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2149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学镜头,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其像侧面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其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中,所述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TTL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f满足:6.60<TTL/f<7.30。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光学镜头具有小头部、总长短、大光圈、超大视场角及高像素等优点。超大视场角及高像素等优点。超大视场角及高像素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镜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成像镜头
,特别是涉及一种光学镜头。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图像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快速发展,民用领域无人机技术发展迅速,因其成本低、机动性能强、使用方便且无人员伤亡风险的优点,使其在航空拍照、地质测量、森林防火巡查、缉毒等民用领域应用广泛,市场前景广阔。
[0003]出于飞行安全方面的考虑,无人机需要增大视野,感知360
°
全方位的环境,这就需要搭载在无人机上的光学镜头具有超大视场角的特性,使其在同等条件下,能够获取更多的信息量。然而,现有超大视角镜头普遍存在以下问题:总长较长,镜头头部尺寸较大,难以实现镜头的小型化;镜头通光量较少且像素不高,分辨率不足,昏暗环境中难以高清成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镜头,至少具有总长短、视场角大及高像素的优点。
[0005]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学镜头,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其像侧面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其像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其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中,所述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TTL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f满足:6.60<TTL/f<7.30。
[0006]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学镜头,采用七片具有特定光焦度的透镜,通过合理的光焦度分配和光阑位置的设置,使得该光学镜头具有大光圈和高像素的特性,且在昏暗环境中也能匹配较高像素的成像芯片,实现高清成像;同时,通过各镜片的合理搭配,使得该光学镜头具有更短的总长和更小的头部尺寸;再有,通过各镜片表面形状的合理组合,使得该光学镜头拥有210
°
以上的超大视场角,解决了无人机使用时视野范围受限的难题。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f

θ畸变曲线图。
[0009]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场曲曲线图。
[0010]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轴向像差曲线图。
[0011]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垂轴色差曲线图。
[0012]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f

θ畸变曲线图。
[0014]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场曲曲线图。
[0015]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轴向像差曲线图。
[0016]图10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垂轴色差曲线图。
[0017]图11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12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f

θ畸变曲线图。
[0019]图13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场曲曲线图。
[0020]图14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轴向像差曲线图。
[0021]图15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垂轴色差曲线图。
[0022]图16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17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f

θ畸变曲线图。
[0024]图18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场曲曲线图。
[0025]图19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轴向像差曲线图。
[0026]图20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垂轴色差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
[002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学镜头,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光阑、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和滤光片。
[0030]其中,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第五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第六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第七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七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七透镜的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
[003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学镜头,采用了具有特定光焦度组合和面型组合的七片透镜结构,不仅可以减小光学镜头的头部尺寸,缩短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还可使该光学镜头具有大光圈、超大视场角的特性;同时,第七透镜设置为M型,优化了外围视场的像差,能更好地实现光学镜头高像素清晰成像。
[003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TTL可满足:TTL<10.80mm;所述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TTL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f可满足:6.60<TTL/f<7.30。满足上述条件式,有利于实现光学镜头大光圈和小型化的均衡,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更进一步,所述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TTL可满足:10.2mm<TTL<10.75mm;所述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TTL与所
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f可满足:6.80<TTL/f<7.10。
[003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所述光学镜头的光瞳半径ENPD可满足:1.40 <f/ENPD <1.80。满足上述条件式,有利于使光学镜头具有大光圈的优势,使镜头可以拥有更多的通光量,在昏暗环境中也能高清成像。如果f/ENPD的值超过上限,则光学镜头的光圈会变小,在昏暗环境下成像品质无法达到摄像要求。同时,所述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TTL与所述光学镜头最大半视场角对应的像高IH可满足:3.50<TTL/IH<3.90。满足上述条件式,能够使光学镜头拥有高像素的同时,还具有大光圈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七透镜的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中,所述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TTL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f满足:6.60<TTL/f<7.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1.40 <f/ENPD <1.80;3.50<TTL/IH<3.90;其中,f表示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ENPD表示所述光学镜头的光瞳半径,TTL表示所述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IH表示所述光学镜头最大半视场角对应的像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0.05<SAG11/DM1<0.15;1.90<DM1/DM7<2.15;其中,SAG1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的矢高,DM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直径,DM7表示所述第七透镜的有效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其中,φa表示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的组合光焦度,φb表示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所述第六透镜和所述第七透镜的组合光焦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1.60<R21/R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文章彬炜曾昊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联益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