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手术注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2169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眼科手术注入器(1),该注入器具有:注入器主体(2);端头(7),借助于该端头,人工晶状体可以被压出注入器(1);第一柱塞(3),该第一柱塞以可纵向移位的方式安装在注入器主体(2)上并具有第一突起(10);轴(5),该轴可旋转地安装在注入器主体(2)中并具有各自围绕轴(5)缠绕的第一引导件(9)和第二引导件(11);以及第二柱塞(4),该第二柱塞以可纵向移位的方式安装在注入器主体(2)上并具有第二突起(12),其中第一突起(10)接合在第一引导件(9)中,因此第一柱塞(3)被构造成借助于第一柱塞(3)的纵向移位而引起轴(5)围绕注入器主体的纵向轴线的旋转,并且第二突起(12)接合在第二引导件(11)中,因此轴(5)被构造成借助于由第一柱塞(3)引起的旋转来引起第二柱塞(4)的纵向移位。纵向移位。纵向移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眼科手术注入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人工晶状体插入眼睛的囊袋中的眼科手术注入器。
[0002]在眼睛的白内障治疗中,通常仅在眼睛的角膜中制作小切口,所述切口足够大以允许注入器的端头通过切口插入眼睛中。在已经在角膜中制作切口之后,通常将眼睛的晶状体通过超声乳化术打碎,然后从眼睛的囊袋中吸出。此后,借助于注入器将人工晶状体插入眼睛中。在此过程中,注入器的柱塞使人工晶状体在注入器内移位并离开注入器。当人工晶状体移位时,人工晶状体被折叠,以使得它适合穿过注入器的端头和角膜中的切口。端头穿过角膜中的切口被插入囊袋中,并且折叠的人工晶状体借助于注入器经端头被推入囊袋中,由此人工晶状体在囊袋中展开,并因此替换原始晶状体。
[0003]在人工晶状体移位穿过注入器的不同部分期间,会出现不同大小的阻力。图4展示了传统注入器的柱塞的力

位移曲线22的示例,其中将柱塞的位移路径20沿着水平轴线绘制,而在位移期间施加的力21沿着竖直轴线绘制。显然,必须沿着注入器的位移路径施加非常不同的力。带有附图标记22a的力的局部最大值是由柱塞从安全锁中释放引起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眼科手术注入器,具有:注入器主体(2);端头(7),借助于该端头,人工晶状体能够被推出该注入器(1);第一柱塞(3),该第一柱塞安装在该注入器主体(2)上而可纵向移位并具有第一突起(10);轴(5),该轴可旋转地安装在该注入器主体(2)中并具有各自围绕该轴(5)缠绕的第一引导槽缝(9)和第二引导槽缝(11);以及第二柱塞(4),该第二柱塞安装在该注入器主体(2)上而可纵向移位并具有第二突起(12),其中该第一突起(10)接合在该第一引导槽缝(9)中,因此该第一柱塞(3)被构造成由于该第一柱塞(3)的纵向移位而引起该轴(5)围绕该注入器主体(2)的纵向轴线的旋转,并且该第二突起(12)接合在该第二引导槽缝(11)中,因此该轴(5)被构造成由于借助于该第一柱塞(3)引起的该旋转而引起该第二柱塞(4)的纵向移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入器,其中,在该第一柱塞(3)和该第二柱塞(4)的纵向移位期间,该第一突起(10)接合的位置处的该第一引导槽缝(9)的节距(33)与该第二突起(12)接合的位置处的该第二引导槽缝(11)的节距(35)的节距比(37)发生变化。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入器,其中,至少在该第一柱塞(3)和该第二柱塞(4)朝向该端头(7)的纵向移位期间的一些部分中,该节距比(37)变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入器,其中,该节距比(37)沿着该第二柱塞(4)朝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
申请(专利权)人:卡尔蔡司医疗技术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