈唐亦横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