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玉米种植的定向施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1507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玉米种植的定向施肥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辊轮,所述固定板的右侧设置有推杆,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搅拌箱,所述搅拌箱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连通有进料壳,所述搅拌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固定板、辊轮、推杆、支撑架、搅拌箱、进料壳、第一电机、传动杆、搅拌杆、出料管、电磁阀、限位壳、连接壳、固定壳、防堵机构、出料口、滑槽、限位板、拉杆、定位板、限位环、限位块、固定架和加固板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定向施肥装置防堵效果差,在施肥时容易造成肥料挤压堵塞,从而降低了施肥装置工作效率的问题。而降低了施肥装置工作效率的问题。而降低了施肥装置工作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玉米种植的定向施肥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玉米种植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玉米种植的定向施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玉蜀黍是禾本科、玉蜀黍属植物,俗称玉米,一年生高大草本,秆直立,通常不分枝,高一到四米,叶鞘具横脉;叶舌膜质,长约两毫米;叶片扁平宽大,顶生雄性圆锥花序大型,雄性小穗孪生,长达一厘米,颖果球形或扁球形,一般长五到十毫米,花果期秋季,在玉米种子种植时,需要进行施肥,因此在玉米种植的
中,需要用到一种用于玉米种植的定向施肥装置。
[0003]例如申请号:CN202122318264.X,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玉米种植的定向施肥装置,属于玉米施肥领域。一种用于玉米种植的定向施肥装置,包括盛料斗,所述盛料斗内壁固设有隔板,所述盛料斗底部固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内壁左侧和内壁右侧分别开设有滑槽一,所述安装架内壁呈左右对称结构开设有两个滑槽二,所述安装架内壁固设有滑板,所述安装架内部设有多个导料箱,所述导料箱内壁滑动连接有闸板,所述安装架内部设有滑杆,通过设置电动伸缩杆,能够带动多个闸板沿着导料箱内壁往复移动,从而使得导料箱和闸板上的圆孔反复重合,使得肥料通过圆孔流出,从而对玉米种植田进行施肥,提高了施肥效率,并且该装置造价成本相对较低,满足了小规模玉米种植区的使用要求。
[0004]基于上述专利的检索,以及结合现有技术中的施肥装置发现,上述施肥装置在应用时,虽然通过设置电动伸缩杆,能够带动多个闸板沿着导料箱内壁往复移动,从而使得导料箱和闸板上的圆孔反复重合,使得肥料通过圆孔流出,从而对玉米种植田进行施肥,但是上述案例不具备防堵功能,肥料在隔板的内腔容易挤压造成堵塞,从而影响施肥效率。
[0005]本技术提供的用于玉米种植的定向施肥装置,通过电机带动搅拌杆旋转可以对不同的肥料均匀搅拌,并且当电磁阀打开,搅拌箱内腔的肥料落入固定壳内腔,通过电机带动螺旋叶片转动可以避免肥料挤压堵塞,同时通过拉动拉杆,可以对出料口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定向施肥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玉米种植的定向施肥装置,具备对肥料混合搅拌,同时通过防堵机构可以对固定壳内腔的肥料进行搅拌下料,防止肥料在固定壳内腔挤压堵塞,并且通过拉杆带动限位板移动可以对出料口进行调节,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定向施肥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定向施肥装置防堵效果差,在施肥时容易造成肥料挤压堵塞,从而降低了施肥装置工作效率的问题。
[0007]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玉米种植的定向施肥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辊轮,所述固定板的右侧设置有推杆,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搅拌箱,所述搅拌箱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连
通有进料壳,所述搅拌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底部贯穿至搅拌箱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三组搅拌杆,所述搅拌箱的连通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表面套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顶部与搅拌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出料管的底部贯穿至固定板的底部并连通有限位壳,所述限位壳的顶部与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壳的底部连通有连接壳,所述连接壳的底部连通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防堵机构,所述防堵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后侧与固定壳的前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壳底部的左侧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内腔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顶部与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后侧贯穿至固定壳的内腔并与固定壳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传动轴的表面设置有螺旋叶片。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的表面套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后侧与固定壳的前侧固定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的表面套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底部与搅拌箱的顶部固定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连接壳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底部与固定壳的顶部固定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固定壳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两个固定架的顶部均与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0013]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定位板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加固板,两个加固板的顶部均与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1、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板、辊轮、推杆、支撑架、搅拌箱、进料壳、第一电机、传动杆、搅拌杆、出料管、电磁阀、限位壳、连接壳、固定壳、防堵机构、出料口、滑槽、限位板、拉杆、定位板、限位环、限位块、固定架和加固板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定向施肥装置防堵效果差,在施肥时容易造成肥料挤压堵塞,从而降低了施肥装置工作效率的问题。
[0016]2、本技术通过驱动电机、传动轴和螺旋叶片的配合使用,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将不同的肥料倒入搅拌箱的内腔中,随后将第一电机打开,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带动传动杆进行旋转,传动杆在旋转时带动搅拌杆进行旋转,对搅拌箱内腔的肥料进行混合搅拌,搅拌完成后工作人员将电磁阀打开,肥料通过出料管落入固定壳的内腔,此时工作人员将驱动电机打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带动传动轴进行旋转,传动轴在旋转时带动螺旋叶片进行旋转,螺旋叶片在旋转时对固定壳内腔的肥料进行搅拌,从而避免肥料在固定壳的内腔挤压造成堵塞,随后工作人员通过拉动拉杆带动限位板移动可以对出料口进行调节,从而可以实现定向施肥的作用,通过固定环,起到了对驱动电机的固定作用,同时防止了驱动电机在使用时发生脱落或位移。
[0017]3、本技术通过限位环,起到了对第一电机的限位作用,同时防止了第一电机在使用时位置发生偏移,通过限位块,起到了对连接壳的固定作用,同时防止了连接壳在使用时位置发生偏移,通过固定架,起到了对固定壳的固定作用,同时避免了固定壳在使用时
发生脱落,通过加固板,起到了对定位板的固定作用,同时防止了定位板在使用时发生脱落。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主视剖视图;
[002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局部结构左视剖视图;
[002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壳结构俯视剖视图;
[0022]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4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0023]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堵机构左视图。
[0024]图中:1、固定板;2、辊轮;3、推杆;4、支撑架;5、搅拌箱;6、进料壳;7、第一电机;8、传动杆;9、搅拌杆;10、出料管;11、电磁阀;12、限位壳;13、连接壳;14、固定壳;15、防堵机构;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玉米种植的定向施肥装置,包括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辊轮(2),所述固定板(1)的右侧设置有推杆(3),所述固定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搅拌箱(5),所述搅拌箱(5)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连通有进料壳(6),所述搅拌箱(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7),所述第一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8),所述传动杆(8)的底部贯穿至搅拌箱(5)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三组搅拌杆(9),所述搅拌箱(5)的连通有出料管(10),所述出料管(10)的表面套设有电磁阀(11),所述电磁阀(11)的顶部与搅拌箱(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出料管(10)的底部贯穿至固定板(1)的底部并连通有限位壳(12),所述限位壳(12)的顶部与固定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壳(12)的底部连通有连接壳(13),所述连接壳(13)的底部连通有固定壳(14),所述固定壳(14)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防堵机构(15),所述防堵机构(15)包括驱动电机(1501),所述驱动电机(1501)的后侧与固定壳(14)的前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壳(14)底部的左侧开设有出料口(16),所述出料口(16)内腔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滑槽(17),所述滑槽(17)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限位板(18),所述限位板(1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拉杆(19),所述拉杆(19)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定位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海斌张军刚许海涛冯晓曦许波薛志伟王文文梁宝萍
申请(专利权)人: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驻马店分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