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污型针式瓷绝缘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2375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针式瓷绝缘子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抗污型针式瓷绝缘子,包括:套筒,安装孔,开设在套筒的圆心位置,防护装置,设置在套筒的外壁,通过在绝缘子本体底部设置裙边弧形环槽、筒形环槽、底部环槽可以避免雨水浸湿绝缘子本体表面形成通路,从而降低发生污闪的概率,且由于内凹设置也较难附着灰尘,通过将套筒套设在需要安装的位置,通过转动固定螺母抵住安装位置的外壁,进行固定,通过支撑弹簧的弹力推动限位杆进入环形限位槽进行限位以避免固定螺母松动,以增加固定的稳定性,需要拆卸时按压推杆使限位杆接触到通槽内壁,受到挤压缩回以解除限位,以方便拆卸。以方便拆卸。以方便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污型针式瓷绝缘子


[0001]本技术涉及针式瓷绝缘子
,具体为一种抗污型针式瓷绝缘子。

技术介绍

[0002]绝缘子应具有足够的绝缘强度和机械强度,在运行中不但要承受工作电压、过电压的作用,同时对化学杂质的侵蚀应具有足够的抗御能力,并能适应气温变化和周围环境的影响。针式普通陶瓷绝缘子瓷件和铸钢是用水泥胶合剂胶在一起,瓷件的表面涂有一层釉,以提高绝缘子的绝缘性能,铸钢和瓷件胶合处胶合剂的表面涂上防潮剂,现有技术如公开号:CN212209066U中存在以下不足的问题:
[0003]但是现有技术,由于绝缘子处于户外安装,表面容易附着灰尘等杂质下雨天时容易发生污闪,污闪是指电气设备绝缘表面附着的污秽物在潮湿条件下,其可溶物质逐渐溶于水,在绝缘表面形成一层导电膜,使绝缘子的绝缘水平大大降低,在电力场作用下出现的强烈放电现象,由此提出一种抗污型针式瓷绝缘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污型针式瓷绝缘子。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污型针式瓷绝缘子,包括:
[0008]套筒;
[0009]安装孔,开设在套筒的圆心位置;
[0010]防护装置,设置在套筒的外壁;
[0011]防护装置包括:
[0012]绝缘子本体,固定套设在套筒的外壁;
[0013]裙边弧形环槽,开设在绝缘子本体裙边底部的位置。
[0014]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防护装置还包括:
[0015]筒形环槽,开设在绝缘子本体的底部接近套筒的位置。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通过设置筒形环槽可以避免雨水浸湿绝缘子本体表面形成通路,从而降低发生污闪的概率,且由于内凹设置也较难附着灰尘。
[0017]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
[0018]固定装置,设置在套筒顶部位置的外壁;
[0019]固定装置包括:
[0020]固定环,固定套设在套筒顶部位置的外壁;
[0021]螺纹孔,开设在套筒与固定环连接处;
[0022]固定螺母,螺纹连接在螺纹孔的内壁。
[002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固定装置还包括:
[0024]环形限位槽,开设在固定环的内壁;
[0025]空腔,开设在固定螺母的内部;
[0026]推杆,设置在空腔的内部,且一端贯穿固定螺母螺帽的位置延伸至外部并滑动连接;
[0027]固定弹簧,一端固定连接推杆处于空腔内部的一端,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空腔的内壁;
[0028]两处通槽,分别开设在固定螺母对应环形限位槽的位置;
[0029]两根限位杆,分别铰接在推杆接近固定弹簧一端的两侧;
[0030]支撑弹簧,一端铰接在限位杆远离推杆的一端,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推杆的外壁。
[003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可以避免固定螺母因外力松动。
[003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螺母处于安装孔内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弧形防滑垫。
[003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通过设置弧形防滑垫增加摩擦力,使得固定时更加稳定。
[0034]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绝缘子本体的底部开设有底部环槽。
[003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通过设置底部环槽可以避免雨水浸湿绝缘子本体表面形成通路,从而降低发生污闪的概率,且由于内凹设置也较难附着灰尘。
[0036](三)有益效果
[003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污型针式瓷绝缘子,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38]1、该一种抗污型针式瓷绝缘子,通过在绝缘子本体底部设置裙边弧形环槽、筒形环槽、底部环槽可以避免雨水浸湿绝缘子本体表面形成通路,从而降低发生污闪的概率,且由于内凹设置也较难附着灰尘。
[0039]2、该一种抗污型针式瓷绝缘子,通过将套筒套设在需要安装的位置,通过转动固定螺母抵住安装位置的外壁,进行固定,通过支撑弹簧的弹力推动限位杆进入环形限位槽进行限位以避免固定螺母松动,以增加固定的稳定性,需要拆卸时按压推杆使限位杆接触到通槽内壁,受到挤压缩回以解除限位,以方便拆卸。
附图说明
[004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41]图1为本技术一种抗污型针式瓷绝缘子主视图;
[0042]图2为本技术一种抗污型针式瓷绝缘子剖面正视图;
[0043]图3为本技术一种抗污型针式瓷绝缘子固定螺母剖视图。
[0044]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1、套筒;101、安装孔;2、防护装置;201、绝缘子本体;202、裙边弧形环槽;203、底部环槽;204、筒形环槽;3、固定装置;301、固定环;302、螺纹孔;303、固定螺母;304、环形限位槽;3031、空腔;3032、推杆;3033、固定弹簧;3034、通槽;3035、限位
杆;3036、支撑弹簧;3037、弧形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6]实施例1
[0047]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污型针式瓷绝缘子,包括:套筒1;安装孔101,开设在套筒1的圆心位置;防护装置2,设置在套筒1的外壁;防护装置2包括:绝缘子本体201,固定套设在套筒1的外壁;裙边弧形环槽202,开设在绝缘子本体201裙边底部的位置,筒形环槽204,开设在绝缘子本体201的底部接近套筒1的位置,通过设置筒形环槽204、底部环槽203、裙边弧形环槽202可以避免雨水浸湿绝缘子本体201表面形成通路,从而降低发生污闪的概率,且由于内凹设置也较难附着灰尘。
[0048]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绝缘子本体201底部设置裙边弧形环槽202、筒形环槽204、底部环槽203可以避免雨水浸湿绝缘子本体201表面形成通路,从而降低发生污闪的概率,且由于内凹设置也较难附着灰尘。
[0049]实施例2
[0050]如图1

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固定装置3,设置在套筒1顶部位置的外壁;固定装置3包括:固定环301,固定套设在套筒1顶部位置的外壁;螺纹孔302,开设在套筒1与固定环301连接处;固定螺母303,螺纹连接在螺纹孔302的内壁,固定装置3还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污型针式瓷绝缘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1);安装孔(101),开设在套筒(1)的圆心位置;防护装置(2),设置在套筒(1)的外壁;防护装置(2)包括:绝缘子本体(201),固定套设在套筒(1)的外壁;裙边弧形环槽(202),开设在绝缘子本体(201)裙边底部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污型针式瓷绝缘子,其特征在于,防护装置(2)还包括:筒形环槽(204),开设在绝缘子本体(201)的底部接近套筒(1)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污型针式瓷绝缘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装置(3),设置在套筒(1)顶部位置的外壁;固定装置(3)包括:固定环(301),固定套设在套筒(1)顶部位置的外壁;螺纹孔(302),开设在套筒(1)与固定环(301)连接处;固定螺母(303),螺纹连接在螺纹孔(302)的内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污型针式瓷绝缘子,其特征在于,固定装置(3)还包括:环形限位槽(304),开设在固定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定春彭友连廖伟荣
申请(专利权)人:萍乡电瓷厂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