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道管组件以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雾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道管组件以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气溶胶产生装置用于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随着电子雾化系统行业的发展,结合以加热不燃烧的方式进行烘烤茎叶类的固态气溶胶生成基质和以电加热的方式进行加热雾化含有香精香料的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的混合式气溶胶产生装置是目前市场的主要研究方向。
[0003]在一使用场景中,混合式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雾化器和加热单元,雾化器用于采用电加热的方式加热其内的组合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以生成第一气溶胶,加热单元采用加热不燃烧的方式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以生成第二气溶胶。
[0004]然而,混合式气溶胶产生装置的体积通常与常规加热不燃烧器具的体积相当,如何在有限的体积内将第一气溶胶导入固态气溶胶生成制品内,以与第二气溶胶混合形成混合气溶胶,以满足用户使用体验,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气道管组件以及气溶胶产生装置,能够将雾化器产生的第二气溶胶导入气溶胶生成制品内与第二气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道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管组件具有收容腔,所述收容腔用于收容气溶胶生成制品,且所述气道管组件包括:安装底座,具有第一收容腔;所述第一收容腔的底壁具有第一气流通道,所述第一收容腔的侧壁具有第二气流通道;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一端用于与外部连通,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安装底座的顶端;安装顶座,设置于所述安装底座顶端,且具有第二收容腔;所述第二收容腔与所述第一收容腔连通,以配合形成所述收容腔;其中,所述第二收容腔的侧壁具有第一通孔;第一气道接头,至少部分套设于所述安装顶座的外侧壁;所述第一气道接头的内侧面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安装顶座配合形成连通所述第二气流通道和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三气流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道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顶座包括连接部和延伸部,所述连接部套设于所述第一收容腔内;所述延伸部延伸出所述第一收容腔,以界定形成所述第二收容腔,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延伸部的侧壁;所述第一气道接头套设于所述延伸部的外侧面,且所述第一凹槽对应所述第一通孔设置,以与所述延伸部配合形成所述第三气流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道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沿所述气道管组件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包括与所述轴向平行设置的轴向气道,以及与所述轴向垂直设置的横向气道;所述轴向气道靠近所述安装顶座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口端,用于与外部连通;所述横向气道将所述轴向气道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道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气道和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的数量相同且为多条,所述轴向气道的数量为一条;多条所述横向气道的第一端均与所述轴向气道连通,且多条所述横向气道和多条所述第二气流通道一一对应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道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管组件还包括密封塞;所述横向气道的第一端与所述轴向气道连通,所述横向气道的第二端为开口端,所述密封塞设置于所述横向气道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气流通道通过所述横向气道的侧壁的开孔与所述横向气道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道管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气道接头,设置于所述安装底座的底部,且所述第二气道接头具有平行所述气道管组件的轴向且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祖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