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方法、模组、智能门锁、控制器及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3742198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脸识别方法、模组、智能门锁、控制器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人脸识别控制器执行的以下步骤:定时产生休眠唤醒信号,将处于断电状态的红外光源和光电二极管切换至通电状态,通过红外光源和光电二极管进行测距以获取测距结果;在测距结果为有人靠近时,将处于断电状态的DSP单元和摄像头切换至通电状态,通过红外光源、DSP单元和摄像头进行人脸识别以获取人脸识别结果;在人脸识别结果为比对成功时,唤醒预设功能主板并将人脸识别结果发送至预设功能主板,将红外光源、光电二极管、DSP单元和摄像头切换至断电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降低了成本,提升了人脸识别的响应速度和用户体验,也降低了功耗。也降低了功耗。也降低了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脸识别方法、模组、智能门锁、控制器及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人脸识别
,尤其涉及一种人脸识别方法、模组、智能门锁、控制器及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智能门锁的快速发展,部分智能门锁可以在人靠近门一定距离内自动启动人脸识别,进而根据人脸识别结果实现自动开锁,带来极大便利性。
[0003]现有技术中,往往是由测距仪在一个固定的距离范围内持续检测人体信号,在检测到人体信号时唤醒主板,而主板被唤醒之后给人脸识别模组上电以使其与主板进行通讯,进而通过人脸识别模组的摄像头采集与人体信号对应的人脸进行人脸比对,主板根据比对结果对门进行开锁和锁定操作。该方案的不足之处在于:首先,该方案中的测距仪以及人脸识别模组所用的摄像头需要在智能门锁的面板上分别开孔,分别开孔使得门锁结构复杂并且影响外观;其次,测距仪以及人脸识别模组需要通过不同的单片机进行分别控制,同时,测距仪需要一个光源,人脸识别模组的摄像头拍摄时也需要一个光源,因此两个单片机和两个光源的设置使得成本较高,比较浪费;再次,每一次的人脸识别过程均需要经过测距仪唤醒主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人脸识别控制器执行的以下步骤:定时产生休眠唤醒信号,将处于断电状态的红外光源和光电二极管切换至通电状态,并通过所述红外光源和所述光电二极管进行测距,以获取测距结果;在所述测距结果为有人靠近时,将处于断电状态的DSP单元和摄像头切换至通电状态,并通过所述红外光源、所述DSP单元和所述摄像头进行人脸识别,以获取人脸识别结果;在所述人脸识别结果为比对成功时,唤醒预设功能主板,并将所述人脸识别结果发送至所述预设功能主板之后,将所述红外光源、所述光电二极管、所述DSP单元和所述摄像头切换至断电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测距结果之后,包括:在所述测距结果为无人靠近时,将所述红外光源和所述光电二极管切换至断电状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人脸识别结果之后,还包括:在所述人脸识别结果为比对失败时,将所述红外光源、所述光电二极管、所述DSP单元和所述摄像头切换至断电状态。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红外光源、所述DSP单元和所述摄像头进行人脸识别,以获取人脸识别结果,包括:控制所述红外光源进行补光;控制所述摄像头拍摄待检测图像;控制所述DSP单元读取所述待检测图像中的人脸图像,并将所述人脸图像处理成人脸特征值,与录入的模板集中的各目标人脸模板进行匹配;所述模板集中包括至少一个目标人脸模板;在所述人脸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刚黄臣杨云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