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针型透析管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2293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胸针型透析管固定器,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胸针件、两个夹持组件、限位组件,胸针件的中央设有支撑块,两个夹持组件对称设置并分别滑动连接于胸针件的两侧,两个夹持组件的内侧均与胸针件弹性连接,限位组件滑动且弹性连接于胸针件的一端,限位组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夹持组件的一端抵接,夹持组件上设有夹持块,夹持块与支撑块对齐,按压夹持组件能够使得夹持块朝向支撑块进行滑动,并在限位组件的抵接下维持在滑动后的位置,以夹持外部透析管;本胸针型透析管固定器小巧便捷,方便患者固定在自身衣物上,且能够稳固的对透析管进行夹持,便于患者使用。便于患者使用。便于患者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胸针型透析管固定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胸针型透析管固定器。

技术介绍

[0002]肾脏过滤血液,去掉废弃的物质。如果肾功能衰竭,废物在体内累积,最终会毒害人体,肾透析又称人工肾,也有人叫血液透析法或洗肾,血液透析一般需要血液流出的出液管和血液进入人体的出液管,目前的血液透析时管路一般是依靠医用胶布进行固定,现有的固定方式会出现两种问题:1、在患者使用透析机之后用止血钳将导管固定在床单上,一些不适应透析的老人家则会经常翻身,或随意移动自己的身体,一旦幅度过大,容易导致导管牵拉脱出;2、透析过程中,常规止血钳前段预留导管较前,医护人员会用胶布再次进行U形固定,但是,由于每个患者衣服的材质不同,胶布很容易出现脱落,患者侧向导管由于导管重力的缘故容易导致导管外移,时间久了容易造成导管脱出。现有的这两种方法均不能很好的将透析管进行固定,而现有的固定装置极大较为固定单一,不便于患者便捷使用。
[0003]为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胸针型透析管固定器来为患者提供一个轻便且能够稳固固定透析管的夹持器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胸针型透析管固定器来为患者提供一个轻便且能够稳固固定透析管的夹持器具。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技术提出一种胸针型透析管固定器,包括胸针件、两个夹持组件、限位组件,所述胸针件的中央设有支撑块,两个所述夹持组件对称设置并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胸针件的两侧,两个所述夹持组件的内侧均与所述胸针件弹性连接,所述限位组件滑动且弹性连接于所述胸针件的一端,所述限位组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夹持组件的一端抵接,所述夹持组件上设有夹持块,所述夹持块与所述支撑块对齐,按压所述夹持组件能够使得所述夹持块朝向所述支撑块进行滑动,并在所述限位组件的抵接下维持在滑动后的位置,以夹持外部透析管。
[0007]进一步的,所述夹持块上设有第一半槽,所述支撑块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半槽,两个所述第一半槽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半槽一一对应并对齐。
[0008]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按压件、两个第一弹性件,所述夹持块设置于所述按压件上,所述按压件与所述胸针件的一侧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均与所述按压件的一侧抵接,两个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均与所述胸针件抵接,所述按压件的一端与所述限位组件的一端抵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胸针件的两侧均设有滑动槽,所述按压件一部分收容于所述滑动槽内并与所述滑动槽的槽壁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弹性件均收容于所述滑动槽内且一端与所述滑动槽的底壁抵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按压件的一侧设有用于按压的按压凸台。
[0011]进一步的,所述按压凸台的表面设有多个依次排列的防滑凸起结构。
[0012]进一步的,所述按压件的一端设有摩擦部,所述摩擦部靠近所述滑动槽的槽壁,所述限位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摩擦部抵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抵接架、第二弹性件,所述抵接架与所述胸针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胸针件抵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胸针件抵接,所述抵接架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胸针件并延伸至所述滑动槽内且分别与两个所述摩擦部抵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胸针件上设有第一放置槽、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与所述第二放置槽导通,所述抵接架一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一放置槽内,所述抵接架上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延伸至所述第二放置槽内,所述第二弹性件收容于所述第二放置槽内,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抵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放置槽的槽壁抵接。
[0015]进一步的,所述抵接架上设有用于拉动的拉动板,所述拉动板凸出于所述胸针件。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采用胸针作为对外固定的结构,并采用两个夹持组件分别对透析管进夹持固定的方式进行固定,小巧便捷,便于患者稳固地固定透析管;在对透析管进行固定前,先将胸针件扣在患者的胸前,此时两个夹持组件均处于打开状态,即远离支撑块的状态,在对透析管进行固定时,则将透析管放置在夹持块与支撑块之间,然后按压夹持组件,此时夹持块则朝向支撑块的方向进行滑动并将透析管进行夹紧,在限位组件的弹性抵接作用下,夹持组件则维持在了夹持透析管的位置上,在需要将透析管进行取出时,则向上拉动限位组件,此时限位组件则脱离与夹持组件的抵接,夹持组件则在弹性作用下撑开并复位,夹持块与支撑块则不再夹持透析管,透析管则能够被取下;综上所述,本胸针型透析管固定器小巧便捷,方便患者固定在自身衣物上,且能够稳固的对透析管进行夹持,便于患者使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胸针型透析管固定器的分解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胸针型透析管固定器的整体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胸针型透析管固定器的剖视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胸针型透析管固定器的另一角度剖视图;
[0022]图5为本技术的胸针型透析管固定器的抵接架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的胸针型透析管固定器的按压件示意图;
[0024]图7为图1标号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如下:
[0026]胸针件1,支撑块11,第二半槽111,滑动槽12,第一放置槽13,第二放置槽14;
[0027]夹持组件2,夹持块21,第一半槽211,按压件22,按压凸台221,防滑凸起结构2211,摩擦部222,第一弹性件23;
[0028]限位组件3,抵接架31,支撑板311,拉动板312,第二弹性件32。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更加清楚完整的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0]请参考图1

图7,本技术提出一种胸针型透析管固定器,包括胸针件1、两个夹持组件2、限位组件3,胸针件1的中央设有支撑块11,两个夹持组件2对称设置并分别滑动连接于胸针件1的两侧,两个夹持组件2的内侧均与胸针件1弹性连接,限位组件3滑动且弹性连接于胸针件1的一端,限位组件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夹持组件2的一端抵接,夹持组件2上设有夹持块21,夹持块21与支撑块11对齐,按压夹持组件2能够使得夹持块21朝向支撑块11进行滑动,并在限位组件3的抵接下维持在滑动后的位置,以夹持外部透析管。
[0031]在本实施方式中:
[0032]胸针件1用于固定在患者的衣物上,其背部设有回形针,胸针件1的底部还设有就诊牌15,就诊牌15用于书写记录患者的就诊信息,以便于医护人员进行识别;
[0033]支撑块11用于与夹持块21配合夹持透析管;
[0034]夹持组件2用于按压夹持透析管;
[0035]夹持块21用于为夹持组件2提供一个与支撑块11配合夹持透析管的结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针型透析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胸针件、两个夹持组件、限位组件,所述胸针件的中央设有支撑块,两个所述夹持组件对称设置并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胸针件的两侧,两个所述夹持组件的内侧均与所述胸针件弹性连接,所述限位组件滑动且弹性连接于所述胸针件的一端,所述限位组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夹持组件的一端抵接,所述夹持组件上设有夹持块,所述夹持块与所述支撑块对齐,按压所述夹持组件能够使得所述夹持块朝向所述支撑块进行滑动,并在所述限位组件的抵接下维持在滑动后的位置,以夹持外部透析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针型透析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块上设有第一半槽,所述支撑块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半槽,两个所述第一半槽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半槽一一对应并对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针型透析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按压件、两个第一弹性件,所述夹持块设置于所述按压件上,所述按压件与所述胸针件的一侧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均与所述按压件的一侧抵接,两个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均与所述胸针件抵接,所述按压件的一端与所述限位组件的一端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胸针型透析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胸针件的两侧均设有滑动槽,所述按压件一部分收容于所述滑动槽内并与所述滑动槽的槽壁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弹性件均收容于所述滑动槽内且一端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深圳市南山区蛇口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