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围岩位移立体监测方法及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围岩位移监测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围岩位移立体监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隧道施工普遍采用新奥法,而监控量测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目的是获取围岩和结构动态,以优化设计和反馈施工。由于隧道监控量测通常在工作面开挖后才进行,因而获取的监测信息滞后于围岩变形,存在一定量测损失。这使得获取的围岩变形信息不完整,分析的围岩稳定效果、最佳支护时机和预留变形量等信息存在偏差,因此,为全面获取隧道施工前后地层完整的变形信息,研究隧道开挖后围岩和支护的力学形态,准确分析围岩松动圈范围和围岩稳定效果,揭示隧道开挖后地层时空变形规律,对隧道施工全过程地层进行全位移监测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能够对隧道施工全过程地层进行位移监测,本申请提供一种围岩位移立体监测方法及系统。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围岩位移立体监测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围岩位移立体监测方法,包括:施工前,在隧道处布设多点位移计;获取第一数据,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围岩位移立体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施工前,在隧道处布设多点位移计;获取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为所述多点位移计的数据;基于所述第一数据,生成并显示第一围岩位移曲线图;施工时,在隧道内布设静力水准仪;获取施工工具的类型;获取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为所述静力水准仪的数据;基于所述施工工具类型和所述第二数据,生成并显示第二围岩位移曲线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围岩位移立体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静力水准仪设置在所述施工工具的后方,并且通过监测辅助装置随所述施工工具同步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围岩位移立体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第一围岩位移曲线图和/或所述第二围岩位移曲线图判断围岩变形位移值是否达到或超过变形位移安全值,若是,则输出警告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围岩位移立体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警告信息之后包括:在预设的应对方案库中,调取与所述警告信息相关的应对方案;派发所述应对方案至施工管理人员移动终端。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围岩位移立体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辅助装置包括:安装平台(100),所述静力水准仪(420)安装于所述安装平台(100)上;滚轮(110),安装于所述安装平台(100)上,用于驱动所述安装平台(100)的移动;驱动组件(200),安装于所述安装平台(100)上,用于驱动所述滚轮(110)的转动;子控制器(300),安装于所述安装平台(100)上,用于在所述施工工具移动时,控制所述驱动组件(200)启动,在所述施工工具停止时,控制所述驱动组件(200)关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围岩位移立体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00)包括:转动杆(210),与所述滚轮(110)同轴固定连接,用于连接与所述安装平台(100)移动方向垂直的相邻两所述滚轮(110);从动齿轮(220),同轴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杆(210)上;主动齿轮(230),与所述从动齿轮(220)啮合;气动部件(240),用于驱动所述主动齿轮(230)转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围岩位移立体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部件(240)包括:辅助盘(241),与所述安装平台(100)固定连接,并且开设有环槽(242);扇叶(243),转动连接于所述辅助盘(241)上,并且与所述主动齿轮(230)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扇叶(243)上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先重,徐茂卫,史福明,苏浩宇,孙小冲,王明翔,张德旺,张印,赵元彬,赵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高速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