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基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21721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消防设施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消防基站,包括基站箱外壳体,基站箱外壳体四个侧面均设有开关门;基站箱外壳体内部空间由A向隔板、B向隔板和D向隔板分隔为A区、B区、C区、D区四个区域,每个区对应面向基站箱外壳体的一个侧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布置合理,集成度高,集消防服、消防水龙带等消防救援装备、逃生设备资源集中化放置,可固定、可移动,适合应用于船舶修造企业作业现场,大型综合建筑体范围,人员密集型场所等。员密集型场所等。员密集型场所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消防基站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消防基站,属于消防设施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社会上使用的消防器材放置箱布置简单,器材单一,各消防设施、器材未集中存放管理,遇火情事件不能快速、便捷、有效的获取消防器材实施消防及对人员施救。如专利CN216777787U: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力基站消防装置,结构简单,可存放消防设施少;CN215900811U:一种多功能消防箱,虽比上述专利可存放物品多,但一些重要的消防设施和消防服等仍能妥善存放,使用环境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消防基站,该消防基站布置合理,集成度高,集消防服、消防水龙带等消防救援装备、逃生设备资源集中化放置,可固定、可移动,适合应用于船舶修造企业作业现场,大型综合建筑体范围,人员密集型场所等。
[0004]本技术所述的消防基站,包括基站箱外壳体,基站箱外壳体四个侧面均设有开关门;基站箱外壳体内部空间由A向隔板、B向隔板和D向隔板分隔为A区、B区、C区、D区四个区域,每个区对应面向基站箱外壳体的一个侧面。
[0005]A向隔板、B向隔板和D向隔板将基站箱外壳体内部空间分隔为四个区,四个区分别放置不同的消防器材,集消防服、消防水龙带等消防救援装备、逃生设备资源集中化放置;且本消防基站可以根据需要搬运至指定位置,可存放的消防设施齐全,可以应对相对较大的消防场面,适合应用于船舶修造企业作业现场,大型综合建筑体范围,人员密集型场所等。
[0006]优选的,所述的D向隔板分隔两端分别与基站箱外壳体连接固定,A向隔板一端与D向隔板固定,另一端与基站箱外壳体连接固定,B向隔板一端与A向隔板固定,另一端与基站箱外壳体连接固定;D向隔板与三个方向的基站箱外壳体围成D区,A向隔板、D向隔板和两个方向的基站箱外壳体围成A区,B向隔板、A向隔板和两个方向的基站箱外壳体围成B区,A向隔板、B向隔板、D向隔板和一个方向的基站箱外壳体围成C区。A向隔板、B向隔板、D向隔板合理安装将基站箱外壳体内部空间充分利用,既可以放置大体积的消防器材也可以放置小体积的消防器材,消防器材集成化程度高。
[0007]优选的,所述的A区内A向隔板一侧从上到下依次固定有帽钩、上衣架和裤架,上衣架和裤架均通过连接杆与A向隔板固定,A向隔板另一侧由上到下设有多个器材挂钩。上衣架和裤架与A向隔板之间设有间隙,可以方便挂衣服,并且上衣架和裤架与A向隔板之间是固定连接,在取用消防衣时,上衣架和裤架不会被衣服带走,避免浪费取用人的时间;消防靴和氧气呼吸器可以摆放在A区底面上空白位置;多个器材挂钩一般用于悬挂强光头灯、对讲机、安全绳、消防腰带、撬棒、消防斧、消防栓、扳手等,可悬挂摆放物品多样,物品摆放规
整,取用方便。
[0008]优选的,所述的B区内布置与A区内布置相同。A区和B区共放有两套消防服和氧气呼吸器等进入火场必备的消防器材。
[0009]优选的,所述的C区内设有多块器材隔板,多块器材隔板将C区上下分隔为多个器材放置区,最下层的器材放置区高度为整个C区高度的2/5

4/5。C区上部的多个器材放置区可以用于放置应急呼吸器、备用水龙带、折叠担架等,C区下部大大空间区域用于放置移动消防泵或可伸缩登高梯等大体积救援物资。
[0010]优选的,所述的D区内由水带隔板分隔为上下两个水带区域,每个水带区域内上方的D向隔板上设有若干水龙带挂点,每个水带区域下方两侧分别设有消防栓和水枪挂点,上下两个消防栓均通过管路连通设置在基站箱外壳体外的消防管路连接口。消防水龙带呈S型挂在水龙带挂点上,消防水枪放置在水枪挂点处,使用时,将消防水龙带迅速与消防栓和消防水枪连接;消防管路连接口会连接外接水源。
[0011]优选的,所述的对应A区、B区和D区的开关门上设有玻璃窗,一方面可以方便日常检查观察是否有器材损耗或丢失,另一方面可以在遇火情时及时判断每个区域内的器材,方便对应器材的取用。
[0012]A区、B区和D区三个区域占用平面面积大,深度小,而C区平面面积相对小,但是深度较大,四个区域配合巧妙,实时存放体积大小不同的消防器材。
[00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技术结构布置合理,集成度高,集消防服、消防水龙带等消防救援装备、逃生设备资源集中化放置,可固定、可移动,适合应用于船舶修造企业作业现场,大型综合建筑体范围,人员密集型场所等,物品摆放规整,方便检查和取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消防基站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基站箱外壳体内部区域划分示意图;
[0017]图3是A区或B区主视图(关门状态);
[0018]图4是A区或B区内各部件布置示意图;
[0019]图5是A区或B区内物品摆放后示意图;
[0020]图6是C区主视图(关门状态);
[0021]图7是C区内物品摆放后示意图;
[0022]图8是D区主视图(关门状态);
[0023]图9是D区各部件布置示意图;
[0024]图10是D区内物品摆放后示意图。
[0025]图中:1、基站箱外壳体;2、开关门;3、A向隔板;4、A区;5、B区;6、B向隔板;7、C区;8、D向隔板;9、D区;10、玻璃窗;11、帽钩;12、上衣架;13、裤架;14、器材挂钩;15、强光头灯;16、对讲机;17、安全绳;18、消防腰带;19、消防斧;20、扳手;21、撬棒;22、消防靴;23、氧气呼吸器;24、应急呼吸器;25、折叠担架;26、器材隔板;27、移动消防泵;28、备用水龙带;29、水枪挂点;30、水龙带挂点;31、消防栓;32、消防管路连接口;33、消防水枪;34、水带隔板;35、消防水龙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7]如图1

图10,本技术所述的消防基站,包括基站箱外壳体1,基站箱外壳体1四个侧面均设有开关门2;基站箱外壳体1内部空间由A向隔板3、B向隔板6和D向隔板8分隔为A区4、B区5、C区7、D区9四个区域,每个区对应面向基站箱外壳体1的一个侧面。
[0028]本实施例中:
[0029]如图2,D向隔板8分隔两端分别与基站箱外壳体1连接固定,A向隔板3一端与D向隔板8固定,另一端与基站箱外壳体1连接固定,B向隔板6一端与A向隔板3固定,另一端与基站箱外壳体1连接固定;D向隔板8与三个方向的基站箱外壳体1围成D区9,A向隔板3、D向隔板8和两个方向的基站箱外壳体1围成A区4,B向隔板6、A向隔板3和两个方向的基站箱外壳体1围成B区5,A向隔板3、B向隔板6、D向隔板8和一个方向的基站箱外壳体1围成C区7。A向隔板3、B向隔板6、D向隔板8合理安装将基站箱外壳体1内部空间充分利用,既可以放置大体积的消防器材也可以放置小体积的消防器材,消防器材集成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防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站箱外壳体(1),基站箱外壳体(1)四个侧面均设有开关门(2);基站箱外壳体(1)内部空间由A向隔板(3)、B向隔板(6)和D向隔板(8)分隔为A区(4)、B区(5)、C区(7)、D区(9)四个区域,每个区对应面向基站箱外壳体(1)的一个侧面;D向隔板(8)分隔两端分别与基站箱外壳体(1)连接固定,A向隔板(3)一端与D向隔板(8)固定,另一端与基站箱外壳体(1)连接固定,B向隔板(6)一端与A向隔板(3)固定,另一端与基站箱外壳体(1)连接固定;D向隔板(8)与三个方向的基站箱外壳体(1)围成D区(9),A向隔板(3)、D向隔板(8)和两个方向的基站箱外壳体(1)围成A区(4),B向隔板(6)、A向隔板(3)和两个方向的基站箱外壳体(1)围成B区(5),A向隔板(3)、B向隔板(6)、D向隔板(8)和一个方向的基站箱外壳体(1)围成C区(7);A区(4)内A向隔板(3)一侧从上到下依次固定有帽钩(11)、上衣架(12)和裤架(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前进船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