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2508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桩,包括桩体和开设在地面上的桩洞,所述桩体插接在桩洞内,所述桩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桩头,所述桩体底部设置有膨胀套筒,且膨胀套筒插接在桩洞内,所述桩体的内部设置有挤压件,所述桩体的侧面开设有滑孔,所述滑孔内活动连接有钉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原有桩体的基础上,添设膨胀套筒、挤压件、钉子等部件,利用桩头的挤压能够将膨胀套筒挤压破拆在桩体表面,利用挤压件和钉子能够钉住膨胀套筒,从而能够在桩体在插入时光滑易入,在插入完成后,使膨胀套筒固定在桩体的表面,能够使桩体更加稳定紧实地与泥土接触,从而使桩体抓地力好,也更加稳定,桩体自身不容易沉降,使地基不易沉降。使地基不易沉降。使地基不易沉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桩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桩。

技术介绍

[0002]在现代建筑中,建筑地基均需要由地基桩构成,其通常结构是,由几根深入大地的混凝土柱体桩共同支承起一个承台,构成建筑物的一个支承单元在建筑桩的构建过程中,建筑工程桩的使用很重要,目前的建筑桩是一种建筑器械,使用时需要将建筑桩打入土壤中作为建筑的底部支撑物。
[0003]在建筑桩的构建过程中,基本构建理念是,通过建筑桩支承建筑物,使建筑物不会沉降,目前的施工中,将桩孔打至足够深后,便可认为桩孔底部具有足够的坚硬度,可以支承建筑物,因此,通过灌注或预制桩的方式,在桩孔内成桩,即可构建出建筑物支承单元。因此现有建筑预制桩形态为光滑的柱体结构,此种结构在入土后的稳定性不够,在抓地的牢度性上也有欠缺,自身容易沉降,进而影响到地基的稳定,因此如何保持光滑的柱体入土的情况下,又能够在插入后增加柱体与土壤的摩擦力是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桩,包括桩体(1)和开设在地面上的桩洞(2),所述桩体(1)插接在桩洞(2)内,所述桩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桩头(3),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底部设置有膨胀套筒(4),且膨胀套筒(4)插接在桩洞(2)内,所述桩体(1)的内部设置有挤压件(5),所述桩体(1)的侧面开设有滑孔(6),所述滑孔(6)内活动连接有钉子(7),所述挤压件(5)与钉子(7)对应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套筒(4)包括筒体(401),所述筒体(401)放置在桩洞(2)内,所述筒体(401)的表面竖向设置有多条分裂线(40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琦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中联创汇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