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式吉他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1724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折叠式吉他支架,可折叠式吉他支架包括:第一主落地杆、第二主落地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落地杆上设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第二定位孔与第一定位孔连通并贯穿第一落地杆,第二落地杆上设有第三定位孔和第四定位孔,第四定位孔与第三定位孔连通并贯穿第二落地杆,第一落地杆上设有第一空间槽,第二落地杆上设有第二空间槽,在第一空间槽内用螺丝依次贯穿第一定位孔、第一金属片上的第九定位孔、第二定位孔连接固定。在第二空间槽内用螺丝依次贯穿第三定位孔、第二金属片上的第十定位孔、第四定位孔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折叠方便,不容易互相碰撞。容易互相碰撞。容易互相碰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式吉他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乐器配件
,具体是指一种可折叠式吉他支架。

技术介绍

[0002]吉他又译为结他或六弦琴。是一种弹拨乐器,通常有六条弦,形状与提琴相似。吉他在流行音乐、摇滚音乐、蓝调、民歌、佛朗明哥中,常被视为主要乐器。而在古典音乐的领域里,吉他常以独奏或二重奏的型式演出;当然,在室内乐和管弦乐中,吉他亦扮演着相当程度的陪衬角色。传统的吉他支架都是不可折叠一体或需要拆卸的,传统设计的吉他支架占据的空间很大,拆卸复杂,不方便携带和运输,在运输和携带的途中很容易因为磕碰造成吉他支架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解决上述各种问题,提出了折叠方便,不容易互相碰撞的一种可折叠式吉他支架。
[0004]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折叠式吉他支架,所述可折叠式吉他支架包括:第一落地杆、第二落地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
[0005]所述第一落地杆上设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与所述第一定位孔连通并贯穿所述第一落地杆,所述第二落地杆上设有第三定位孔和第四定位孔,所述第四定位孔与所述第三定位孔连通并贯穿所述第二落地杆,所述第一落地杆上设有第一空间槽,所述第二落地杆上设有第二空间槽,在所述第一空间槽内用螺丝依次贯穿第一定位孔、第一金属片上的第九定位孔、第二定位孔连接固定。在所述第二空间槽内用螺丝依次贯穿第三定位孔、第二金属片上的第十定位孔、第四定位孔连接固定。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有第五定位孔和第六定位孔,所述第五定位孔与所述第六定位孔连通并贯穿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设有第七定位孔和第八定位孔,所述第七定位孔与所述第八定位孔连通并贯穿所述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有第三空间槽,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设有第四空间槽,在所述第三空间槽内用螺丝依次贯穿第五定位孔、第一金属片上的第十一定位孔、第六定位孔连接固定。在所述第四空间槽内用螺丝依次贯穿第七定位孔、第二金属片上的第十二定位孔、第八定位孔连接固定。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杆设有第十三定位孔内装入第一球头柱塞与第一金属片上的第十四定位孔连接卡位固定,所述第二支撑杆设有第十五定位孔内装入第二球头柱塞与第二金属片上的第十六定位孔连接卡位固定,实现可折叠式吉他支架展开后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自动卡位固定。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通过使用螺丝固定八字合页、折叠合页,实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活动连接,张开A型结构增强可折叠式吉他支架的稳固性。
[0009]进一步的,通过在第一落地杆、第二落地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上开设第一
空间槽、第二空间槽,第三空间槽、第四空间槽,用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实现连接的同时,在折叠过程中将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收缩进第一空间槽、第二空间槽,第三空间槽、第四空间槽,在展开过程中实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位移,增加支撑力臂。
[0010]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
[0011]1.本技术提出的可折叠式吉他支架能够折叠,折叠后占据的空间非常小,便于携带和运输。
[0012]2.本技术提出的可折叠式吉他支架结构简单,不需要拆卸,用户无需安装,可直接折叠使用。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一种可折叠式吉他支架的立体图;
[0014]图2是本技术一种可折叠式吉他支架第一、第二落地杆的分解图;
[0015]图3是本技术一种可折叠式吉他支架第一、第二支撑杆的立体图;
[0016]图4是本技术一种可折叠式吉他支架第一、第二球头柱塞的安装图。
[0017]如图所示:10、第一落地杆;11、第一定位孔;12、第二定位孔;13、第一空间槽;20、第二落地杆;21、第三定位孔;22、第四定位孔;23、第二空间槽;30、第一支撑杆;31、第五定位孔;32、第六定位孔;33、第三空间槽;34、第十三定位孔;40、第二支撑杆;41、第七定位孔;42、第八定位孔;43、第四空间槽;44、第十五定位孔;50、八字合页;60、折叠合页;70、第一金属片;71、第九定位孔;72、第十一定位孔;73、第十四定位孔;80、第二金属片;81、第十定位孔;82、第十二固定孔;83、第十六定位孔;91、第一球头柱塞;92、第二球头柱塞。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结合附图1至附图4,本技术提出一种可折叠式吉他支架,所述可折叠式吉他支架包括:第一落地杆10、第二落地杆20、第一支撑杆30、第二支撑杆40;八字合页50、折叠合页60、第一金属片70、第二金属片80。
[0020]所述第一落地杆10上设有第一定位孔11和第二定位孔12,所述第二定位孔12与所述第一定位孔11连通并贯穿所述第一落地杆10,所述第二落地杆20上设有第三定位孔21和第四定位孔22,所述第四定位孔22与所述第三定位孔21连通并贯穿所述第二落地杆20,所述第一落地杆10上设有第一空间槽13,所述第二落地杆20上设有第二空间槽23,在所述第一空间槽13内用螺丝依次贯穿第一定位孔11、第一金属片70上的第九定位孔71、第二定位孔12连接固定。在所述第二空间槽23内用螺丝依次贯穿第三定位孔21、第二金属片80上的第十定位孔81、第四定位孔22连接固定。
[0021]所述第一支撑杆30上设有第五定位孔31和第六定位孔32,所述第五定位孔31与所述第六定位孔32连通并贯穿所述第一支撑杆30,所述第二支撑杆40上设有第七定位孔41和第八定位孔42,所述第七定位孔41与所述第八定位孔42连通并贯穿所述第二支撑杆40,所述第一支撑杆30上设有第三空间槽33,所述第二支撑杆40上设有第四空间槽43,在所述第三空间槽33内用螺丝依次贯穿第五定位孔31、第一金属片70上的第十一定位孔72、第六定位孔32连接固定。在所述第四空间槽43内用螺丝依次贯穿第七定位孔41、第二金属片80上
的第十二定位孔82、第八定位孔42连接固定。
[0022]所述第一支撑杆30设有第十三定位孔34内装入第一球头柱塞91与第一金属片70上的第十四定位孔73连接卡位固定,所述第二支撑杆40设有第十五定位孔44内装入第二球头柱塞92与第二金属片80上的第十六定位孔83连接卡位固定,实现可折叠式吉他支架展开后第一支撑杆30与第二支撑杆40自动卡位固定。
[0023]所述第一支撑杆30与所述第二支撑杆40通过使用螺丝固定八字合页50、折叠合页60,实现第一支撑杆30与第二支撑杆40活动连接,张开A型结构增强可折叠式吉他支架的稳固性。
[0024]通过在第一落地杆10、第二落地杆20、第一支撑杆30和第二支撑杆40上开设第一空间槽13、第二空间槽23,第三空间槽33、第四空间槽43,用第一金属片70和第二金属片80实现连接的同时,在折叠过程中将第一金属片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式吉他支架,所述可折叠式吉他支架包括:第一落地杆(10)、第二落地杆(20)、第一支撑杆(30)、第二支撑杆(40)、八字合页(50)、折叠合页(60)、第一金属片(70)、第二金属片(8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落地杆(10)上设有第一定位孔(11)和第二定位孔(12),所述第二定位孔(12)与所述第一定位孔(11)连通并贯穿所述第一落地杆(10),所述第二落地杆(20)上设有第三定位孔(21)和第四定位孔(22),所述第四定位孔(22)与所述第三定位孔(21)连通并贯穿所述第二落地杆(20),所述第一落地杆(10)上设有第一空间槽(13),所述第二落地杆(20)上设有第二空间槽(23),在所述第一空间槽(13)内用螺丝依次贯穿第一定位孔(11)、第一金属片(70)上的第九定位孔(71)、第二定位孔(12)连接固定,在所述第二空间槽(23)内用螺丝依次贯穿第三定位孔(21)、第二金属片(80)上的第十定位孔(81)、第四定位孔(22)连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式吉他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30)上设有第五定位孔(31)和第六定位孔(32),所述第五定位孔(31)与所述第六定位孔(32)连通并贯穿所述第一支撑杆(30),所述第二支撑杆(40)上设有第七定位孔(41)和第八定位孔(42),所述第七定位孔(41)与所述第八定位孔(42)连通并贯穿所述第二支撑杆(40),所述第一支撑杆(30)上设有第三空间槽(33),所述第二支撑杆(40)上设有第四空间槽(43),在所述第三空间槽(33)内用螺丝依次贯穿第五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市美加好木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