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大批量汽凝冰模拟月壤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2377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空间探测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大批量汽凝冰模拟月壤制备装置,解决传统模拟月壤制备过程中存在水蒸气干扰以及水分不均一的问题。它包括端部阻水箱及顶部箱体组件、覆膜组件、冷媒产生系统、水汽产生系统、收集系统、载气流量控制及温湿度检测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水汽输送系统和冷媒输送系统,端部阻水箱及顶部箱体组件用于接收收集系统溢流的冷媒并在覆膜组件的进料口处形成无水环境,覆膜组件用于预冷并排空空气后将水汽产生系统输送来的水汽以及冷媒产生系统输送来的冷媒与模拟月壤原料一同搅拌,收集系统用于承装汽凝冰模拟月壤成品。它主要用于制备模拟月壤。壤。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大批量汽凝冰模拟月壤制备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空间探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大批量汽凝冰模拟月壤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汽凝冰模拟月壤制备过程中,是使用烘箱烘干后的模拟月壤,将其盛装在铝盒中,预冷之后,在冷环境中使用加湿器或简易水汽发生器将超纯水以水汽的方式与模拟月壤表面进行水汽吸附,制备相应含水率的模拟月壤,但该方法存在水汽发生时吸附冷环境中的水蒸气与模拟月壤颗粒吸附,影响相应含水率的准确度,无法排除空气中水蒸气因素的干扰,对于研究真实月壤存在一定的偏差。
[0003]传统模拟月壤成品的水分均一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用于大批量汽凝冰模拟月壤制备装置,以解决传统模拟月壤制备过程中存在水蒸气干扰以及水分不均一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大批量汽凝冰模拟月壤制备装置,包括端部阻水箱及顶部箱体组件、覆膜组件、冷媒产生系统、水汽产生系统、收集系统、载气流量控制及温湿度检测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水汽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大批量汽凝冰模拟月壤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端部阻水箱及顶部箱体组件(1)、覆膜组件、冷媒产生系统(3)、水汽产生系统(4)、收集系统(5)、载气流量控制及温湿度检测系统(6)、数据采集系统(7)、水汽输送系统(8)和冷媒输送系统(9),所述覆膜组件容置在端部阻水箱及顶部箱体组件(1)内,所述冷媒产生系统(3)的输出端经冷媒输送系统(9)与覆膜组件相连,所述收集系统(5)设置在覆膜组件下端用于接收覆膜组件制备好的汽凝冰模拟月壤,所述水汽产生系统(4)的输出端经水汽输送系统(8)与覆膜组件相连,所述水汽输送系统(8)和冷媒输送系统(9)均与载气流量控制及温湿度检测系统(6)电性连接,所述载气流量控制及温湿度检测系统(6)和覆膜组件均与数据采集系统(7)电性连接;所述端部阻水箱及顶部箱体组件(1)用于接收收集系统(5)溢流的冷媒并在覆膜组件的进料口(20)处形成无水环境,所述覆膜组件用于预冷并排空空气后将水汽产生系统(4)输送来的水汽以及冷媒产生系统(3)输送来的冷媒与模拟月壤原料一同搅拌,所述收集系统(5)用于接收冷媒产生系统(3)输送来的冷媒冷却自身后承装汽凝冰模拟月壤成品,所述数据采集系统(7)用于采集水汽输送系统(8)和冷媒输送系统(9)的信号传递给数据采集系统(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批量汽凝冰模拟月壤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阻水箱及顶部箱体组件(1)包括氮气输送口(10)、顶部箱体(13)、阻水箱(14)和投料窗(15),所述顶部箱体(13)上端设置阻水箱(14),所述阻水箱(14)上端面上设有开口并在开口内设置投料窗(15),所述阻水箱(14)一侧侧壁上设置氮气输送口(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大批量汽凝冰模拟月壤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组件还包括覆膜罐(2)、隔料板(21)、溢流瓶(22)、水汽输送组件(23)、进气管路、绞龙及绞龙轴(26)、液氮通路(27)、底部刮板(28)、卸料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覆膜罐(2)上端设置进料口(20),所述进料口(20)与阻水箱(14)上端面开口相连通,所述进料口(20)内滑动设置隔料板(21),所述覆膜罐(2)一侧侧壁与溢流瓶(22)连通,所述覆膜罐(2)上设置多个进气管路,每个所述进气管路内设置用于控制水汽流量的水汽输送组件(23),所述绞龙及绞龙轴(26)保持同轴的转动连接在覆膜罐(2)内,所述绞龙及绞龙轴(26)转动时将物料向上带动,所述覆膜罐(2)侧壁上设有液氮通路(27),所述绞龙及绞龙轴(26)下端设置底部刮板(28),所述覆膜罐(2)下端卸料口处设置卸料组件,所述绞龙及绞龙轴(26)上端与驱动组件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大批量汽凝冰模拟月壤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链轮(11)、伺服电机(12)、第二链轮(24)和链条(25),所述绞龙及绞龙轴(26)上端与第二链轮(24)相连,所述第二链轮(24)通过链条(25)与第一链轮(11)相连,所述第一链轮(11)与伺服电机(12)的转动端相连,所述伺服电机(12)与数据采集系统(7)电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钧跃张伟伟姜生元田野苏小波孙雁彬张嘉航侯建飞韩宇龙肖文韬迟关心王振龙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商业大学四川波凡同创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